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徐州博物馆消息,考古工作者利用工业探伤技术对土山汉墓二号墓出土铁器进行无损检测后,发现“永元十六年”铭文。结合墓葬形制与出土文物综合研判,将墓主身份基本锁定为东汉第一代彭城王刘恭。
![]()
20世纪80年代的土山汉墓
千年汉墓:半世纪考古的珍贵发现
土山汉墓位于云龙山北麓,自1969年被发现发掘,持续考古至2020年,先后发现三座砖石墓,仅在封土中就发现了4500余枚封泥。主墓土山二号墓曾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徐州继1995年狮子山楚王陵之后,时隔25年再次获此殊荣。土山汉墓也被业界认为是“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东汉时期保存比较完整、获得信息最为丰富的诸侯王陵墓”。
![]()
土山二号墓墓室
土山二号墓考古项目负责人耿建军介绍,土山汉墓年代被确定为东汉早中期。东汉朝廷纪年通常带有年号,墓室石材上发现的“官十四年”刻铭,或为王国纪年。东汉彭城共历六王,分别是楚王刘英,彭城王刘恭、刘道、刘定、刘和、刘衹。在位超过14年的早中期王里,楚王刘英和彭城王刘恭可能性较大。
![]()
土山汉墓出土封泥
技术破局:铭文锁定墓主身份
如何在二者中作出准确判断?遗址考古结束后,考古工作者在对土山二号墓出土的10件铁制环首刀进行清理时,为进一步探寻锈蚀表面下隐藏的信息,决定采用工业探伤技术进行检测。工业探伤技术能够通过X射线穿透高密度物质,无损伤观察文物上的历史痕迹。经上海机构检测,其中一件环首刀上,“永元十六年广汉郡工官”的文字赫然显现。
![]()
这一发现为判定墓主提供了新依据——“永元”是东汉和帝的年号,永元十六年即公元104年,正值刘恭在位时期。综合墓中其他文物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土山汉墓墓主身份被基本锁定为第一代彭城王刘恭。
西汉至东汉,徐州先后历经13代刘姓楚王与5代彭城王。在已发现的10处王陵中,唯有龟山汉墓因出土“刘注”银印确证其墓主为西汉第六代楚王。那么,土山汉墓能否成为徐州第二座身份确凿的王墓?对此,耿建军表示,以现有证据可初步锁定墓主身份为刘恭,但仍有待更多研究提供佐证。
![]()
2015年的土山汉墓
位于徐州博物馆院内的土山汉墓,是彭城七里“土城汉风”片区中展现徐州汉文化的重要景观。在考古原址上规划建设的土山汉墓遗址博物馆,预计将于明年建成开放。
来源:徐州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