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新婚半月的深夜,河南某地农村的兰先生刚躺下,身旁的妻子突然起身对着墙壁猛砸,嘴里还念叨着旁人听不懂的话语。慌乱中,他拉开床头柜,一个印着“精神类疾病治疗药物”字样的药盒掉了出来——这和婚前女方母亲口中“只是轻度抑郁,吃点药就好”的说法,完全不一样。这场花了10万彩礼、办得风风光光的婚事,从这一刻起,蒙上了一层阴影。
![]()
35岁“老实人”的急婚:相识1个月敲定婚事,没人提婚检
今年35岁的兰先生,是村里出了名的实在人,常年在外打零工,性格偏内向,一直没正经谈过恋爱。眼看着儿子成了村里的“大龄未婚青年”,父母急得四处托媒人,几乎把周边村镇的媒人都找遍了。
没多久,媒人带来了一位大兰先生3岁的二婚女子。女方长相清秀,见面时话不多,总是安安静静坐着。兰先生一家觉得“话少的人踏实,过日子稳当”,没多想就继续接触。谁知道,前后也就见了4次面、相识刚满1个月,两家就坐在一起聊起了彩礼。
按照当地习俗,兰家拿出了10万现金彩礼,还买了金戒指,婚礼也办得热热闹闹,请了村里不少人吃饭。当时村里人都围着兰先生道喜:“总算熬出头了,以后有人照顾你了。”没人提“婚检”这回事——在当地,不少急着结婚的家庭都觉得“领了证就是一家人,婚检是多此一举”,兰家也没例外。
![]()
药盒背后的真相:18岁起服药,当地村委会早已知情
婚后头半个月,日子还算平静,妻子除了话少,日常洗衣做饭也没出啥差错。直到那天深夜的异常爆发,兰先生才觉得不对劲。
看着妻子砸墙、自言自语的样子,兰先生又怕又慌,他拿起药盒想看看是什么药,可上面的专业术语他也看不懂,只隐约看到“用于缓解精神类疾病相关症状”的说明。他赶紧叫醒父母,一家人守着妻子到天亮,第二天一早就拿着药盒去找女方母亲。
![]()
没想到女方母亲一口咬定:“就是小毛病,抑郁,吃点药就能控制,又不影响过日子。”兰先生不放心,自己上网查了药盒上的成分,发现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需要长期干预的精神类疾病,根本不是“轻度抑郁”那么简单。
事情很快传到了当地村委会。村委会工作人员私下跟兰先生说:“这姑娘从18岁就开始吃这类药了,村里早就给她办了低保,周边老住户基本都知道这事,就是没跟你们说。”兰先生这才明白,妻子婚前的“沉默”,或许不是性格内向,而是疾病带来的状态。
![]()
维权难:起诉要退9万彩礼遭拒,村委会调解陷入僵局
“这不是瞒着我们吗?要是早知道情况,我们肯定不会同意这门婚事。”兰先生又气又无奈,一想到妻子发病时的样子,他夜里睡觉都得把自己房间的门锁上,生怕出意外。
后来,兰先生咨询了律师,决定起诉,要求撤销婚姻,还希望女方返还9万彩礼——毕竟刚结婚半个月,彩礼大多还在女方家里,没怎么用于两人的共同生活。可女方家态度很坚决:“婚都结了,哪有退彩礼的道理?我们姑娘又不是不能过日子,你们这是嫌弃人。”
村委会也出面调解过两次,每次女方家人都来了,但一提到“退彩礼”就起身走,调解根本进行不下去。村里人私下议论时,大多觉得“女方家不该瞒病史”,但也有人说“兰家当初急着结婚,没问清楚也有责任”,没人敢真正站出来帮着调解。
![]()
法律与现实: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可撤婚,农村婚检率低成隐患
兰先生的遭遇,其实不是个例。记者查询发现,仅2024年,河南就有3起类似的“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引发的婚姻纠纷案件,其中两起最终法院判决撤销婚姻,还支持了部分彩礼返还。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规定,一方婚前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而“需要长期药物干预的精神类疾病”,通常会被认定为“重大疾病”范畴。至于彩礼返还,按照最高法的相关解释,如果双方登记结婚后共同生活时间短,且彩礼数额较大,法院会结合过错程度、当地习俗等,判决返还部分彩礼。不过律师也提醒,“具体判决结果还得看证据,比如病史证明、彩礼支付记录等”。
更值得关注的是农村婚检的现状。据民政部2024年发布的《农村婚姻现状报告》,部分农村地区的婚检率不足30%,很多家庭觉得“婚检没必要”“怕查出问题影响婚事”。可实际上,像精神类疾病、遗传性疾病等,不仅影响夫妻生活,还可能对下一代造成影响,提前通过婚检了解情况,反而能避免后续的麻烦。
![]()
网友怎么看:诚信与谨慎,都是婚姻的必修课
事件在网上传开后,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观点也挺不一样:
有网友觉得“女方家庭不该瞒病史”:“婚姻里最基本的就是诚信,这么大的事瞒着,不仅坑了男方,也对自己女儿不负责,万一发病时伤了人,谁担责?”
也有网友提到“男方急婚也有问题”:“相识1个月就结婚,连婚检都不做,太草率了。婚姻不是‘完成任务’,多了解了解对方,对自己也是保护。”
还有网友关注农村婚检问题:“村里应该多宣传婚检的重要性,别让‘嫌麻烦’‘怕出问题’的想法,变成后来的大矛盾。”
目前,兰先生已经收集了药盒、村委会的证明材料,准备正式提交法院。这场因为“急婚”和“隐瞒”引发的纠纷,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还得等法院开庭审理。
![]()
婚姻从来不是“凑活过”,也不是“完成任务”。无论是婚前告知病史,还是主动做婚检,都是对自己、对对方、对未来生活的负责。你觉得婚前遇到重大疾病,该不该如实告知?农村婚检率低的问题,又该怎么改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