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联合国刚过80岁生日,安理会一场纪念会议就炸了锅。
主席国俄罗斯正讨论2026年选新秘书长的事,美国突然跳出来改规矩,说不能再轮着来,得选有能力的人,还直言自己也能参选。
![]()
这话听着新鲜,实则是要抢位置,要知道现任秘书长古特雷斯可不是没担当,加沙救援时他都敢冒着枪林弹雨给物资车队开路。
可联合国办事难,根本不是他的问题,美国这一出,藏着把联合国变自家的心思。
联合国失能不该由个人背锅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联合国在地区危机中的缺位成了国际社会的热议话题,76岁的古特雷斯时常被推上风口浪尖。
但熟悉联合国运作的人都清楚,这位葡萄牙老人并非没有担当。
就在不久前的加沙人道主义危机中,当联合国援助物资被以色列哨卡拦截时,古特雷斯亲自站在车队最前方,冒着被枪击的风险开道,最终让救援物资顺利送达难民手中。
这样一位敢闯险地的秘书长,为何始终难改联合国失能的现状?答案藏在联合国内部的权力结构里。
![]()
古特雷斯2016年当选、2021年连任,任期将在2026年底结束,第80届联大是他完整履职的最后一届大会。
近期他在公开演讲中频频流露出紧迫感,对巴以冲突连用三个立即呼吁停火、释放人质、开放援助通道,谈及气候危机时直言“清洁能源发展速度远不够快”。
可即便如此,联合国在重大议题上依旧步履维艰,不是秘书长能力不足,而是大国博弈让这个全球最大国际组织屡屡陷入僵局。
随着古特雷斯卸任进入倒计时,潜藏多年的矛盾终于借选举议题爆发。
美国此时跳出来打破惯例,看似针对轮换制,实则是想趁着联合国权力真空前,将这个组织彻底改造成服务自身利益的工具。
![]()
美国的择优录取与拉美的四十载等待
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从来不是唯能力论,而是有着一套维系平衡的潜规则,一是地区轮换,人选在各大洲间轮流产生,古特雷斯来自欧洲,前任潘基文来自亚洲,再往前的安南来自非洲。
二是五常不参选,人选多出自中小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这两条不成文的惯例,是为了防止强国垄断权力,让占联合国193个成员国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有发声的机会。
按这个规矩,下一届秘书长本该轮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拉美国家为此已经等了四十多年,上一位拉美出身的秘书长还是1982年卸任的秘鲁人德奎利亚尔。
如今智利早已备好候选人,计划提名前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哥斯达黎加也预备推出前副总统蕾韦卡·格林斯潘,阿根廷外交官拉斐尔·格罗西更是公开表达了参选意愿。
巴拿马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里卡多·莫斯科索在会上直言:“我们期待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领导经验能通过这个职位得到认可。”
![]()
可美国的提议直接给拉美国家浇了一盆冷水,谢伊口中的择优录取,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老套路。
回溯2006年潘基文选举时,美国就曾以不看地区看能力为由阻挠亚洲候选人,最后还是中俄联手硬守惯例,美国才被迫妥协。
更让人警惕的是,美国此次明确将自己纳入“参选范围”,明眼人都能看出,凭借其庞大的盟友体系,一旦打破规则,最终只会是美国或亲美人士坐上秘书长宝座。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俄迅速亮出态度,中方强调“全球事务要大家商量着办,治理成果要大家共享”,直指美国搞“小圈子”的弊端。
俄罗斯代表涅边贾更是戳破欧美“强行划分民主与专制阵营”的本质,更关键的是,联合国选举有一道“终极保险”。
候选人需获9国赞成且五常一致同意,五常拥有一票否决权,这意味着只要中俄任意一国不同意,美国的图谋就无法得逞。
![]()
中国16次否决与多边主义的坚守
美国想打破规则的野心,早就被历史证明行不通。
1981年,西方试图推动西德人瓦尔德海姆第三次连任秘书长,中国为维护规则,连续16次投下反对票,最终迫使各方妥协,选出了拉美出身的德奎利亚尔。
2006年潘基文参选时,美英再次想绕过地区轮换,又是中俄顶住压力,才保住了亚洲的轮换资格。
这些案例背后,是中国对联合国规则的坚定维护,更是对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的守护。
![]()
联合国成立80年来,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和平稳定的重要平台,靠的就是主权平等、多边主义这些基本原则,靠的是地区轮换制这种平衡中小国家利益的机制。
如果连这个最低共识都被打破,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将彻底沦为沉默的大多数,联合国也会从全球论坛变成“大国俱乐部”。
如今美国的提议不仅得罪了拉美,更让亚洲、非洲等等待轮换机会的国家警惕,今天美国能抢拉美的名额,明天就能抢其他地区的。
![]()
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开始看清,美国要的不是更好的联合国,而是更听话的联合国,就像古特雷斯的遭遇所证明的,即便秘书长再有担当,也架不住大国在背后拆台。
美国此前多次利用联合国达成政治目的,从阻挠关注加沙局势到在安理会滥用否决权,早已是联合国内部的麻烦制造者。
改革不是破规,而是反霸权
这场围绕秘书长职位的博弈,本质是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较量。
联合国确实需要改革,但改革的对象不是保护中小国家利益的轮换制,而是大国霸权、阵营对抗这些让联合国失能的根源。
中国提出的“谋定后动、把准方向、务求实效”,正是联合国改革的正确路径,要改的是美国将联合国当工具的霸道行径,是欧美拉帮结派的分裂行为,而不是那些维系公平的基本规则。
![]()
随着年底安理会和联大主席即将发出提名函,这场博弈还会持续升温,美国能否找到自己人参选?拉美候选人能否获得足够支持?五常之间又会如何博弈?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联合国未来的走向,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会站出来守护多边主义。
信息来源:
参考消息:《外媒:围绕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人选,美国或激怒拉美》,2025-10-25
中国网观点中国:《联合国80年:推动联合国改革是人间正道》,2025-10-21
![]()
观察者网:《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305期|对话联大前主席--联合国80年:全球治理何去何从》,2025-10-26
![]()
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代表:全球治理倡议对联合国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2025-10-25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