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那帮科技男,现在最卷的不是技术,是脸。
《华尔街日报》爆出来一个数据,过去五年,科技行业男性做拉皮手术的人数翻了5倍,面部手术比疫情前涨了25%,眼皮手术涨了50%。
这帮人花4万到15万美元往脸上动刀子,可不是什么中年危机发作了,想挽回点青春,再谈个恋爱什么的。
和国内有段时间互联网大厂的气氛很类似,不是爱美,是怕失业。
![]()
硅谷有个不成文的铁律:科技是年轻人的游戏。
投资人彼得·蒂尔直接说过,不要雇30岁以上的人。
这话多狠?30岁,在别的行业刚开始上手,在硅谷已经算老了。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荒诞的现象:一帮写代码的、做产品的、当高管的,明明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却天天盯着镜子看自己额头的抬头纹,担心眼角的鱼尾纹会不会让老板觉得自己跟不上节奏。
很遗憾,这担心不是多余的。
过去5年,硅谷男性做拉皮手术的人数增长了5倍,面部手术和眼睑手术比疫情前分别涨了25%和50%。30多岁的打肉毒素,40多岁的直接上手术台,因为在硅谷一旦你看起来显老,你就会被贴上无关紧要的标签。
![]()
2025年,AI浪潮加速,科技公司裁员近10万人。谷歌、Meta这些大厂都在调整架构,资源全往AI倾斜。
你说,一个40多岁、看起来有点疲惫的工程师,和一个30岁、精神饱满的AI新人站在一起,老板会选谁?
所以这些科技男跑去做医美,不是为了变帅,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还能熬夜、还能996、还能扛得住高强度工作。
外表年轻,成了传递续航能力的信号。
![]()
这种逻辑合理吗?一个人的价值,难道真的要靠脸上的皮肤紧不紧致来判断?
硅谷这帮人,向来把一切都当成可优化的系统。
扎克伯格撸铁、练格斗,贝佐斯从弱鸡变腱子肉中年,马斯克投资延缓衰老疗法。
在他们眼里,身体和颜值都是工具,可以用技术手段改造、升级、迭代。
但这种思维有个致命问题:它把人彻底物化了。
当医美变成对抗30岁危机的刚需,它就不再是个人选择,而是职场生存的强制投资。
你不做,别人做,你就被淘汰,那就只有都去整形医院排队。
你看,这已经不是爱美,是恐惧。
![]()
而且这种恐惧,正在从女性身上转移到男性身上,不光是硅谷,其他很多行业也都一样。
增量很少了,大家都开始内卷,卷了能力卷体力,卷了体力就要卷外貌。
光有手上硬本事不够,你还得打扮得像样,看起来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这是进步吗?不,这是内卷的又一次升级。
况且,这套逻辑还有个更大的漏洞:医美真的能保住你的工作吗?
AI替代的不是你的脸,是你的技能。
你花6万美元拉个皮,脸看起来年轻了10岁,但如果你写的代码比不上AI生成的,或者你的产品思维跟不上新技术的节奏,那你该被裁还是会被裁。
![]()
再说一遍,这事儿的本质不是年龄歧视,是技能淘汰。只不过硅谷把年龄和能力捆绑在一起,制造了一个虚假的因果关系:年轻等于创新,显老等于落后。
但这个逻辑经不起推敲。乔布斯50多岁做出了iPhone,任正非40多岁才创办华为。真正有价值的,从来不是你的皮肤有多紧致,而是你的脑子里有什么。
所以,当你看到硅谷科技男扎堆做医美这个新闻,别只看到表面的荒诞。
你看到的,是一个行业对年龄的极度偏执。
你看到的,是一群高收入、高学历的精英,在用最昂贵的方式,对抗最无力的焦虑。
你看到的,是现代职场把人彻底工具化的残酷缩影。
当一个行业开始用外貌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当一份工作让你不得不用手术刀来证明自己还有价值,那这个行业本身,就已经病了。
医美治不了这个病,它只是让病症看起来没那么明显而已。
在技术至上的世界里,人正在变成需要不断升级的产品。而当你无法在技能上证明自己,你就只能在外表上做文章。
很讽刺,对吧?
一群号称掌握着最先进科技的人,最后却只能靠整容来维持自己的职场地位。
这是否也说明了,硅谷在衰落,以及任何卷年轻的行业,本质上都是泡沫?
各位大佬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