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当联合国维和部队在黎巴嫩边境为地区和平奔走时,本应遵守国际规则的以色列却接连将枪口对准他们,先是无人机投弹,再是坦克开火。
即便未造成人员伤亡,这种漠视维和人员安全、践踏黎巴嫩主权的行为也已引发国际社会哗然。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并非以色列首次对联合国部队 “动手”,之前误投手榴弹、无人机挑衅等事件早已埋下冲突隐患。
![]()
停火协议生效近一年,以色列为何敢一再突破红线?面对西方世界的指责,强硬态度背后又藏着怎样的考量?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UNIFIL)在10月26日通过社交平台发布的一系列帖子,将以色列的激进行为再次推到国际舆论聚光灯下。
帖子中清晰记载着当天发生的惊险一幕:一架以色列无人机悄然靠近正在卡法尔基拉(Kfar Kila)附近执行任务的联合国维和巡逻部队,毫无预警地投掷了一枚手榴弹。
![]()
片刻之后,一辆以色列坦克又紧接着向维和人员开火,幸运的是,维和人员反应及时,这次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但以色列这种直接针对联合国授权部队的军事行动,已然触碰了国际规则的底线。
联黎部队在声明中明确指出,以军的这些行为 “充分显示出对正在黎巴嫩南部执行安理会授权任务的维和人员安全与安保的漠视”,并强调此类举动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第 1701 号决议以及黎巴嫩的国家主权。
或许有人会疑惑,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究竟意味着什么?
![]()
这份在 2006 年为结束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而通过的决议,本是为实现地区永久停火、搭建长期和平解决方案的重要基石。
其中不仅要求解除真主党武装、建立边境缓冲区,还明确规定了各方需尊重黎巴嫩主权与领土完整。
然而多年过去,决议的核心条款始终未能完全落地,尤其是在解除真主党武装和建立有效缓冲区这两项关键内容上,双方的分歧从未停止,这也导致近年来以军和真主党在黎以边境地区的军事冲突屡屡发生,和平的火苗一次次被点燃的战火吞噬。
![]()
值得关注的是,联黎部队自 1978 年起便在黎巴嫩南部黎以边境地区坚守,承担着监督停火、维护边境秩序、保护当地平民的重要职责。
但根据计划,这支为地区和平付出多年努力的部队将在 2026 年底开始为期一年的撤军。
更关键的是,美国已明确宣布届时将停止对联黎部队的支持,理由是当前的地区安全环境 “与一年前已截然不同”,并反复强调黎巴嫩政府应在本国安全事务上承担更多责任。
![]()
这一决定无疑给本就紧张的黎以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联黎部队撤军后,谁来填补地区安全空白?黎巴嫩政府是否有足够能力应对潜在的冲突风险?这些问题都成了悬在地区和平之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 26 日的袭击并非个例,联黎部队还提到了更早前发生的一起类似事件:以色列无人机曾以 “极具挑衅性的方式” 飞越该部队一支巡逻队上空。
面对这种明显的挑衅行为,维和人员为保障自身安全,采取了必要的防御性反制措施,最终使该以色列无人机失去行动能力。
![]()
回溯过往,今年 9 月初,以色列国防军(IDF)还曾出现过 “误操作”,将无人机错误派往联黎部队哨所附近并投掷手榴弹。
事后以色列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当时以军误以为这些地点是真主党目标,并非故意针对联合国部队。
但即便如此,联黎部队当时仍严厉谴责了这些袭击,称 “这是自去年 11 月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对联合国军事人员和资产最严重的袭击之一”。
![]()
尽管以色列国防军随后向联黎部队作出澄清,表示 “绝不会故意攻击这支联合国部队”,但接二连三的 “意外” 与 “挑衅”,早已让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 “无意” 产生了质疑。
如今,2024年11月达成的停火协议已生效将近一年,可黎巴嫩南部的天空并未迎来真正的平静,黎巴嫩卫生部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和东部发动的空袭已造成三人死亡。
最初黎巴嫩当局称 26 日的袭击导致两人死亡,但随着另一起袭击事件的发生,死亡人数被修正为三人。
![]()
这三名受害者中,两人在黎巴嫩东部的巴勒贝克地区遇难,其中一名是叙利亚籍人员,在巴勒贝克的阿勒哈菲尔镇(al-Hafir)遭袭身亡。
第三人则在南部提尔省的纳库拉(Naqoura)失去了生命,一条条鲜活生命的逝去,让停火协议的 “和平承诺” 显得格外苍白。
面对国际社会的质疑,以色列军方却有着自己的 “说辞”,称其袭击目标均为真主党成员。
![]()
在一份官方声明中,以军详细说明,在黎巴嫩东部的行动中,击毙了名为阿里・侯赛因・穆萨维(Ali Hussein al-Mousawi)的真主党相关人员,并声称穆萨维 “长期从叙利亚采购并转运武器至黎巴嫩”,且 “在真主党的重建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纳库拉的袭击中,真主党在拉斯比亚达村(Ras Biyyada)的指挥官阿卜德・马哈茂德・赛义德(Abed Mahmoud al-Sayed)也被击毙。
以色列方面试图通过强调 “打击真主党” 的目标,来为自己的军事行动正名,却忽略了这些袭击已对无辜平民造成伤害,更违反了停火协议的约定。
![]()
要知道,这起最新的死亡事件发生在以色列与真主党停火11个月后,本应是双方遵守协议、维护和平的关键时期。
更让国际社会感到不满的是以色列政府的强硬态度。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 26 日公开表示,尽管以色列已同意在黎巴嫩和加沙地带停火,但以军的军事行动 “无需寻求任何人的批准”。
![]()
他在对内阁部长们讲话时,语气坚定地强调:“以色列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我们将依靠自身手段保卫自己,并继续掌控自己的命运。”
随后还补充道:“我们自身的安全掌控在自己手里。” 这番充满 “单边主义” 色彩的言论,无疑是对国际规则和停火协议的公然漠视。
而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内塔尼亚胡发表这番言论数小时后,联黎部队便报告了26日下午以色列无人机向巡逻队投掷手榴弹的事件,这种 “言行不一” 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不信任。
![]()
事实上,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不满早就显现了,上周,联合国专家就对以色列持续在黎巴嫩发动袭击表达了严重关切,他们在声明中指出:“这些袭击已导致平民伤亡人数不断上升,并造成基础设施、住房、环境以及对平民生计至关重要的农业区遭到严重破坏和损毁。”
要知道,根据 2024 年 11 月停火协议的明确条款,以色列本应在 2025 年 1 月前将以军部队从黎巴嫩南部撤出。
可截至目前,以军仍在五个被其视为战略要地的边境哨所驻守,这种 “拒不履约” 的行为,无疑是对停火协议的直接破坏,也让地区和平进程陷入停滞。
![]()
面对以色列的步步紧逼,真主党领导人谢赫・纳伊姆・卡西姆(Sheikh Naim Qassem)也作出了回应。
他表示,以色列一直企图干预并塑造黎巴嫩的政治体系,还试图通过制裁手段消灭黎巴嫩社会中的关键群体,也就是真主党。
卡西姆坦言,鉴于黎巴嫩政府军目前的实力,尚无力对抗以色列这样的对手,因此民众抵抗力量必须挺身而出,共同协调应对外部威胁。
![]()
同时他也强调,在停火协议达成后,真主党已将防卫、主权维护和防止侵略的责任移交黎巴嫩政府,如今以色列的任何报复行为都已违反停火协议。
真主党的立场始终是 “保卫家园,而非挑起战争”,目前并没有发动战斗或采取进攻行动的计划。
最后,卡西姆表达了对领导真主党的信心,称自己并非孤身一人,“这个组织拥有协商委员会、领导层、英勇的战士,还有无数支持我们的黎巴嫩人民”,这番话既展现了真主党的坚定立场,也透露出黎巴嫩内部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外部威胁的警惕。
![]()
从联黎部队接连遭遇袭击,到平民在空袭中丧生;从以色列拒不履行停火协议,到其总理发表强硬言论,黎以边境的局势正朝着越来越危险的方向发展。
国际社会的指责声浪不断高涨,可以色列似乎仍未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要知道,和平从来不是靠单边主义和军事威慑就能实现的,只有真正尊重国际规则、履行协议承诺、重视平民生命安全,才能让黎以边境重现安宁。
![]()
如今,西方世界的指责已传递出明确信号,以色列若继续 “一意孤行”,不仅会加剧地区动荡,还可能面临更多国际社会的制裁与孤立。
未来,黎以双方能否重回谈判桌前,国际社会又将采取怎样的行动推动和平进程,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黎巴嫩和以色列两国人民的福祉,更影响着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