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的嘉汇广场,是上海首批商品房之一,三栋31层的高楼里藏着太多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时,它是风光无限的外销房,可随着时间推移,“商住办”的模糊属性让这里渐渐变了味——688户房屋中,常住居民不足90户,其余全是公司、棋牌室、桌游馆等业态。白天楼道里人来人往像菜市场,电梯里满是陌生面孔,居民们苦不堪言。
历经近十年千辛万苦的治理攻坚,这个“乱糟糟”的小区蜕变为邻里和睦、环境舒心的宜居家园:维修资金续筹率在近半年内从30%飙升至90%,小区新更换的共9部电梯日前已投入运行,消防系统全面改造……这背后,是党建引领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的协同发力,更是无数热心业主与志愿者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
![]()
嘉汇广场小区
新居委掌舵领航,
给小区定下“过日子”的基调
2015年,周伟刚担任王家堂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时,面对嘉汇广场的复杂局面,周伟深感责任重大。88户常住居民要面对600户各类经营业态,居住氛围被稀释。要改变这一切,必须先给小区“正名”——50年产权外销房的大产证上,“商住办”的标注正是所有乱象的根源。
为了厘清小区属性,周伟一头扎进繁杂的协调工作中。他一边跟街道反复沟通,一边挨家挨户走访业主,收集大家的诉求。那段时间,他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半夜。“忙着整理材料、对接部门,就想给居民一个明确的说法。”这份执着终于有了结果,2017年,在街道与业主们的共同努力下,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界定:嘉汇广场是住宅小区。新业主的小产证上,“居住用途”四个大字清晰明了。这个消息让老居民们喜出望外,也吸引了更多人前来安家,两年间居住户数就从88户涨到了120户。
解决了属性问题,周伟又牵头推进了两件民生实事:将商用水、商用电全部改成民用标准。“以前电费一个月要几百块,改成民用后省了一半,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居民们的交口称赞,成了对居委会工作的最佳肯定。对于违规经营的业态,居委会联合派出所、城管上门耐心沟通,优先清退了噪音大、安全隐患突出的棋牌室。随着业态逐渐规范,小区里的喧闹声少了,生活的烟火气浓了,“过日子”的基调就此稳稳定下。
八年攻坚破僵局,
业委会改选撑起“主心骨”
小区属性明确后,业委会的缺位成为治理推进的最大障碍。嘉汇广场的业委会改选堪称“难上加难”——100多户居民与500多户公司户诉求迥异,争执不休,改选一度陷入近一年的僵局。更紧迫的是,小区面临整体外立面修缮的现实需求,急需成立业委会推进相关工作。
在这关键节点,一批头脑清晰、具备专业能力的业主站了出来。他们用脚步丈量邻里,用真诚凝聚共识,成为新一届业委会候选人的核心力量。业委会主任牵头提出“三七开”折中方案:11人的业委会班子中,3名代表公司户、7名代表居民户、1名统筹协调,兼顾各方利益的方案终于打破僵局。面对外籍业主沟通难题,业委会成员联合小区懂外语的志愿者,连续一个月上门沟通,用耐心消融隔阂。
业委会成立后,在街道居委会的引领支持下迅速进入角色。针对严重的群租乱象,全体业委会成员跟着居委会与街道工作人员清晨六点排查、深夜十点巡逻,连续6个月攻坚,成功清退140户违规群租。从矛盾调解到事务统筹,从资金监管到项目推进,业委会班子以集体担当成为小区治理的“主心骨”,被居民亲切称为“小区爸妈”。
物业就位补齐“三驾马车”,
多方聚力把“糟心事”变成“放心事”
居委会定调掌舵,业委会牵头落实,当专业的龙湖物业入驻后,“三驾马车”正式就位,开始联手破解小区的沉疴旧疾。
![]()
消防系统全面改造
2021年11月龙湖物业入驻之前,嘉汇广场维修资金账户拖欠400多万工程款,急需续筹但居民缴纳比例不足30%;消防设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情后果不堪设想;27年高龄的电梯天天出故障,甚至曾把人困在里面半个多小时。
“安全是第一位的,这事儿不能等!”在业委会的监督协调下,物业公司率先启动消防系统全面改造,更换所有老化管道和设备。而真正让业主重拾信任的,是9台老旧电梯的全面更新工程。这一核心民生项目从调研、招标到施工,全程都在业委会的监督以及志愿者的参与下推进。如今,9台新电梯已全部投入使用。
![]()
“三驾马车”讨论电梯更换事项(资料图)
![]()
目前9部新电梯已投入运行
随着电梯问题的解决,居民们对社区治理的信心逐渐增强,维修资金续筹工作也变得水到渠成。为了动员业主缴费,物业、居委会、业委会与志愿者共同成立了专项小组,协同发力推进工作。物业将缴费流程制成海报全域张贴,方便居民了解缴费流程;居委会上门讲解政策;考虑到老年业主不会用手机缴费,业委会和志愿者专门陪同前往银行办理。“小伙子们真热心,比我家孩子还细心。”老人的感动之言,道出了业主们态度的转变。就这样,维修资金续筹率从最初的30%稳步提升,最终近90%的业主都主动缴了费。
![]()
小区大堂翻新
![]()
小区安保系统升级
曾经的“问题小区”,变成了如今的宜居家园,嘉汇广场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居民区党组织的执着坚守、业委会成员们的无私付出、物业公司的务实担当、志愿者的奔走,还有业主的理解支持,都让这座老小区重新焕发了活力。
记者:杨宜修、唐风立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