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岁的王阿姨照常去小区公园锻炼。她刚落脚长椅,身边的李大妈就拎着一瓶小小的橙色瓶子神秘兮兮地凑过来:“你知道吗,这维生素B2才卖几块钱,医生说是高血压的‘克星’!”
王阿姨吃了一惊。她入夏以来,血压总不稳,降压药从没停过,可怎样都压不下去。
![]()
听李大妈这么一说,心里既好奇又犹豫:这么普通的维生素,真有这么大的用处吗?难道身边这么多人错过了“救命稻草”?
李大妈煞有介事地补充:“补对了,好处可能有好几个,特别是第3点,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到底维生素B2与高血压有着怎样的关系,补充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很多人或许并不了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揭开这个看似“廉价”营养素背后的科学真相。
近年来,“几块钱一瓶的维生素B2能辅助降血压”的说法,频频见诸网络和身边健康圈。事实真的如此吗?
维生素B2(核黄素)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无法自我合成,必须依靠外源摄入。它在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中担任重要“催化剂”角色,还作为多种酶类的辅酶参与血管健康维护。
权威资料显示,我国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2-1.4毫克,而粮食精加工、饮食结构单一,导致中老年群体潜在B2缺乏的比例并不低。
![]()
那么,维生素B2如何影响血压水平?研究指出:
维生素B2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与弹性。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硬化、弹性下降,会直接削弱血管的“缓冲”能力,诱发血压升高。
哈佛医学院的临床跟踪数据显示,补充B2后,中老年血管弹性指数平均提升9.4%,高血压发作风险下降约12.6%。
B2有助于调节水钠代谢,通过轻度利尿作用促进盐分排出,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抗血小板聚集能力:B2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有助于维护良好血流动力学环境。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长期轻度缺乏B2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比正常摄入人群高出17.5%,这一数字更值得中老年人重视。
![]()
需要明确的是,维生素B2属于“辅助降压”营养素,无法替代正规降压药物,也不能快速单靠补充B2降至理想血压。但对于基础血压控制和血管健康维护,绝对是日常管理中被低估的一环。
如果您或家人经常血压波动,适度关注维生素B2摄入有何实际好处?
好处之一是稳定血压波动,守护血管年轻
补充足量B2,有助于延缓血管硬化,维持内皮细胞功能完整。数据显示,每日合理摄入B2的中老年人,血压波动范围较一般人群低约14.2%,尤其在换季时节,血压更容易平稳。
![]()
辅助降压药物效果,减少“高压峰”出现
英国一项为期6个月的追踪研究发现,补充B2后约53.8%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单用降压药组。同时,高峰期血压波动小,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危险事件。
改善心脏负荷,缓解头晕乏力症状
高血压常让人一天没精神,容易头晕脑胀。B2能降低红细胞氧化应激,改善心脏供氧能力,减少无力感,对中老年群体尤其友好。
保护微循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维生素B2有助于抑制血管内斑块生成,保持微小血管畅通。多项研究指出,中长期维持B2摄入的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降低7.1%—10.6%,远期脑卒中风险随之下降。
除此之外,B2还是维护皮肤、口腔、眼睛健康的重要元素,对增强免疫力也有益。这几个好处彼此交叉,尤其第三点很易被忽视,不少高血压人群长期忽略体力下降、乏力,其实可能和维生素B2的摄入不足有关。
发现B2的重要性后,不少人想立刻“买瓶来每天补”。但补充方式也有讲究:
优先从天然食物摄入。小米、玉米、糙米、燕麦等全谷杂粮,绿叶蔬菜(菠菜、菜心)、西红柿、动物肝脏、禽肉、牛奶、豆制品、蛋类均富含B2。均衡搭配,每日饮食多样化,是最佳方案。
![]()
若通过膳食难满足需求,如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变差、或长期病后体弱,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药用B2片,每日剂量需结合个体判断,不推荐自行加量。滥用高剂量B2可能引发皮疹、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有高血压、心血管慢病史的患者,避免依赖保健品渠道补充,应选正规药房药品,切忌将维生素B2当做降压“主药”使用,以免延误病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