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历经20年!中国又造一条“长江”,惠及1.7亿人的超级工程有多牛

0
分享至

曾几何时,北京95%的用水靠密云水库“硬撑”,2015年前水库湖面缩到只剩60平方公里,连周边的稻田都得限量供水。

可短短几年,密云水库不仅“胖”回188平方公里,还成了候鸟栖息的乐园。

这背后,藏着一项让1.7亿人受益的超级工程,它如何让南方的清水翻山越岭,流进北方人家的水龙头?又经历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挑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南水北调

北方有多“渴”?那些藏在生活里的缺水难题

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很多村里都挖不到水,一口井越挖越深,从10米挖到30米,最后50米下去还见不着水。

每到灌溉季节,村民们得凌晨排队等井水,玉米地经常因为缺水减产,连家里的洗衣机都成了摆设,就是因为舍不得用那点“宝贵水”。

这不是个例,水利部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北方耕地占全国45%,养活了36%的人口,可水资源总量只占12%。



我国水资源分布图

黄河作为北方的“母亲河”,年径流量只有574亿立方米,仅为长江的6%,连全国江河水量排名都排到第16位。

北京的缺水问题更突出,2010年前后,密云水库水位持续下降,为了保供水,城市绿化用水改用再生水,小区里还贴出“一水多用”的倡议。

那时候北京人喝的水,一半以上靠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每年下降1米多,有些区域甚至出现地面沉降,但谁能想到,多年后,千里之外的汉江水流进来,竟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北京的地下水

从“借点水”到“造水脉”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时说的这句话,像一颗种子,落在了无数水利人心里。

也是这一年,南京、上海、杭州的水利科系合并,成立了华东水利学院,后来的河海大学,专门为“调水”培养人才。

1978年,河海大学毕业生们第一次踏上丹江口水库的土地,那时候水库刚建成不久,他们跟着老师测绘地形,有学生还在笔记本上写下“让汉江水北上”的心愿。



河海大学

这一心愿,一等就是27年,1995年,南水北调工程正式进入论证阶段,110多位院士一起成立论证组,对比了50多种方案。

论证过程比想象中难,有人担心调水影响南方生态,有人质疑北方会不会“依赖调水”。

专家们跑遍了汉江沿岸和华北平原,光是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监测,就持续了3年,最终确定,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全程自流到北京,是最可行的方案。

2002年,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总体规划,这一刻,几代水利人的梦想,终于要照进现实。



南水北调中线

大坝加高与穿黄奇迹

要让汉江水自流到北京,第一个难题就是丹江口大坝。

原大坝高162米,蓄水位不够,水无法自然流到北方,工程师们提出,把大坝加高到176.6米,这样蓄水位能提升到170米,形成足够的落差。



丹江口大坝

可加高大坝不是“搭积木”,2005年开工时,施工队发现,原坝体是混凝土重力坝,直接加高容易开裂。

技术团队创新用了“贴坡混凝土”工艺,像给大坝“穿外套”一样,在原有坝体外侧浇筑新混凝土,还埋了上千个温度传感器,防止水泥发热开裂。

这一干就是8年,累计浇筑混凝土150万立方米,相当于210个足球场的面积。



丹江口大坝

但是,比起加高,更难的还是“穿黄工程”,就是让汉江水在黄河底下“穿过去”。

在河南荥阳,黄河河床下3.7米处,要挖两条4250米长的隧洞,这里的地质全是流沙层,一挖就塌。

工程师们用了世界最大直径的盾构机,刀盘直径达9.3米,还在隧洞周围打了一圈“冻结帷幕”,把地下水冻成冰墙,再一点点推进。

2010年隧洞贯通时,误差仅3厘米,最终创造了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



穿黄隧道

中线工程的“生态经济双丰收”

在河北白洋淀,以前这里缺水,水质差,鱼都活不了,这几年中线每年补水10亿立方米,湖水清了,鱼也多了。

如今的白洋淀,水域面积恢复到366平方公里,成了“华北之肾”,每年吸引500多万游客。



白洋淀

农业也跟着受益,河南宝丰县是有名的“小米醋之乡”,以前用地下水酿醋,水质硬,醋的酸味重。

2015年改用中线水后,醋的口感变柔和了,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现在醋卖到了全国,年产值翻了几倍。



小米醋之乡 宝丰县

对北京来说,中线水不仅解了“渴”,还让密云水库喘了口气。

2024年,密云水库蓄水量达35.3亿立方米,是2015年的3倍,库区周边的森林覆盖率从50%提升到70%,连多年不见的黑鹳都来筑巢了。

这碗“南水”,不仅滋润了北方人的生活,更滋润了这片土地的生态。



密云水库

结语

再拧开家里的水龙头,看着清澈的水流出来,我们或许不会再觉得“喝水”是件理所当然的事。

这水里,有丹江口渔民放弃养殖的坚守,有工程师在盾构机里的日夜,有监测员每4小时一次的采样,更有几代人“让汉江水北上”的梦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只是一条输水渠,更是一条“民生脉”“生态脉”,它让北方摆脱了“靠天喝水”的困境,让白洋淀重现生机,让小米醋香飘全国。

此外,它还证明了中国有能力用系统思维解决资源难题,从论证到建设,从水质保护到生态补偿,每一步都透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远见。

未来,随着中线后续工程的推进,还会有更多汉江水北上,滋养更多土地。

当我们喝着这杯“南水”时,记住:这不是终点,而是中国水利事业新的起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而这份“水润中国”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信息来源:青春华章|南水北调为什么能实现水往高处流?
国际在线 2025-10-13



信源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清海教授:陈皮和它是绝配!常喝血脂降了,斑块没了,血管通了

王清海教授:陈皮和它是绝配!常喝血脂降了,斑块没了,血管通了

蜡笔小小子
2025-11-08 14:18:03
11月8日俄乌最新:重大胜利

11月8日俄乌最新:重大胜利

西楼饮月
2025-11-08 15:38:25
欧尔班重大胜利:特朗普授予制裁豁免!捷克新议长摘下乌克兰国旗

欧尔班重大胜利:特朗普授予制裁豁免!捷克新议长摘下乌克兰国旗

鹰眼Defence
2025-11-08 17:17:37
碧桂园彻底暴雷!裁掉8万人、负债8000亿,碧桂园还想着翻身!

碧桂园彻底暴雷!裁掉8万人、负债8000亿,碧桂园还想着翻身!

历史伟人录
2025-11-08 16:12:29
高效的艺术:亚历山大以三节打卡定义统治力

高效的艺术:亚历山大以三节打卡定义统治力

环球体坛啄木鸟
2025-11-09 13:30:51
“全网最像夫妻”被网友喊话测DNA,妻子回应:做过婚检,婚后越长越像,没打算抓住流量迅速变现

“全网最像夫妻”被网友喊话测DNA,妻子回应:做过婚检,婚后越长越像,没打算抓住流量迅速变现

大风新闻
2025-11-08 17:17:03
陕西省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陕西省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极目新闻
2025-11-09 08:05:44
燃爆!台积电发巨额奖金!黄仁勋:我需要更多晶圆!魏哲家:3纳米扩产50%、盈利年年新高!员工:双11买爆!

燃爆!台积电发巨额奖金!黄仁勋:我需要更多晶圆!魏哲家:3纳米扩产50%、盈利年年新高!员工:双11买爆!

芯榜
2025-11-09 08:22:41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卷史
2025-11-08 14:48:31
为何说两岸统一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等不及了!

为何说两岸统一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等不及了!

顾史
2025-11-06 21:21:48
古二再放录音,《繁花》剧组正式回应,但评论区直接炸了

古二再放录音,《繁花》剧组正式回应,但评论区直接炸了

妙知
2025-11-08 22:56:25
晚年楚青坦言:粟裕大将病重时,透露过自己当年不救山东的苦衷!

晚年楚青坦言:粟裕大将病重时,透露过自己当年不救山东的苦衷!

健康快乐丁
2025-07-15 21:02:26
争议!莱巴金娜夺冠后拒绝与WTA总裁合影+后者一脸尴尬 恐遭报复

争议!莱巴金娜夺冠后拒绝与WTA总裁合影+后者一脸尴尬 恐遭报复

风过乡
2025-11-09 08:11:18
刘诗诗带儿子出门聚餐,6岁步步在地上撒泼打滚,性格活泼像魔丸

刘诗诗带儿子出门聚餐,6岁步步在地上撒泼打滚,性格活泼像魔丸

影视口碑榜
2025-11-07 16:58:48
马英九:我不希望台湾成为第2个香港!

马英九:我不希望台湾成为第2个香港!

老范谈史
2025-06-24 21:07:05
钱赚够了不装了?王传君的态度,给缺席闭幕式的白百合,上了一课

钱赚够了不装了?王传君的态度,给缺席闭幕式的白百合,上了一课

一只番茄鱼
2025-11-06 14:45:37
京东001号快递员退休1年多,勤恳工作16年,刘强东承诺的房给了吗

京东001号快递员退休1年多,勤恳工作16年,刘强东承诺的房给了吗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0-30 21:38:08
三部门联合发文:3至6岁儿童尽量避免接触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

三部门联合发文:3至6岁儿童尽量避免接触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

快科技
2025-11-08 14:30:13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红星新闻
2025-11-06 17:53:32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送中国40万套装备?要走了垂涎已久的三样东西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送中国40万套装备?要走了垂涎已久的三样东西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5-11-09 10:27:25
2025-11-09 14:03:00
霁寒飘雪 incentive-icons
霁寒飘雪
关注新鲜资讯,分享热点见闻
2603文章数 3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房产
家居
公开课

艺术要闻

广东马路中央“最牛钉子户”,给300万不搬,结局太意外了!

教育要闻

真正的因材施教!一高中实行单科分层走班制,家长:建议全国推广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