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狼异族
图/王德禄
这是王德禄先生所作《双雉图》,以没骨小写意之法构建仲夏双禽相争之景,在形神、动静、浓淡间达成高度平衡,堪称当代写意花鸟“气韵生动”之典范。
在造型经营上,画家深得“离形得似”之妙。双雉形体以破墨法塑造羽翼质感,颈羽运用撞水法使蓝白交融,尾羽以散锋皴擦表现飞扬之势。上方锦鸡俯冲之姿与下方迎击之态构成斜线交叉,暗合“X形造势”经典法则,画面张力自生。
![]()
没骨技法在此展现高超境界。画家舍传统勾线程序,直接以色墨渲染:柳叶以淡赭混花青,通过水分控制形成“浓破淡”效果;锦鸡白羽巧留纸白,边缘淡墨晕染,达成“计白当黑”的虚实相生。这种“以色代墨”既得形准,又见墨韵,正合文人画“逸笔草草”的美学追求。
![]()
空间经营尤见匠心。近景双禽浓墨重彩,中景柳枝干笔飞白,远景柳叶淡墨渲染,构成完整的三远空间。柳叶处理更具透视智慧——近处以“钉头鼠尾描”勾勒,远处化为“混点”笔法,形成独特的视觉韵律。
![]()
色彩构成体现“随类赋彩”的创造性发展。锦鸡羽色在固有色基础上意象提升:朱砂羽冠与石青颈羽形成补色对比,尾羽黑白交织中透出胭脂色点,既合物理又超脱形似,正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色彩哲学。
![]()
画面最动人处在于“动静相生”的节奏把控。双禽争斗的剧烈动态与柳枝摇曳的舒缓韵律形成时空对话,画家通过笔墨的疾涩、浓淡变化,将瞬间凝固为永恒审美。这种处理既承宋人“格物”精神,又扬元人“写意”气韵,实现了物性与画意的完美统一。
![]()
王先生此作,在没骨小写意的框架内,既展现“应物象形”的功力,又达成“气韵生动”的追求,更通过生命张力的传达,将花鸟画提升至哲学思辨的高度,实为当代花鸟画传承创新的典范之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