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的曼谷,笼罩在肃穆的哀思之中。10月24日,诗丽吉王太后与世长辞的消息传遍泰国,全国即刻进入国丧阶段,政府机构降半旗、挂黑白布30天,民众自发身着黑衣,用最质朴的方式送别这位深受爱戴的王室长者。在这场打破传统规格的国葬中,苏提达王后一袭素黑丧服始终伴于泰王玛哈左右,以无可挑剔的王后之仪,成为支撑王室门面的核心力量。
![]()
10月26日下午,诗丽吉王太后的骨灰瓮从普米西里·曼卡拉努颂大楼移送至大皇宫的仪式,拉开了国葬的重要序幕。当皇家卫队护送着覆盖九层白伞的金瓮缓缓前行时,泰王玛哈的身影显得格外沉重——73岁的他双鬓已布满白丝,步伐较往日明显放缓,眉宇间的风霜与强忍的泪光,全然褪去了平日的君主威严,只剩痛失母亲的无助。此刻,身着纯黑丧服的苏提达王后始终与他并肩而立,高挽的发髻整洁端庄,颈间仅点缀一枚温润珍珠,既符合丧礼的肃穆要求,又难掩王室成员的雍容气度。
![]()
傍晚时分的披曼拉塔亚王座大厅,皇家沐浴仪式如期举行。泰王上前为仪式供水时,指尖微微颤抖,苏提达王后适时轻扶其手臂,一个细微的动作既传递了支撑,又恪守着礼仪边界。当93位僧侣开始诵经祈福,呼应王太后九十三岁寿辰时,她始终保持笔挺站姿,目光沉静地注视着仪式进程,偶尔在环节转换时轻声向泰王示意,以专业的控场能力协助维持流程有序推进。镜头捕捉到的细节里,她的眼圈数次泛红,却从未让情绪失控,唯有紧抿的双唇泄露了内心的悲痛,完美诠释了"哀而不伤"的王室仪态。
![]()
作为正妻,苏提达王后在仪式中的核心地位清晰可见。在骨灰瓮安放环节,她随泰王一同敬献花圈、焚香烛,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契合传统仪轨,从屈膝的角度到合掌的高度,无不彰显长期训练的礼仪素养。而当泰王因悲伤过度略显恍惚时,她会适时凑到其身旁轻声劝慰,虽无人知晓具体话语,但那份温柔坚定的姿态,无疑为沉浸在悲痛中的君主注入了力量。这种兼具妻子温情与王后担当的表现,让民众看到了王室伉俪相互扶持的一面。
![]()
相较于苏提达的核心存在感,同为王室成员的诗妮娜则显得低调许多。她虽身着黑色缎面丧服出席,却始终站在队伍靠后位置,极少出现在特写镜头中,与苏提达的"门面担当"角色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站位上的差异,不仅是仪式安排的体现,更暗合了王室成员的地位排序——在这样关乎国家体面的重大场合,唯有王后才有资格成为君主的第一顺位陪伴者。前总理佩通坦等政要的出席,更让这场仪式兼具了王室哀悼与政治关切的双重意义,而苏提达的稳定表现,无疑为王室赢得了更多尊重。
![]()
国葬仪式持续多日,苏提达王后的担当愈发凸显。当泰王因身体抱恙难以全程主持时,她主动承担起部分事务协调工作,从人员站位调度到仪式流程衔接,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有民众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王后的黑衣下,藏着支撑王室的筋骨"。这种评价并非过誉——在公众瞻仰遗容的环节,她每日准时出现在萨哈泰·萨玛空阁侧方,既方便民众表达哀思,又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王后之仪"。
![]()
这场国葬中,泰王打破传统将九层白伞授予诗丽吉王太后,彰显了对母亲的至高敬意;而苏提达王后则以一袭素黑撑起名面,用礼仪与担当诠释了王后的职责。她既是悉心照料君主的妻子,是恪守孝道的儿媳,更是稳定王室形象的支柱。当大皇宫的礼乐声渐渐消散,民众记住的不仅是那场盛大肃穆的仪式,更有那位在悲痛中始终保持端庄、用温柔力量撑起王室门面的苏提达王后——她的表现,无疑印证了泰王选择她作为王后的远见,也为动荡中的泰国王室注入了难得的稳定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