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灾荒撞上 “不务正业” 的父母官
北宋皇祐年间,杭州遭遇严重饥荒,饿殍遍野。新任知州范仲淹却做出迷惑行为:一边大张旗鼓招募流民修水利、盖寺庙,一边带着富豪们天天摆酒设宴、搞龙舟赛,西湖上整天歌舞升平。百姓直呼:“这官怕不是疯了?”
![]()
二、范仲淹的 “救市组合拳” 有多野?
范仲淹看似离谱的操作,实则暗藏玄机,一套 “救市组合拳” 打得漂亮,堪称古代版凯恩斯经济学 。
1. 以工代赈:让灾民 “打工换粮”
范仲淹下令兴修杭州城水利工程,招募上万流民参与。他算过账:“灾年人工最便宜,平时修座庙要百贯,现在五十贯就能搞定!” 灾民们靠做工领钱粮,既解决了就业,又避免了单纯施舍导致的懒惰。同时,他还说服灵隐寺等大庙趁机修缮,二十多座寺庙同时动工,瓦匠、漆工、挑土工全有了活路。
2. 刺激消费:带着富豪 “吃喝玩乐”
他亲自带头在西湖设宴,组织龙舟赛从春到夏,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富商们见状,纷纷出资赞助比赛、开设酒肆。一时间,西湖边客栈爆满,小贩们卖茶水点心忙得脚不沾地,连擦鞋的孩子都能吃饱饭。范仲淹心里清楚:“富人的钱袋子捂得紧,只有让他们花钱消费,穷人才能有活路。”
![]()
3. 玩转粮价:高买低卖稳民心
面对粮商囤粮涨价,范仲淹反其道而行之,张贴告示以每斗 180 钱的高价收购粮食。外地粮商听闻纷纷运粮来杭,等粮食攒够了,他又压价到 120 钱抛售。粮商们想退又亏不起,只好低价卖出,杭州粮价就此稳定。
三、被弹劾的 “荒唐官”,却是真正的救世能臣
范仲淹这一系列操作,在当时堪称离经叛道,自然招来不少非议 。监察官员纷纷弹劾他,指责他 “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连宋仁宗都起了疑心,派人质问。
范仲淹却不慌不忙,上书详细解释:“兴修水利、寺庙,能让灾民有活干、有饭吃,是稳就业的长远之计;鼓励消费,能带动商业,让财富流动起来;抬高粮价,是引粮商入局的诱饵 。三者相辅相成,才能真正救杭州于水火。”
![]()
事实证明,范仲淹的策略大获成功。当年,浙江其他各州百姓四处逃荒,饿殍遍野,唯有杭州百姓生活安稳,甚至因就业机会增多,日子过得比灾前还滋润几分。
四、千年后看范仲淹的经济智慧
范仲淹这波操作,堪称古代版 “凯恩斯主义”:通过政府投资拉动内需,用市场手段调节供需,以消费刺激带动经济循环。他的 “荒政三策”,不只是救灾,更是一套完整的经济振兴方案。难怪后人评价:“范文正公真乃奇才,看似荒唐的举动背后,藏着治国安邦的大智慧!” 从 “先天下之忧而忧” 的情怀,到灵活务实的治世手段,范仲淹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清官能臣,从不墨守成规,而是敢在危机中破局,于困局中寻机。这波 900 年前的 “救市传奇”,至今仍让人拍案叫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