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曾章题 曹祖琴 何东
“谢谢你们来看我,这么好的政策,我要好好活着,争取100岁还能自己劳动!”10月27日,在湖北竹山县大庙乡大营盘河村,91岁的何秀英老人握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志愿者和驻村工作队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表白”。
![]()
一句“活到100岁还能劳动”,道出了老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更折射出党和政府对老年群体关怀政策的深入人心。这不是一句客套话,而是一位鲐背之年的老人,用最朴素的语言,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真情“点赞”。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竹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该局驻大庙乡大营盘河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开展了一场名为“情暖重阳敬老人 爱心走访传温情”的慰问活动。他们没有选择开大会、搞形式,而是将满载关怀的慰问物资和党的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了像何秀英老人这样的28名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家中。
此次慰问,竹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摒弃“一刀切”的做法,精准聚焦老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准备了大米、食用油、饮品等实用物资。更重要的是,考虑到村里28位80岁及以上老人中,有不少是独居、行动不便的,志愿者们采取“上门发放”模式,真正做到“无一遗漏,关怀全覆盖”。
志愿者们分成若干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他们不仅送去了慰问品,更送去了浓浓的“人情味”。gt;“人情味”。在与老人们促膝长谈中,他们关切地询问老人的饮食起居和身体状况,倾听老人的家长里短,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这种“唠嗑式”的关怀,远比一袋米、一桶油更能暖人心窝。他们还化身“安全卫士”,仔细检查独居老人家中的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排查隐患,讲解秋季疾病预防知识。这种贴心服务,让这个骤然降温的十月,充满了人情的温暖。
![]()
“一次次的真情交流,让这个骤然降温的十月充满了温情与暖意。”志愿者欧家顺感慨道。这不仅是对老人的关爱,更是对中华传统敬老文化的生动践行,拉近了干群之间的“心”距离。
关爱“一老一小”是民生服务的重中之重。竹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这次行动,不仅仅是一次节日慰问,更是对中华传统敬老文化的生动践行,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与“组织振兴”的完美结合。它告诉我们,基层治理的温度,就藏在每一次弯腰询问、每一次耐心倾听、每一次主动服务里,政策再好,也需要用心用情的“最后一公里”来落地。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