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两岸。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于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殷墟是商王盘庚迁都后的都城,历经8代12王,直至商朝灭亡,历时约255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以青铜器、甲骨文和高度发达的社会组织闻名。因商朝后期定都于此,后世也称商朝为“殷商”或“殷”。
安阳殷墟自1928年首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了大量震惊世界的文物和遗迹,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
1. 甲骨文
殷墟最著名的发现是甲骨文,即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记录。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系统文字,为研究商朝历史、文化、宗教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目前已出土约15万片甲骨,发现4000多个单字,可识读约1500字,涉及天文、历法、战争、祭祀等内容。
- 主要内容:占卜记录(祭祀、战争、农业、气象等)。商王世系表(印证《史记·殷本纪》的可靠性)。
- 意义:证明商朝是信史,而非传说。汉字的直接源头,影响后世文字发展。
- 代表发现:YH127甲骨窖穴(1936年发现,出土1.7万片甲骨,现存台北“中研院”)。妇好墓甲骨(1976年出土,记录妇好征战、祭祀等活动)。
![]()
2.青铜器
殷墟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现称后母戊鼎,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妇好墓青铜器等,展现了商朝高超的铸造技术。
殷墟青铜器以精美、庞大、工艺复杂著称,代表商朝“青铜文明”的最高水平。种类包括礼器、兵器、工具等,纹饰以饕餮纹、云雷纹为主。
(1)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
- 出土:1939年王陵区(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尺寸:高1.33米,重832.84公斤。
- 用途:商王武丁为祭祀母亲“戊”所铸。
![]()
(2)妇好墓青铜器
- 出土:1976年,共468件青铜器。
- 妇好鸮尊(猫头鹰造型,象征战神,现藏河南博物院)。
- 司母辛鼎(妇好死后,其子所铸)。
![]()
![]()
(3)其他代表性青铜器
- 亚长牛尊(祭祀用酒器,造型生动)。
- 青铜钺(象征军事权力,如妇好钺)。
![]()
![]()
![]()
3. 商代王陵与贵族墓葬
位于洹河北岸的西北岗,发掘出13座大墓(包括商王武丁配偶妇好墓),墓中出土大量陪葬品,如玉器、青铜器、象牙器等。
(1)王陵区(西北岗)
- 发现:1930年代,共13座大墓(含未完工的“假大墓”)。
- 特点:深达10米以上,有殉人、殉牲(反映人祭习俗)。 M260墓:出土后母戊鼎。
(2)妇好墓(唯一保存完好的商王室墓)
- 发现:1976年,未遭盗掘,出土1928件文物。
- 陪葬品: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象牙杯(镶嵌绿松石,国宝级文物)。
![]()
4. 宫殿与宗庙遗址
位于洹河南岸,发现50多座夯土基址,推测为商王处理政务和举行祭祀的场所。
- 发现:洹河南岸,50余处夯土基址。
- 功能:祭祀区(甲骨文出土最多的地方)。宫殿区(商王处理政务的场所)。
- 代表建筑:乙二十基址(最大宫殿基址,面积约5000㎡)。
![]()
5. 车马坑
中国最早的车马实物遗存,证明商朝已使用马车。
- 发现:1930年代,共发现70余座车马坑。
- 结构:双轮战车,由2-4匹马牵引。证明商朝已掌握马拉战车技术(可能来自中亚传入)。
![]()
- 6.手工业作坊遗址
殷墟发现多处专业化作坊,包括铸铜、制骨、制陶等作坊遗址,反映商朝发达的手工业。
- 铸铜作坊(苗圃北地,出土陶范、铜渣)。
- 制骨作坊(北辛庄,出土骨器半成品)。
- 制玉作坊(小屯村南,出土玉料、加工工具)。
7. 人祭与人殉现象
- 人祭:甲骨文记载商王用战俘、奴隶祭祀祖先、神灵。
- 人殉:贵族墓中常见殉葬者(如妇好墓殉葬16人)。
- 意义:反映商朝残酷的奴隶制社会结构。
![]()
![]()
主要景点推荐
殷墟分为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遗址两大区域,相距约5公里,可乘坐景区摆渡车(需另付费)或打车前往。
(1)宫殿宗庙遗址(核心区)
- 殷墟博物馆:展示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必看司母戊鼎(复制品,真品在国家博物馆)、妇好墓出土文物。
- 甲骨文窖穴(YH127):商朝甲骨文集中出土的地方,了解甲骨占卜文化。
- 车马坑展厅:展示商代马车实物,证明中国早在3000年前就已使用马车。
- 妇好墓:商王武丁配偶的陵墓,出土大量青铜器、玉器等,反映商朝贵族生活。
![]()
(2)王陵遗址(洹河北岸)
- 商王陵墓群:包括M260大墓(司母戊鼎出土地)等,规模宏大,展现商朝丧葬制度。
- 祭祀坑:商朝人祭、牲祭的遗迹,反映当时的宗教习俗。
![]()
游览路线推荐
半日游
1. 殷墟博物馆(1小时)→ 甲骨文窖穴(30分钟)→ 车马坑(30分钟)→ 妇好墓(30分钟)→ 王陵遗址(可选,需乘车前往)。
一日游(深度游):
1. 上午: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博物馆+甲骨文+车马坑+妇好墓)。
2. 下午:王陵遗址(商王大墓+祭祀坑)+ 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市区,免费,推荐)。
推荐参观:
- 殷墟博物馆(集中展示甲骨、青铜器)。
- 王陵遗址(感受商王陵的宏大)。
- 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市区,免费,系统介绍甲骨文)。
![]()
殷墟考古的意义
- 证实商朝存在:推翻“殷商是传说”的质疑,展现了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
- 揭示商文明:展现青铜、文字、城市、礼仪等文明要素。
- 文字起源: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对研究中国古代语言和思想至关重要。
- 奠定中国考古学:殷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源地。殷墟的发掘(始于1928年)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殷墟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窗口。若对商文化感兴趣,还可结合《史记·殷本纪》和甲骨文研究资料深入探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