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好,赛金宝”,可这句话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边境线上,最近有点不管用了。作为曾经的苏联 “老邻居”,两国共享数百公里边境,平时人员往来、货物运输闹热得很 —— 立陶宛的小商贩靠跨境卖货讨生活,白俄罗斯的农产品也常从这里运往欧盟。可 2025 年 10 月 27 日,立陶宛突然官宣 “无限期关闭边境”,理由是最近有不少带 “走私烟草” 的气象气球从白俄飞入境内。白俄罗斯当天就炸了锅,召见立陶宛临时代办递抗议照会,外长直言这是 “赤裸裸的挑衅”,还警告会断了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的通道。一边是 “反走私” 的冠冕堂皇,一边是 “被挑衅” 的愤怒抗议,这道突然关上的边境大门,真能挡住所谓的走私,还是藏着更深的博弈?
咱们先说说立陶宛这波 “操作” 的理由,听着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所谓的 “气象气球走私烟草”,这脑洞开得可不小 —— 气象气球本是用来监测天气的,怎么就成了走私工具?立陶宛说一周内数次关闭检查站,就是为了应对这事,可连具体查获了多少走私烟草、气球是谁放的都没说清。这就像邻居突然说你家窗户缝里往他家吹灰尘,二话不说就把两家共用的过道封了,连对账的机会都不给,换谁能乐意?更有意思的是,两国边境本有 6 个过境点,之前立陶宛就关过两处农村的,现在干脆一刀切全封,这哪是 “精准反走私”,分明是 “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
最倒霉的,还是边境两边的普通老百姓。立陶宛边境小镇梅迪宁凯的安娜阿姨,开了家小杂货店,一半顾客都是白俄过来的回头客,现在边境一封,店里生意直接砍半,她对着空荡荡的货架叹气:“走私的没拦住,我这正经生意倒先黄了!” 白俄罗斯的果农彼得更愁,他种的苹果本来第二天要运到立陶宛批发,现在货车堵在边境,眼看着就要烂在车里。还有那些跨境通勤的上班族、探亲戚的老人,之前半小时就能通关,现在只能望 “关” 兴叹。这哪是关闭边境,简直是断了普通人的生计和念想,就像邻里之间闹点小矛盾,却非要把大门焊死,连串个门都不让,实在太不近人情。
背后的地缘小算盘,其实也藏不住。立陶宛 2004 年就加入了北约和欧盟,成了西方阵营的 “东翼哨站”,而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关系铁得很,两边本来就有点 “道不同不相为谋”。俄乌冲突后,立陶宛更是紧跟西方步伐,不断加强边境管控,这次关闭边境,难免让人怀疑是 “借走私之名,行对抗之实”。白俄罗斯提到的加里宁格勒通道,更是关键 —— 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很多物资都要过境立陶宛运输,一旦真的中断,不仅俄罗斯受影响,欧盟的贸易也得跟着遭殃。这就像两家吵架,却非要堵着第三家的路,最后很可能闹得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白俄罗斯的抗议,其实也透着 “想好好说话” 的诚意。他们一直主张边境问题要对话合作,毕竟 “低头不见抬头见”,总不能一直僵着。可立陶宛单方面关闭边境,连个事先通知都没有,完全没把 “邻居” 放在眼里。这让我想起小时候,邻居家孩子丢了东西,没问清楚就说是我拿的,把院门关上不让我过,最后查清是误会,反而伤了和气。国家之间的关系,其实和邻里相处一个理,有问题坐下来谈,哪怕吵两句也比直接 “关门” 强,单方面的强硬只会让矛盾越来越深。
说到底,边境不该是隔绝人心的 “高墙”,而该是连通情谊的 “桥梁”。立陶宛想反走私,完全可以和白俄罗斯联手加强检查,搞精准防控,没必要一刀切全封;白俄罗斯也可以主动配合调查,把话说开了。所谓的 “气象气球走私”,更像是个借口,真正该解决的,是两边的信任赤字。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靠关闭边境解决问题,就像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根本治标不治本。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做了这么多年邻居,不该因为一点小摩擦就忘了唇齿相依的道理。关闭边境容易,再打开信任的大门可就难了。
你觉得立陶宛关闭边境的理由站得住脚吗?邻里般的国家该怎么处理边境矛盾?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咱们一起盼着这道边境大门能早日重新敞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