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
![]()
数据显示,2026国考招录38119人,比去年减少了1602人。尽管招录规模缩减,但报名人数却再创新高,超过350万人。从2021国考至今,国考报名人数持续增长,2026国考的报名人数已经是2021年的2.3倍。
2026年国考平均岗位竞争比高达84:1,最热岗位甚至出现6470人争夺一个席位的盛况。
中国有三大国家级考试:高考、研考和国考。而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全国第一大考”,牵动数百万家庭的神经。
2026年国考有几个重要特点:
第一,31年来首次放宽的年龄限制。
![]()
自1994年起实行了31年的“35岁魔咒”终于被打破,报考年龄上限从35周岁放宽至38周岁(应届硕博放宽至43周岁)。
放宽年龄限制的理由是:
1.配合“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进行调整。
2.用人机制从“年龄一刀切”向“能力本位”的转型。
3.放宽年龄主要针对专业技术岗,这类岗位需要成熟人才立即上手工作,应届生培养周期较长。
第二,7年来首次缩招。
![]()
2019年以来国家公务员考试持续保持扩招的态势。而2025年国考报名352万、缩招1600人,共释放3.81万个招录计划,较2025年的3.97万减少4%。
但是,细心的考生看到了,今年国考有缩有扩,有保有压,税务系统逆势扩招6%,达到2.5万个岗位,占总招录量的65.6%,金融监管系统也小幅增员,而铁路公安等系统则出现明显缩减。
这个反映了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需求:税务部门对金融、会计、统计及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同时,近年来税务系统退休高峰形成的编制空缺,也需要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第三,虽然报考年龄放宽,应届生优势仍在。
![]()
2026年国考中,仅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就达2.6万个,占比68%,较2020年的50%显著提升。
因为今年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对应届生倾斜也是为了“稳就业”的需要。
从学历要求看,本科及以上学历覆盖73.3%的岗位,硕士以上要求占比9.17%,较上年微降,显示公务员队伍继续维持本科为主、适度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梯队建设思路。
值得关注的是,县区级以下机构提供了2.81万个基层岗位,占总量的73.8%,今年公务员招录重点面向基层岗位。
第四,竞争更加白热化。
![]()
因为就业形势严峻,因为公务员报考年龄放宽,今年竞争热度会持续攀升。
2026年国考过审人数已达341.6万,录取比86:1,较2019年的137.9万报考者呈现指数级增长。
大数据显示,今年报考者中跨省考试比例上升至37%,“全国巡考族”规模扩大;同时,30岁以上报考者同比增加21%,显示政策放宽初步激活“大龄考生”群体。
专家认为,今年国考年龄限制放宽到38岁,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则放宽到43岁,这一调整拓宽了人才选拔范围,吸引了更多有社会经验者报考,报名热情空前高涨,对社会层面人才招聘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它的另一面就是竞争更加白热化。
![]()
我认识的三位37岁的学霸,今年都主动放弃了大城市优渥的工作,报考家乡县级公务员岗位。
第一位:张博,今年37岁,985大学博士学历,毕业后在珠海某大企业就职,因为其专业技术扎实,加上情商高,很快进入管理层,年薪超百万。
但是,他今年却报考了家乡河南某县的公务员岗位,他说工作压力太大,父母都已经是80多岁了,他至今也没有结婚,刚刚经人介绍县城一位中学女教师,于是,他准备考上公务员后,带着这几年积累的财富回家赡养父母结婚生孩子。
![]()
第二位:王爽,是一位师姐,山东大学硕士学历,37岁,她考公的原因有三:老公的公司去年上市,一个人足以养家,不需要师姐再打工赚钱了;
另外师姐想生三胎,但现公司对怀孕女性有隐形歧视;师姐是某二线城市人,考上公务员后,既能顾家,又能有一份有规律的生活。
![]()
第三位:李红,37岁,复旦大学研究生学历,大龄未婚,职场卷得无望,遂萌生退隐之心。再加上父母一直催婚,托亲戚介绍了一个体制内的男朋友,所以她也报名了离老家很近的一个岗。
以上3位都是高学历,他们对考上家乡小城市的公务员信心十足,说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躺平”,因为在职场“倦了”。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请在评论区里留言,谢谢友友的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