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急诊刀锋2》第八章:开弓没有回头箭

0
分享至


接公众号

上回说到县医院的赵蕾鼓起勇气问华武星是否结婚了?华武星愕然,表示结婚了。华武星回到市医院后,在医院急诊看到一位奇怪的男子对离世孩子的执着与悲凉,感触颇深。另外科里的护士推荐病人去看中医,华武星对此一脸鄙夷。接下来华武星的舅妈转运到市医院后,病情到底能否明朗?还是命悬一线呢?

《急诊刀锋2》第八章:我要吃中药

华武星接了杜思虹一起下班。

回到家后,华武星把今天的见闻都跟沈大花、杜思虹说了,当然,赵蕾的事情没说。沈大花听说舅妈情况没想象中那么糟糕,松了一口气,下午也跟舅舅沈大石通了电话,沈大石再次表态,不管花多少钱,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机会,都会去努力,明天一大早他们就办理出院手续,120车已经联系好了,谈了价格是2500元,沈大花抱怨这价格真是贵得离谱,比搭飞机还贵。

华武星说,这是救命车,有医生,有呼吸机,贵有贵的道理。

沈大花点头,也是,能安安稳稳送上来,就比什么都强,就怕路上出意外。

吃完饭,沈大花就回去了。沈大花一走,杜思虹就对华武星在县医院给病人做紧急气管切开这件事表示担忧,她担心万三国会借机找华武星麻烦。

杜思虹说,“院内传闻,万医生心眼小,你前天在急诊科让他丢了脸面,他肯定怀恨在心,还是小心点好。”

华武星则认为杜思虹多虑了。催促杜思虹早点上床睡觉,未来的事情暂时别多想,伤脑筋。这两天要抓紧时间耕耘,看能不能有所收获。

杜思虹当然知道华武星所指,昨天是排卵日,据统计学数据显示,排卵日当天同房则受孕的成功率最高,大概能达到50%,后1天则将至20%,总的来说,这两天都是关键日子,得努力。

春宵一刻值千金啊。

第二天一大早,华武星就到了急诊科,今天他在抢救室值白班,不久就收到表弟沈海洋的电话,说已经办理了出院,120车已经出发了,预计中午12点左右能到达。

华武星带着孟莫在抢救室忙里忙外。抢救室的班特别忙,什么病人都有,危重又复杂。孟莫对抢救室不是很熟悉,对急诊科的工作流程也不是很熟悉,华武星把最基础的急诊科三区四分级跟他大致解释了。

所谓的三区,就是红、黄、绿区,红区是抢救监护区,抢救室和EICU 都属于红区;黄区是密切观察诊疗区,包括留观室和急诊病房,这部分病人病情较重但暂时稳定,需要及时调整治疗,防止恶化;绿区就是普通诊疗区,处理轻症和非急症患者,比如轻度外伤、感冒发烧都属这类,这类病人有时候喊得凶,但是最轻微,不用担心。

四级标准则是依据病情程度优先分级的:

1级病人濒危需要立即抢救,比如心跳骤停、严重创伤、呼吸衰竭的,分诊台护士会第一时间把这些病人送入抢救室,立即抢救;

2级病人属于比较危重,或者有可能快速进展为濒危状态的,需要尽早处理,比如有呼吸困难的,严重过敏反应的,这类病人需要优先安排到红区或者黄区,避免延误诊治。

3级病人是急症但短期内无生命危险,比如普通的骨折,高热,呕吐等,通常在黄区处理就可以。

4级非急症,有些人轻微皮肤擦伤、普通皮疹、慢性病来拿药的、普通的头痛发烧,都属于这类,他们只能在绿区排队,慢慢等。

华武星告诉孟莫,只有熟悉这个三区四级,搞清楚病人病情严重程度,能够准确识别真正危险的病人,才能做好急诊科的工作。

话刚落音,分诊台护士带进来一个全身大面积药疹的病人,看起来很严重,可能是重度过敏反应,病人说是去印尼度假,新婚夫妇度蜜月,后来病人感冒生病了,在那里用了一种抗生素,叫做“链霉素”,当天就发生过敏反应,皮肤溃烂,越来越严重,当地医院处理不了,不得不提前结束假期,改了航班飞回来。

病人全身皮肤溃烂,还发烧了,触目惊心。华武星没处理过这么严重的药疹,不敢托大,边上治疗,边让孟莫把皮肤科医生请过来会诊。皮肤科医生来了后也说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得找主任来。皮肤科蒋主任来了后,扶了扶眼镜,说这个药疹确实厉害,重症药疹,得上激素。

病人是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说想找中医看。

华武星不解,你找中医,你来急诊干什么。急诊没有中医。

病人指着门口的宣传栏,不是说你们这里有中医针灸室么,怎么就没有中医了呢。

华武星懒得跟他废话,直接说重症药疹可能会死人的,搞不好会休克的。

病人不依不挠,说我在印尼就是西医看的,原本身上皮疹没这么多也没这么烂,看了1天就烂成这样了,我一定要看中医急诊,喝汤药,激素也可以用,但我一定要喝汤药。

华武星拗不过他,抢救室还有很多其他病人要处理,便让孟莫去中医针灸室把周涛医生找过来,让他帮忙看看。

蒋主任也礼貌性地笑了,说找中医同行看看也不是不行,大家一起想办法,中西医结合嘛。说完开好处方,嘱咐护士要怎么做皮肤护理,有问题随时电话联系。

蒋主任刚走,中医针灸室的周涛就来了。

周涛跟华武星同届,是中医科的医生,几个月来都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出诊,还有一个助手。这是华武星对周涛的所有了解。在这之前,华武星从未与周涛打过交道。

周涛动作利索,不像华武星固有认知里那些慢悠悠的中医郎中一样,他看了病人,问了情况,问得还挺仔细,比如口渴否,爱喝冷水还是热水,是否畏寒,大便干结与否等等,问诊完之后还看了舌头,又摸了脉象,然后迅速开出了处方,让护士交代中药房,优先给这个病人熬好药送过来,尽早服上。转头叮嘱病人,今天要喝2次药。明天看情况再开药,今晚最好是在留观室,别回家,有问题可以随时处理。

这是华武星自工作以来,第一次跟一个中医医生在抢救室共同对一个病人负责,这种感觉很奇怪。华武星怎么看周涛都觉得他跟抢救室的一切格格不入,华武星认为中医那一套多数是安慰剂,没有什么循证医学证据。但既然是病人自己要求的,加上急诊科的确有中医针灸这个诊室,也只能随之任之。

周涛交代完病人后,转头跟华武星说,病人脉细数、舌红苔黄一片热象,从中医来看,是个温热病血分证,热邪已深入营血分,我给开了清营汤加减,可以清热解毒、凉血透疹,明天我也在诊室,如果病人需要复诊到时候可以再找我调整用药。

周涛说完就走,说诊室还有几个病人等着做针灸,得赶紧回去。刚走两步,他又返回来,问华武星,病人有没有用过激素了?准不准备用激素?

华武星说这样严重的药疹,不用激素是不行的。看用多少的问题。

周涛欲言又止,说先这样吧,用药试试看,病人最好在留观室或者EICU都好,回家不合适。说完转头就走。

即便周涛不说,华武星也不可能把这样的病人放走,看他全身皮肤没有一块是完整的,还发烧,细菌感染是难免的,抗生素也要上,搞不好就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一起来了,哪也不去,得暂时放在抢救室,必要时转入EICU。至于中医给的汤药,华武星没放心上。

华武星对这样的病人还是如临大敌的。

周涛看完病人后,病人满意了,心甘情愿住在EICU,一般病人不愿意住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除非真的是病重,眼下这个病人皮肤溃烂那么严重,又发烧,他自己肯定也是害怕的。

期间华武星又处理了好几个病人,孟莫虽然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还算积极,华武星让他帮忙干什么都能积极响应,比如给病人做心电图、看化验报告、找病人家属签字、打电话请会诊等等,他都还算干练。但一涉及到专业一些的内容,他就歇菜了,比如为什么心梗病人心电图是红旗飘飘,为什么血钾升高会心律失常甚至室颤,为什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人要大量补液以及补什么样的液体等等,他几乎都回答不出来。华武星给整的无语了,但看到他跑上跑下全身也被汗水湿透了的时候,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也许不是每个人基础都那么好,但只要肯学,勤能补拙吧。

闲暇之余,华武星问孟莫平日里有什么爱好,孟莫说没有别的,只爱画画。

“画什么?”

“什么都画。”孟莫摸着后脑勺憨憨地笑着。

“那你给我画一张呗,就画一张我的工作照。”华武星随口这么一说,没想到孟莫很爽快就答应下来了。

快到12点的时候,沈大花出现在了急诊。

沈大花很少来华武星单位,更少不会来急诊,她觉得急诊病菌多,不安全。但这次她来了。华武星自然知道她小心思,无非就是想过来看看舅舅和舅妈。

华武星让她去医生办公室休息,别影响其他人工作就行。

沈大花见华武星忙的满头大汗,又心疼又爱怜,说原来急诊工作这么辛苦的啊,怪不得你一直胖不起来。

华武星没空跟她闲聊,转头埋入抢救室。

不一会儿,载着舅妈的120车如约而至。舅舅沈大石、表弟沈海洋都在120车里,表姐和表姐夫没跟过来。

120车的医生跟华武星说,病人镇静药用完了,人有点醒,但意识还是不清楚的,手脚动作很多,把左手的留置针都蹭出来了,流了一滩血。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好在病人还有深静脉穿刺管,还能继续用药。他们给临时加推了一支安定(镇静药),才把她压下去。

但一推镇静药,血压就垮了。他们又赶紧把去甲肾上腺素(升压药)的剂量往上调了,这才勉强稳住局面。把病人安稳送到华武星面前。

病人上着呼吸机,一般都需要镇痛镇静治疗,一方面减轻氧气消耗,另一方面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但镇静药也有弊端,其中之一就是会导致血管舒张,引发低血压。为了对抗这个低血压,医生又不得不给上了升压药。这个微妙的平衡,不是那么好把握的。


这时候徐大力、冯小文、林平等人都过来帮忙,直接把病人转入EICU。

安置好病人后,华武星出去跟舅舅、表弟他们沟通病情,沈大花也在。

华武星开门见山,说舅妈目前生命体征还能维持,但病因未明,得仔细查查。

另外,华武星把E ICU 的收费标准也告诉他们了,如果没有特殊,一天花费是大概数千到1万左右。按照医保来报销,下面转上来的病人,大概是报销 3-4 成左右。

沈海洋再次明确表态,不考虑钱的问题,最关键是能帮到病人。

当病人转入EICU那一刻,华武星开始感觉到有压力了。

尤其是这样的疑难杂症,病因未明的。如果舅妈一直待在县医院ICU,即便死亡了也不会有人怪医生。因为医生已经反复跟他们强调过病人情况危重随时有不行的可能了,甚至表姐夫连墓地都安排了。说起那块墓地,从表姐和表姐夫的态度来看,他们是有私心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

现在的情况是,病人来到了华武星手里。原本华武星可以不管这件事的,但现在已经管上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

做医生就是这样,当你丝毫没有思想包袱时是最轻松的,说不定抢救成功率也是最高的。一旦你有思想包袱,很多看似容易的决定就会变得比较艰难。

这一切的本质,就是华武星怕她死在自己手里。

沈大石也做了最坏得打算,满眼通红,说只要有一丁点机会,都请你们尽全力。如果真的救治无望,到时候希望能接回家,在家里过世。

华武星答应他们,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会尽可能提前做安排的。

华武星实在是没办法把眼前这个舅舅跟30年前那个舅舅联系起来。30年前那个舅舅,印象中是处处帮着舅妈跟外婆作对,这是不孝。还帮着舅妈对付华武星爸妈,这起码又算是不仁不义。所以在华武星印象里,舅舅是全天下最坏的人。

但此时此刻,他对舅妈也的确都是真情实感。

沈大花见到了自己的兄长和侄子,内心是开心的,但现状又让她开心不起来,而且自己也帮不上忙,唯一能帮上忙的就是华武星,所以她也不停地提醒华武星,一定一定要全力以赴。

末了,沈大花问沈大石他们要不要过去家里坐坐,好好休息休息。

沈大石怕麻烦,说已经在医院附近订了宾馆,住宾馆就行。

既然如此,沈大花也不好再说什么。

兄妹俩人,原本是最亲密的血缘关系,但从他们的言行举止来看,比陌生人好不了太多。

沈大花跟沈海洋也聊了几句,无非就是家庭孩子,华武星也是这时候才知道,沈海洋已经结婚了,去年刚生了一个小孩。沈大花笑着说,等你妈病好了,你带着小孩来我家,让姑姑好好瞧瞧。

沈海洋应诺着,没有多余的话语。

华武星受不了这尴尬,加上抢救室的确忙,等沈海洋签好所有知情同意书之后他又埋入了抢救室。舅妈那边,暂时有徐大力、冯小文他们看着,华武星放心。

华武星接连处理了好几个危重患者,有些送上了住院部,有些收入了EICU,还有1个刚送到抢救室就不行了。

快到傍晚时,华武星猛然想起EICU那个重症药疹病人,原本他已经不属于华武星管的,有EICU的值班医生看着他,但华武星很好奇他会怎么发展,治疗效果好不好等等,便抽空去看看什么情况。

那病人看到华武星来,还没等华武星问话,就主动说了,幸亏喝了你们的中药,否则到现在还难受,又头痛口渴烦躁,皮肤也难受。

华武星见他谈笑风生,也退烧了,虽然皮肤溃烂看起来恐怖,但总体稳定,松了一口气。但当病人说是喝了中药才好转的这句话时,华武星有所不满,但仍心平气和地说,你在餐馆吃饭,先吃了第一碗牛肉拉面,又吃了2个大馒头,最后喝了碗汤,饱了,打嗝了。你现在告诉我,是喝了那碗汤才饱的,刚开始的牛肉拉面和大馒头都不算数,被狗叼走了是么。

病人一时语塞,最后说,反正如果按西医治疗,我可能就死在印尼了,他们越搞越差。

华武星马上接着说,印尼是印尼,我们是我们,他们能跟我们相比么?你怎么不去诊所看,为什么跑来市医院看?医院和医院是有区别的嘛,医生和医生区别也大着呢。说句不好听的,有时候医生和医生之间的差距,可能比你和大猩猩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我们给你用了激素,用了抗过敏药,还用了抗生素,当然也喝了中药,你不能只说中药的好啊,往日我治疗多少药疹啊,几乎没有激素、抗过敏药解决不了的,这次的中药完全是投你所好,你想吃,所以开给你而已。

再说了,你来到急诊,就听我们安排,只要能治好你的病,你又管医生用什么药呢?哪有病人要自己点餐的,这又不是餐馆。

华武星一通输出,病人终于不再反驳。

但病人提到明天还要喝中药,华武星也只能同意,说明天继续请周医生过来看看,让他给你开方子。

第二天一大早,周涛就到EICU查看了病人,说危险期过了,都不需要住EICU了,到急诊病房就可以了,并且又开了一张方子,说可以三天后再复诊了。

华武星得知后,问孟莫,你说如果没有我们的激素、抗生素、抗组胺药物,病人能好的这么快么?

孟莫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华武星白了他一眼,问你也是白搭,赶紧回去好好看书,明天回答我。

孟莫连连称是。

随后华武星去看了舅妈情况,从昨天入院到现在,病人总体还算稳定,呼吸机参数不算高,血管活性药物剂量也不大,感染指标基本正常。最关键是,此时病人的镇静药已经停了,病人神志清醒,看起来很平静。

舅妈当然不认识华武星。她也不可能想得到眼前这个医生是30年前那个小屁孩,不可能知道眼前这个医生是她小姑子的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华武星一家都是她的仇人,她怎么能想得到眼前这个医生会是她的仇人呢?

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换了一家医院了。因为在这之前她一直是镇静的。长时间的镇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华武星早早就让冯小文把她镇静药停了,观察。

病人状况的稳定,完全出乎华武星的意料,这一点也不像一个垂死病人的表现啊。起初华武星只是觉得舅妈没有县医院说的那么严重。现在看起来,病人不单没病危,甚至说随时都有可能走出EICU啊。

华武星顿时心生一个大胆的念头。

县医院的赵蕾跟华武星说过,病人脱机后就呼吸困难,缺氧,治好重新接回呼吸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根本原因在于病人只是脱掉呼吸机,没有拔掉气管插管,由于病人是清醒的,咽喉里插着一根管子肯定不舒服啊,不舒服就会烦躁,烦躁就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然后就会缺氧,所以不能不重新接回呼吸机。

一想到赵蕾.....华武星不愿意想到赵蕾,他在脑海中极力回避。

病人缺氧,那就用呼吸机打氧,在呼吸机和肺部之间需要一条管路,这就是气管插管,就好比桥梁一样。气管插管,顾名思义,这根管子是从口/鼻插入,经过咽喉,进入气管。

你脱了呼吸机,还留有气管插管在,病人还是会难受的。

但如果连气管插管也拔掉呢?

华武星越想越兴奋,呼吸机脱掉,气管插管拔掉,说不定病人就可以走出EICU了,毕竟从各种指标来看,病人都不像是有严重心衰、呼吸衰竭的病人啊,她不像是需要依赖呼吸机的。

脱呼吸机,拔掉气管插管!

冯小文瞪大了眼睛,这也太快了吧?

老马不反对,说想试就试试呗,不行再插回去,算是给病人一个机会。

既然如此,开干。

华武星走到舅妈床旁,跟她说,现在要拔掉嘴巴的管子,拔掉就舒服了。

舅妈虽然不认识华武星,但听说可以拔掉嘴巴的管子,拼命的点头,太好了,这管子是真的难受,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来,口水也无处安放。

华武星是懂这个痛苦的,所以给病人脱呼吸机、拔管他很积极,但过于积极也会犯错,那就是病人可能需要重新插管。

华武星在护士的帮忙下,三两下就拔掉了舅妈的气管导管,更换为鼻导管吸氧。护士们知道这是华武星的舅妈,都比较照顾,言语更柔和了,动作也更轻柔了。

管子刚拔掉,舅妈就想着开口说话,但声音很小,华武星听不清她说什么。

华武星告诉她,你气管插管了这么多天,咽喉黏膜有损伤,说不出话是正常的,别着急。有什么想表达的,可以写字。

舅妈挣扎着想起来,才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了。

这是重症监护病人的常规操作,怕病人无意识中会拔掉各种管路,所以会用布条或者手套困住病人手脚。看起来很不人道,但却是保护病人的措施。

华武星示意她别挣扎,现在还不能出EICU的,还得继续治疗。

但舅妈不听,还是想挣扎起来,这不挣扎还好,一挣扎就气喘吁吁了,而且大汗淋漓。感觉咽喉中痰很多,呼噜噜响,却有没有力气咳出来,也吞不下去。

这就麻烦了。一口痰是可以堵死呼吸道的,搞不好就会窒息。

心电监护发出尖锐报警声,病人的心跳达到了130次/分,呼吸频率也超过30次了,血氧饱和度也在下降,只有可怜的92%(正常人会有98%-100%),脱机拔管前是100%。

老马过来瞧了一眼,皱眉,看样子真是心衰啊!

病人活动后气喘,大汗淋漓,痰很多,吸出来是白色泡沫痰,的确更像心衰,而不是哮喘。

护士提醒华武星,血氧饱和度掉到90%了,要不要处理?

华武星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脱机拔管前病人状况这么好,怎么一脱机拔管就不行了呢,差距有这么大么?难道县医院当时也是这种场景?

来不及多想了,病人嘴唇开始发绀了,再耽误下去病人可能就要缺氧晕过去了。

华武星挪到舅妈床头,护士也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气管插管装备递过来。

“推吧,推咪达唑仑5mg。”华武星给护士下口头医嘱,咪达唑仑是常用的快速镇静药,先把病人镇静了再插管,才不会抵抗。

护士动作利索,几秒钟时间就把药物推了进去。

这药起效很快,敏感的病人可能几秒钟就见效。

药物刚进去,舅妈就逐渐停止挣扎了,终于安静下来了,但呼吸还偏急促。

华武星见时机已到,三两下就重新插好了管。然后接上呼吸机,继续呼吸机打气。

氧气通过气管插管进入病人的肺脏,深入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病人的血氧饱和度逐渐爬升,不一会儿功夫,就升至了100%,呼吸也恢复既往的平顺。监护仪的各种数据也逐步恢复正常,再也不报警了。

华武星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水,问老马,到底怎么回事呢?

老马也认真分析了舅妈病情,沉吟了一会,说暂时没有更大的发现,只能先观察吧。

鉴于病人情况有些反常,又是华武星的舅妈,虽说华武星对这个舅妈不咋地,但毕竟是亲戚,还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对待。

老马召集大家一起讨论:

最初病人为什么会突发呼吸困难,住入当地医院 ICU 呢?这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最根本的难题。

大家分析了很多可能性,包括重症肺炎、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急性肺栓塞等等,结果都否定了。

老马说把心内科、呼吸内科也叫过来吧,人多热闹,大家各抒己见,看看有没有什么思路。

心内科医生过来看了,感觉不像心衰,不像心内科疾病。

杜思虹也来了,她知道华武星舅妈已经住入EICU,所以过来看看到底什么情况,恰好华武星他们在讨论,杜思虹也去看了舅妈,看了所有化验结果,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的确也不像是呼吸科的疾病。

这就怪了,原本病人有气喘缺氧,要么是心内科疾病,要么是呼吸内科疾病,但这两个科室的会诊医生都说不像。

讨论到最后,说可能还是先把CT做了,带着呼吸机去做CT检查,看能不能有什么发现。

CT做了,也没有多大发现。

这就更奇怪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单打四强全产生,王曼昱陈梦恶战,孙颖莎迎黑马

单打四强全产生,王曼昱陈梦恶战,孙颖莎迎黑马

篮球国度
2025-11-13 08:54:44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狗咬人引发命案律师透露新进展:狗主人的妹夫重伤,属于正当防卫

狗咬人引发命案律师透露新进展:狗主人的妹夫重伤,属于正当防卫

汉史趣闻
2025-11-13 15:26:25
谋划70余年,“超级工程”要来了!

谋划70余年,“超级工程”要来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13 11:08:56
我家狗比你家人值钱:狗咬人被摔死,狗主人带9人破门而入遭反杀

我家狗比你家人值钱:狗咬人被摔死,狗主人带9人破门而入遭反杀

汉史趣闻
2025-11-13 09:00:16
曾医生的父母这几天火遍全国,因为他们不怕认错,敢于和勇于认错

曾医生的父母这几天火遍全国,因为他们不怕认错,敢于和勇于认错

诗意世界
2025-11-13 15:54:30
河南大范围雨雪要来了!-8℃!10级大风!将迎大风雨雪寒潮,注意添衣

河南大范围雨雪要来了!-8℃!10级大风!将迎大风雨雪寒潮,注意添衣

鲁中晨报
2025-11-13 16:35:13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西安8岁女孩已在福利院过夜:今日做入院体检,换了新衣服,准备入学

西安8岁女孩已在福利院过夜:今日做入院体检,换了新衣服,准备入学

极目新闻
2025-11-13 15:26:03
上海一男租客入室抢劫独居女房东获刑13年,房东:他带大行李箱,威胁勒死我后装进去

上海一男租客入室抢劫独居女房东获刑13年,房东:他带大行李箱,威胁勒死我后装进去

潇湘晨报
2025-11-13 15:12:18
深圳电商炸出9500万补税罚单!收入1.6亿查出,进项票严重不足…

深圳电商炸出9500万补税罚单!收入1.6亿查出,进项票严重不足…

火山诗话
2025-11-13 13:22:33
从“5万元以上登记”到“1万元以上扫码”,银行大额取现管理陷两难:反诈合规与储户便利如何平衡?

从“5万元以上登记”到“1万元以上扫码”,银行大额取现管理陷两难:反诈合规与储户便利如何平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4:53:31
20人全部遇难,埃尔多安:坠毁的军用运输机黑匣子已找到,正开展检查工作

20人全部遇难,埃尔多安:坠毁的军用运输机黑匣子已找到,正开展检查工作

环球网资讯
2025-11-13 15:14:35
震惊!河南临颍县设定“萝卜坑”招聘一文职参谋,网友们沸腾了…

震惊!河南临颍县设定“萝卜坑”招聘一文职参谋,网友们沸腾了…

火山诗话
2025-11-13 14:47:42
罕见!央媒对高市早苗火力全开,骂得相当难听,奉劝她别满嘴喷粪

罕见!央媒对高市早苗火力全开,骂得相当难听,奉劝她别满嘴喷粪

时时有聊
2025-11-12 20:45:52
副院长与曾主任合照被挖出,网友:果然有缘

副院长与曾主任合照被挖出,网友:果然有缘

深度报
2025-11-11 21:42:52
远离“造神陷阱”,这一次,返台遭围剿的馆长,给所有网红提了醒

远离“造神陷阱”,这一次,返台遭围剿的馆长,给所有网红提了醒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12 15:58:05
零食店诬陷3岁小孩偷6000元零食后续:好想来紧急介入,老板回应

零食店诬陷3岁小孩偷6000元零食后续:好想来紧急介入,老板回应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2 19:13:03
失2追4!31岁陈梦疯狂逆转:掀翻世界第5蒯曼 3连胜杀入全运会4强

失2追4!31岁陈梦疯狂逆转:掀翻世界第5蒯曼 3连胜杀入全运会4强

风过乡
2025-11-13 12:48:33
祖院长事件持续发酵,眼科医生只是其中之一,前任的报复稳准狠!

祖院长事件持续发酵,眼科医生只是其中之一,前任的报复稳准狠!

易会科普
2025-11-13 16:32:56
2025-11-13 19:28:49
听李医生说 incentive-icons
听李医生说
分享有趣的医学知识
1842文章数 168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谋划70余年 四川省内的重大水利工程要来了

头条要闻

谋划70余年 四川省内的重大水利工程要来了

体育要闻

保罗,看看你对马刺干的好事!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健康
房产
旅游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天王嫂坐月子也不好过!方媛产后4天出门,全身上下都是“弊端”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旅游要闻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从风景到场景 “驾游安徽”焕新出发热力足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