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外长晚间通话,双方都在争分夺秒,要为高层互动做好准备。
中美在马来西亚的经贸会谈落下帷幕,次日,两国外长于晚间通电话,回顾总结磋商成果。
我方在通告中专门提及,希望中美都能相向而行,为高层互动做好准备。
![]()
这就是在告诉美方,在这样的关键节点,特朗普政府不能节外生枝。
『中美关系有一道最宝贵的战略资产』
王毅外长还提及,中美元首长期交往、彼此尊重,这是中美关系中最宝贵的战略资产。这里的言外之意是,中美打交道时,怎么利用好这个战略资产,是非常重要的命题。
我们也知道,特朗普不止一次地说过,他尊重中方领导人,两人“关系很好”。但这种尊重,不能局限于元首间的交往,更要体现在中美大国关系之中。
不是说特朗普一方面鼓吹与中方的私交,另一方面,又要对中国搞关税讹诈,这种做法注定行不通。
![]()
美方需要以实际行动,体现对中国,乃至于中美关系的尊重,拿出世界级领袖该有的表现。这样才能为中美互动建立一个稳定的预期。
说到才结束不久的马来西亚会谈,我方的定性是,中美澄清了立场,增进了理解,用之前的外交辞令去形容,其实就是进行了“深入、坦诚”的对话。
不过成果不止于此,双方就如何解决迫切的经贸争端,也有了一个框架性的共识。
对中美来讲,达成共识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落实共识。
前几轮谈判,中美也不是没有达成过框架性的解决方案,只是到了这一步,就难以为继,究其原因,是中美在贸易问题上的立场存在较大的分歧,核心矛盾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也难以通过对话产出一个标本兼治的方案。
![]()
『中美虽有分歧,但都不愿再打关税战』
美国执意要用关税手段,削减中美贸易逆差,按照他们的方式,去实现中美经济关系的“再平衡”。另外,特朗普政府既要与中国维持所谓的“战略竞争关系”,又要与中国保持有限度的合作。
这就导致美国在制定对华政策时,言行高度割裂,把握不好竞合的分寸。
美方说是要“战略竞争”,但美国往往会刻意模糊打压与竞争的分界线,并将中美关系按照他们的理解,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板块,再分门别类地进行讨论,确保“合作”“竞争”“施压”彼此平行,互不耽误。
所以特朗普政府近期的所作所为,在美国那里是有一套自洽的逻辑,然而很难被中国所接受。
从我们的角度出发,中美经济关系目前的结构与状态,是长期市场规律作用下的自然结果,逆规律而行,只会导致经贸秩序的不稳定。而且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概念,一旦强加于中国之上,那中美关系也就没有互相尊重可言。
![]()
作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中美经贸关系一旦出现了波折,对全球供应链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如今中美的态度很明确,都不想再打关税战,国际社会也不愿看见这两个大国的经贸争端继续升级。所以中美要做的,就是从自身长远利益出发,顺应国际社会的呼声,展现大国责任感。
双方既然又一次达成了共识,就应该不折不扣地落实,避免争端局面重演。
综合来看,为了确保高层互动顺利进行,中美在经贸问题上都表现得很克制,进行了相当坦率的沟通。这轮会谈来得可以说是恰如其时,成功起到了为局势降温的作用。
『中美外长通话承上启下』
此时中美外长通话,就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为后续的更高层互动营造积极氛围。同时对外也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美双方正在为高层互动争分夺秒,双方对此都很重视。
毕竟按照美国官宣的时间表,中美元首会晤的事件就在本月底。特朗普结束对日本的访问后,很快就要直奔韩国,与中方的会晤将是他这次亚洲行程的最后一站。
![]()
而且这也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后,首次与中方的面对面会晤。本次会谈的成果,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三年中美关系的风向。
而且美国有更高的预期,希望通过这次峰会,为来年的元首互访奠定好基础。
实际上,在马来西亚会谈之后,美国已经开始放风,说特朗普依旧准备在明年初访问中国。
特朗普能不能成行,看得不是他与中方对话的氛围怎么样,而是取决于中美能不能把会谈成果落到实处,采取积极措施为局势降温,专注于讨论合作,而不是动辄渲染对立。
中美关系有合作的基本盘,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因此需要从全局审视这种关系,一心都是中美对立,就会被矛盾“一叶障目”,中美都需要拿出大国担当,实现对这种局限性的超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