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先生一生对规则与公平的执着,恰似他深爱的物理学定律般不容撼动。这种特质既成就了他科学上的辉煌,也塑造了他为中国科教事业倾注心血时的独特行事风格。
![]()
1957年,人到三十一,和杨振宁把弱相互作用里宇称不守恒这件事说出来,诺贝尔物理学奖拿到手,华人里第一个吃到这口,牌子挂上去,人还盯着规矩,理论写完不藏着,主动去找吴健雄做验证,嘴里只认一句,理论要让实验过关,科学这行有边界线,他踩在边上不乱跨,这种习惯后来一路跟着他走。
![]()
最能看出他讲公平的,十年磨出来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CUSPEA这四个字,现在想起还能摸到那股子工整味道,同一套试题,同一套流程,公正选拔,1979到1989,915个中国学生去了美国的顶尖学府,他自己把程序一条条设计好,导师一封封联系,奖学金一笔笔争取,信件堆起来邮局那边喊累,他把话掰开说过,CUSPEA比我做宇称不守恒还有意义,这句话不是随口,靠的是规则框架里的公平做到尽头。
![]()
博士后制度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些事,他下手更细,1984年和相关领导谈博士后经费,嘴里反复冒出来的数字只有一个,每人每年12000元,五次重复,标准立住,决策者点头,他对自然科学基金的看法一直清楚,委员会要有独立性,权交给科学家,专业的事按专业走,这些制度现在还在用,骨架没变。
![]()
对晚辈的称呼也能见到他的尺子,中科院高能所的王贻芳,被他一直叫贻芳兄,辈分不摆在前面,事摆在前面,不以立场或关系判断一件事这话他常挂嘴边,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递上来,他没有立刻表态,自己把材料翻了遍,各方意见听了圈,把支持的字写上去才放手。
![]()
CUSPEA最旺的时候,外面的看法也不少,有人说人才走出去了,他推动的科研制度也会碰到格局里的硬点,动作做起来不轻松,时间往前推,一个个机制留在那儿,路走出来,队伍也在,回头看能点出名字的人多了,站在国际舞台上的学术领军,来源清楚。
他爱引用那句杜甫的诗,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这不是拿来点缀,像是给自己立了一条内心的线,科研也好,教育也好,社会运作也好,都要有像物理定律那样能通用的秩序,公正不靠口号,靠程序和边界,他把规则意识当作日常的习惯,二十世纪中国科学史里,他是一个不容易用单句话归纳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