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1945年强大的苏军对蒙古高原形成了实际控制,国民政府惧于威压,选择与其签署友好同盟条约,放弃了外蒙古。随后外蒙古以苏联武力作为掩护,举行了一次公投,最终结果是独立。这次选择,也直接对外蒙未来百年之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十年独立发展,让内蒙和外蒙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以最基本的人口对比,内蒙古人丁兴盛多达2500万,反观外蒙古最新统计却不足320万,且双方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
同为蒙古民族,同样在大草原繁衍生息,为何内外蒙却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外蒙如今的发展又有多糟糕?
外蒙这些事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蒙古是一个典型“祖辈富裕”的国家。以最辉煌的蒙古帝国举例,版图横跨整个欧亚大陆,坐拥1600亿吨煤炭资源、80亿桶石油储量以及不计其数的银矿、萤石矿。但很奇怪,曾经不可一世的草原帝国,如今的确混成了国际格局的边缘配角。
![]()
两千年前,匈奴人在蒙古高原建立了大一统游牧帝国。后趁秦末内乱,一路南下占领了中原黄河河套和河西走廊,成为了历代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历经多年征战,再度统一蒙古高原,并创立了蒙文和军政合一的千户制。
通过三次西征,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起了令人敬畏的蒙古帝国。这几十年内,蒙古凭借20万军队,横扫了中欧四十多个国家,统治了6亿人口,将领土扩张到3300万平方千米。
![]()
当然,这些只是历史。因为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蒙古人打回了漠北草原。后清政府又在蒙古设立了驻库伦大臣和乌里雅苏台将军,分管漠北蒙古四部。一直到20世纪初,蒙古人才迎来了又一关键历史节点。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土崩瓦解,外蒙地区的王公们在沙俄鼓动下趁机宣布独立。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外蒙实则一直是苏联卫星国。
![]()
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提出维持外蒙现状,继续由苏联控制。国民政府迫于威压,最终同意让外蒙以全民公投的方式决定是否独立。最终结果毫无疑问,外蒙49万选民一致赞同自身独立,1946年国民政府宣布,承认外蒙古独立。
外蒙古政府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十分自信,他们曾对外宣布过一个评估数据:外蒙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多达80余中,其中包括3000吨黄金、20亿吨铁、7000吨白银。如果对这些矿产进行完全开发,足够全体国民衣食无忧的享受288年。与迪拜相比,迪拜只有石油,而矿产富饶的外蒙可以发展的更加富裕。
![]()
但现实是悲剧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蒙古国的经济总量仅有200多亿美元,人均GDP为5838美元,全国仍有28%以上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320万人口中,还有10万多人平均日收入不足60人民币,月薪最多只有2500元。
产业结构上,蒙古的矿业占比GDP高达30%,占比外贸收入更是高达86%。这直接暴露出蒙古技术落后,工业薄弱以及矿产被外资掌控的核心问题。
![]()
虽然守着金山银山,但大多数蒙古人却只能从事薪资微薄的矿工工作,而外企们却能利用先进设备高效开采,赚的盆满钵满。
2017年,总经济体量只有111亿美元的蒙古,却欠下了230亿美元的巨额外债。为了避免破产,蒙古政府向全体国民发出“救国令”,意思是请求大家贩卖牛羊替国家还钱。
![]()
齐心协力的蒙古人民具体捐了多少钱,这个暂无官方统计。但到了2018年,蒙古的外债不减反增,进一步突破了300亿美元大关,如今看来是彻底还不清了。
与之相比,内蒙古2024年的GDP总量高达3760亿美元。且产业结构多样发达,涵盖稀土到装备制造、新能源到农产品加工,不仅一应俱全,而且个个出色。尤其是稀土产业,去年产值更是突破千亿规模,傲视全球。
![]()
除了经济外,蒙古的基建发展也是相当差劲。全国机场只有22座,官宣的5万千米公路,除了4800千米的沥青、水泥路之外,其余全是土路。直到2019年外蒙才开通第一条国内高速公路,全长不到30千米,还是由中国一手承建的,由机场直达市区。
与之对比,内蒙古的铁路总长1.48万千米,另有高速公路近7000千米、铺装公路21万千米。这还是8年前的数据,如今双方的差距更是遥不可及。
![]()
再说说医疗体系,蒙古同样实行了全民医疗,但却是延续了旧苏联模式,只有退休、军人以及公职人员才能享受免费医疗、普通人的公立医疗报销比例50%,私立医院则报销15%。
迄今为止,外蒙全境只有17家专科医院、30家综合医院和233家诊所。医疗水平严重落后,涉及到疑难杂症更是难以诊疗。
![]()
而我国内蒙古,早在2022年就拥有809家医院和1249家卫生院,另有200多座专业医疗机构。医护数量是外蒙的16.6倍,公立医疗机构数量是外蒙的7.3倍。
环境治理上,蒙古如今72%的土地都面临荒漠化,全境500条河流断流、500个湖泊干涸。沙尘暴不仅爆发频率越来越高,而且还对中国北方造成了直接影响。这一方面说明蒙古的自然环境正在急剧恶化,另一方面证明蒙古政府对环境生态的治理有所欠缺。
![]()
作为比较,内蒙古曾经也是风沙漫天,但经过国家的光伏开发和环境治理,2024年内蒙古日均治沙6万亩,构建起一道400千米的光伏长城。
光伏产业不仅让内蒙沙地变绿洲,还为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2000年内蒙古植被恢复率仅有32%,如今却飙升到58%,这要归功于国家坚持不懈的环境改善政策。
![]()
外蒙的未来
外蒙古各项领域发展滞后的核心原因,要归结于他们失败透顶的外交政策。从历史来看,中蒙之间长期保持着深厚关系。
21世纪后,外蒙更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一带一路倡议,难以避免的被卷入到中国经济圈。他们的矿产能源需要经过中国运输路线才能出口国际市场,但外蒙政府却选择刻意忽视这些实际利益,选择固执己见的向美西方靠拢。
![]()
在涉及到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外蒙政府往往会表现的十分强硬。他们不仅喜欢在言辞上与中国对立,还总是试图借助美国力量牵制我国。
外蒙一方面积极与美国展开经济合作,另一方面甚至邀请美国在本土驻军。这一举动同时刺激到了中俄两国,作为和外蒙地理关系最亲密的两大邻国,让中俄产生警觉无疑会让他们在大国博弈中处在尴尬地位。
![]()
可以预料,如果外蒙继续一意孤行沿着当前不切实际的战略路线发展,他们还将面临更加沉重的压力和巨大的风险。
在中俄合作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外蒙要及时减轻同中俄之间的对立,理性的看待三国关系。其次外蒙也要及时进行产业调整,不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否则长期下来很容易坐吃山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