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漫记:海与岸的时光絮语
![]()
走出三亚凤凰机场,风里便裹着咸湿的暖意,夹着椰子叶的清香 —— 不是北方秋冬的凛冽,是能漫进骨子里的温柔。我住在大东海旁的民宿,老板阿婆清晨会端来刚砍的椰子,吸管戳进去时 “噗” 的一声,清甜的椰汁顺着喉咙滑下,她笑着说:“三亚的海要慢慢看,早看日出晚看浪,正午躲进椰林凉。” 五天里,我踩着晨光赶海,追着夕阳踩沙,在珊瑚礁旁与鱼群相遇,在佛音里触摸宁静,终于懂了三亚的美:不是单一的 “蓝”,是海与岸、光与影、热闹与静谧,在时光里织就的斑斓画卷。
亚龙湾:玻璃海与白沙滩的晨暮
![]()
凌晨五点半的亚龙湾还没醒,我踩着租来的电动车往海滩走,沿海公路旁的路灯还亮着,椰子树的影子在路面上晃得像水墨画。刚拐进沙滩入口,就听见海浪的声音 —— 不是喧嚣的拍岸,是细碎的 “沙沙” 声,像有人在耳边轻语。
![]()
沙滩上还没人,只有几位清洁工在收拾昨夜的脚印。我脱了鞋踩上去,沙子细得像面粉,温热的触感从脚底漫上来,连细小的贝壳都磨得没了棱角。往海边走几步,海水刚没过脚踝,凉得恰到好处,能看见水下的细沙随着浪轻轻流动,偶尔有小螃蟹从脚边窜过,留下一串细碎的沙痕。“这时候的海最干净,” 清洁工阿叔扛着扫帚走过,“等太阳出来,游客多了,就看不见这么清的水了。”
![]()
七点刚过,阳光爬上远处的渔船桅杆,把海面染成了金红色。我坐在沙滩椅上,看着海水慢慢变蓝 —— 从近岸的浅绿,到往深处的淡蓝,再到海天相接处的深蓝,像一块渐变色的宝石。不远处的冲浪教练开始整理装备,橙色的冲浪板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要不要试试?” 教练笑着招手,我摇着头婉拒,他却不介意:“很多人来亚龙湾只知道拍照,其实早上的浪最软,新手也能站板。” 说话间,他抱着冲浪板冲进海里,浪头把他托起来时,像飞在蓝天上。
![]()
午后的亚龙湾换了模样。游客多了起来,沙滩上撑起五颜六色的遮阳伞,孩子们在浅水区追着浪花跑,笑声混着海浪声格外热闹。我躲进岸边的椰林,找了家挂着吊床的咖啡馆,点了杯冰椰拿铁。风吹过椰叶,“沙沙” 声盖过了沙滩的喧嚣,抬头能看见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咖啡馆老板说:“亚龙湾的妙处要等傍晚,五点以后游客走了,沙滩又会变回早上的样子,还能看见渔民收网。”
蜈支洲岛:珊瑚礁与星空海的奇遇
![]()
清晨七点的轮渡刚靠岸,我就踩着木板跳上了蜈支洲岛。岛上的风比三亚市区更清冽,带着海水的咸味,路边的三角梅开得正艳,红色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地碎红。
![]()
先往情人谷走,这条藏在岛中央的小径满是惊喜。两侧的热带植物长得茂密,旅人蕉的叶子比人还高,偶尔有松鼠从树枝间窜过,留下一串 “吱吱” 的叫声。走到谷深处的观海台,眼前突然开阔 —— 整片海湾像块透明的玻璃,能清晰看见水下的珊瑚礁,彩色的鱼群在礁石间穿梭,像流动的彩虹。“这里的珊瑚是活的,” 岛上的讲解员小吴指着海面,“每年四月,珊瑚会产卵,整片海都会变成粉色,像撒了樱花。”
![]()
午后的阳光最烈时,我去了岛北侧的潜水区。穿潜水服时,教练反复叮嘱:“不要碰珊瑚,它们很脆,一碰就碎。” 刚下潜时,我还很紧张,教练却很有耐心,握着我的手慢慢往下沉。当脑袋没入水面的瞬间,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成片的珊瑚像海底的森林,有的像 branching 的小树,有的像盛开的花朵,彩色的鱼群在我身边游过,有的甚至会蹭我的潜水镜,像好奇的孩子。教练指着一只躲在珊瑚里的小丑鱼,比划着让我看,它的橙色身体在蓝色海水里格外显眼,像一团小火苗。
![]()
傍晚的蜈支洲岛最适合赶海。我跟着小吴往岛西侧的滩涂走,退潮后的沙滩上满是惊喜:小螃蟹在沙洞里钻进钻出,花蛤的壳露在沙面上,偶尔能捡到带着花纹的贝壳。“看这里,” 小吴蹲下身,用手指在沙面上画圈,“有这种小气孔,下面就有花蛤,轻轻一挖就能出来。” 我学着他的样子,果然挖到了一只花蛤,壳上的纹路像山水画。赶海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孩子们提着小桶,兴奋地喊着 “我挖到了”,夕阳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很长。
![]()
夜里的蜈支洲岛藏着更大的惊喜。我跟着小吴往观星台走,岛上没有光污染,星星密得能数出星座的轮廓。“看那片海,” 小吴指着远处的海面,“有时候会有蓝眼泪,海浪拍过来时,会泛着蓝色的光。” 我们坐在礁石上等待,果然,十点左右,海浪开始泛蓝,细小的光点随着浪头起伏,像把星星撒进了海里。我伸手去碰,光点沾在手上,凉丝丝的,像握了把银河。小吴说:“蓝眼泪是夜光藻,只有水质好的地方才会有,蜈支洲岛的蓝眼泪,每年五月到八月最常见。”
南山文化旅游区:海上观音与菩提叶的宁静
![]()
清晨的南山还浸在薄雾里,沿着石板路往里走,最先闻到的是檀香味,混着草木的清香,让人瞬间平静下来。路边的菩提树枝繁叶茂,叶片上的露珠还没干,风一吹就滴落在肩膀上,凉丝丝的。
![]()
走到海上观音广场时,薄雾刚好散了。高达 108 米的观音像立在海面上,白衣飘飘,左手持净瓶,右手结施无畏印,阳光照在像身上,泛着温柔的金光。广场上的游客都很安静,有的双手合十,有的轻声祈祷,连孩子们都放轻了脚步。“这尊观音像有三面,” 景区的讲解员小陈说,“正面是持经观音,左面是持珠观音,右面是持瓶观音,代表着慈悲、智慧和平安。” 我绕着广场走了一圈,果然,从不同角度看,观音像的手势各不相同,却都透着庄严与温柔。
![]()
沿着海岸线往不二法门走,路边的放生池里满是红鱼,游客们往池里扔鱼食,鱼群便涌过来,溅起细碎的水花。小陈说:“南山的放生池有十几年了,这些鱼都是游客和信徒放生的,有的已经长到一米多长。” 不远处的菩提树下,几位老人坐在石凳上念经,手里的念珠转得飞快,嘴里的经文虽然听不懂,却让人觉得安心。
![]()
阳光透过菩提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坐在树下的石凳上,看着来往的游客: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听讲解,有的只是静静地坐着。一位穿着藏服的老奶奶路过,手里拿着转经筒,嘴里念着经文,她走到观音像前,磕了三个头,动作缓慢却虔诚。小陈说:“很多人来南山,不只是为了看观音,是为了找一份宁静,在佛音里放下烦恼。”
椰梦长廊:日落与椰影的浪漫
![]()
下午四点的椰梦长廊已经热闹起来,沿着海岸线往西边走,路边的椰子树排得整整齐齐,像站岗的士兵,椰影落在沙滩上,像画在地上的水墨画。沙滩上的游客很多,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拍日落,有的只是躺在沙滩椅上晒太阳,享受着三亚的慢时光。
![]()
我找了个靠近海边的位置坐下,等着看日落。五点半左右,太阳开始往海平面下沉,把海面染成了金红色,远处的渔船成了剪影,椰树的影子也被拉得很长。“椰梦长廊的日落是三亚最美的,” 旁边的摄影爱好者老周说,“每天的颜色都不一样,有时候是金红,有时候是粉紫,有时候是橘黄,像上帝打翻了调色盘。” 说话间,太阳又往下沉了一点,海面的颜色变成了粉紫色,像撒了一层樱花,美得让人说不出话。
![]()
太阳完全沉入海平面,海面的颜色却更艳了,从粉紫变成了深紫,再变成墨蓝,远处的城市渐渐亮起灯光,椰梦长廊的路灯也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映在沙滩上,像撒了一地碎金。老周忙着拍照,快门声 “咔嚓” 响个不停,他说:“我每个月都来椰梦长廊拍日落,拍了三年,还没拍够,每次都有新的惊喜。”
![]()
夜里的椰梦长廊依旧热闹,游客们在沙滩上唱歌、跳舞,有的还在放孔明灯。孔明灯带着人们的愿望,慢慢飘向天空,与星星混在一起,像多了几颗会动的星星。我躺在沙滩椅上,看着孔明灯,听着海浪声,觉得所有的烦恼都被海风带走了。离开时,沙滩上的灯光还亮着,椰影在灯光里轻轻晃动,像在说 “下次再来”。
大小洞天:礁石与海浪的千年对话
![]()
清晨的大小洞天还没多少游客,沿着海岸线往里走,最先看见的是成片的礁石,黑褐色的礁石被海浪冲刷得光滑,有的像动物,有的像城堡,都是时光的杰作。路边的石刻很多,有的刻着古诗,有的刻着名言,字体各不相同,却都透着历史的厚重。
![]()
走到 “小洞天” 时,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一块巨大的礁石中间,有个天然的石洞,海浪从洞里涌进来,溅起雪白的浪花,阳光照在浪花上,能看见一道小小的彩虹。“这个石洞有几千年了,” 景区的讲解员小林说,“涨潮时,海水会灌满石洞,退潮时,就能走进洞里,触摸海浪留下的痕迹。” 我趁着退潮,走进洞里,礁石的表面凉得刺骨,能看见海浪冲刷的纹路,像时光的指纹。
![]()
沿着礁石往 “大洞天” 走,路边的不老松长得茂密,树干歪歪扭扭地伸向海面,小林说:“这些不老松有几百年了,是三亚的市树,象征着长寿和坚韧。” 不远处的观海台,能看见整片海湾的景象:礁石、海浪、椰树、渔船,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几位游客在观海台上拍照,有的站在礁石上,有的坐在栏杆上,脸上都带着笑容。
![]()
午后的阳光最烈时,我躲进了礁石旁的椰林,找了家小茶馆,点了杯冰红茶。茶馆老板是位当地大叔,他说:“大小洞天的美,要慢慢品,涨潮看浪,退潮看礁,早上看日出,傍晚看日落,每个时段都不一样。” 他指着远处的礁石,“那片礁石叫‘海山奇观’,是大小洞天的标志,以前很多文人墨客都来这里题诗作画。”
![]()
走的那天清晨,我又去了亚龙湾。沙滩上还是没人,海浪依旧 “沙沙” 地响,阳光爬上渔船桅杆时,我想起了阿婆的话:“三亚的海要慢慢看。” 是啊,三亚的美,不是一天能看完的 —— 是亚龙湾的玻璃海,蜈支洲岛的珊瑚礁,南山的海上观音,椰梦长廊的日落,大小洞天的礁石,是海与岸、光与影、热闹与静谧,在时光里织就的斑斓画卷。离开时,我把三亚的阳光、海风和海浪声,都装进了记忆里,等着下次再来,继续听海与岸的时光絮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