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年以前,一九四五年,
八月十五日, 小日本玩完。
美国人的原子弹,广岛长崎炸稀烂,
日本人遭吓瓜了,只好投降停了战。
今年二零二五年,抗战胜利纪念年,
从四五年算起吗,至今刚好八十年。
为了纪念抗战,不少文章再现,
人民日报副刊,有篇被我看见。
副刊二十板,题目很扯眼,
《用歌曲代代传唱英雄》,安逸得个板。
再看副标题,也把眼球吸,
——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创作,兴趣把我提。
![]()
文章十八段,从头到尾看,
看后写首诗,微信里展现。
八十四年前,一九四一年,
晋察冀抗日,烽火被点燃。
为了宣传抗日,都不怕把苦吃,
搞创作的人员,动作一点不迟。
各地去采风,都把作品弄,
“歌唱二小”这首歌,算是很成功。
词曲作者到现场,采风以后作商量。
诗人方冰动作快,马上动笔开始忙。
时间不太久,新歌词到手,
抒情又悲壮,还郎朗上口。
![]()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
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
英勇的牺牲在山间。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
他的血染红蓝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这个村庄,
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村民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歌词虽然是草稿,却把曲作者感动了,
作曲者李劫夫一看,直夸写得非常好。
这几段歌词,文字好朴实,
歌颂小英雄,一点不怕死。
劫夫看后受感动,他也立刻就行动,
接过方冰的歌词,嘴巴手脚一起动。
![]()
一边嘴头哼曲,左手大腿拍着,
脑壳记到节奏,一会就写好了。
抗找时期条件拙,钢笔墨水少有哦,
他们二人会想法,把医院红药水用上了。
找根高粱杆杆,红药水里一蘸,
新歌词与乐谱,鲜红颜色呈现。
劫夫他的东西烫,写好就给方冰唱,
方冰听后对他说,曲调优美又流畅。
时间紧接着,劫夫忙开了,
西北战地服务团,八方征求意见哦。
今天这一趟,明天那一趟,
战士老乡中,不停的教唱。
教了大概个把月,词曲基本都记得,
凡是唱过听过的,都说此歌有特色。
一九四二年元旦,此歌登上台面,
《晋察冀日报》副刊,歌谱印在了上面。
自从作品一发表,影响这下更大了,
各地抗日根据地,很快传唱开来了。
西北战地服务团,里头一个女成员,
顾品祥首唱此歌,当时算是很洋盘。
顾品祥的父亲,手艺还有点精,
葫芦瓢模仿曼陀铃,发出“瓢琴”的声音。
![]()
他让小顾自弹自唱,小顾唱得还很漂亮,
只要演出任务到,都有她登台亮相。
就是这个“土乐器”,当时显得很神气,
走哪都唱这首歌,直到抗战获胜利。
此歌成品牌,大家难忘怀,
新中国成立后,被编入小学教材。
后又写成小说,拍成影视剧了,
制成连环画,外加动漫哦。
二零一五年更安逸,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公布的“我最喜爱的抗日歌曲”,被入选十大歌曲之一。
写了这么多,稍微显啰嗦,
目的就想说,这是首好歌。
![]()
图片/网络 方言诗/唐杰
(原创于2025年8月15日上午,根据人民日报7月18日副刊20板刊登李丹丹撰写的文章“用歌曲代代传唱英雄——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而作)
唐杰: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曲艺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理事,成都市文联第四届委员,成都市曲艺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秘书长。
编辑发布:四川鲜一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