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征中,由于一路上的伤亡太大,中央红军的部队番号经历过几次变更,像懋功会师后取消军团编制、草地分兵后改称陕甘支队等。
抵达陕北后,中央再次进行整编,在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的同时,也将人员较为齐整的红一军团重新组建,可红三军团在彭总的力主下被缩编为红4师,并入了红一军团。
彭总是觉得在严重减员的背景下,缩减机关能够提升战斗力,他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佩,但部队合并,往往容易产生矛盾。红一军团少数干部视红4师的指战员为“外来户”,红4师在作战时也偶尔出现了保存实力的想法,甚至高级干部间的相处也不愉快。
原红一军团的陈光调到红4师担任师长,跟政委彭雪枫就有过几次冲突,东征途中吵得很厉害,导致影响很不好。最终上级决定将其双双撤职。
陈光和彭雪枫都是很有能力的红军名将,为何会闹得不可开交?其实背后有着各自的深层考虑。
![]()
1936年初,由于陕北的经济难以承担数万大军的给养,为生存也是为发展,中央决定东征,红4师是参战主力之一。当突破黄河天险后,红军一路势如破竹,随即还进行了分兵,以期扩大战果。
当红4师抵达洪洞县一带之际时,陈光认为眼下部队需要获取胜利,打赵城镇可以迅速获得补给,彭雪枫却提出反对意见,说赵城的敌人守备森严,强攻会让部队的伤亡很大。
经过一番讨论,终是陈光说服了彭雪枫,部队向赵城发起进攻。但攻势才刚刚展开,还没有实现突破,彭雪枫就下令停止行动,部队转而向洪洞进发。
这个突然的转变让陈光非常惊讶,只不过土地革命时期的政委拥有最后决定权,彭雪枫下达命令,他这个师长也只能服从。
部队来到洪洞县后,发现此处守军比赵城只强不弱,红4师打了一天都取得战果,只好在夜幕降临时短暂休整。
![]()
趁着这个间隙,师里紧急召开会议商量对策。陈光认为应组织精锐架梯子夜战攻城,眼下其他兄弟部队频传捷报,红4师却拿不出一个像样的战绩,正该用洪洞来打响4师的名号。
彭雪枫则说我们缺少重武器,强攻势必会造成大量伤亡,还是先围而不攻,请军团调来一支部队配合再考虑攻城事宜。
虽然在中央苏区时,陈、彭不在一个军团,但也听过彼此的事迹,陈光看着面前数次阻止攻坚的彭雪枫,疑惑这还是红三军团那个果决敢拼的猛将吗?
他愤愤而去,依然让部队去准备梯子及相关事宜,但麾下刚摆好架势,彭雪枫就让司号员吹响收兵号,各部立即有序撤退。陈光发了一通牢骚后,也只能跟着走,他明白,如果红一军团不派援兵,这个城是攻不了了。
可此时红军整体的人数就不多,各个方向都缺生力军,军团部很快回电抽不出兵力,红4师也就不再围城了。
![]()
没多久红4师召开一次干部会议,陈光非常愤怒地指责彭雪枫“保守怯战”,坐视战机流失,能打下来的城镇不敢打,那下面的指战员会怎么想?长此以往部队的士气也将受到影响。
彭雪枫发言时却指出敌人的抵抗很坚决,如果强攻,己方损失大不说,大概率还会遭到其他方向的反扑。再者目前中央的指示是运动歼敌,若太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很可能会影响到全局。
两人看待问题的角度有差异,很难说谁对谁错。不过就当时的情况而言,陈光的想法更得拥护,持“打”这一观点的人占据大多数。因此,红4师也不得不酝酿下一次攻城计划了。
只是,还没等他们付出行动,中央的新指示传来:各部队停止前进,留一些小部队打游击,主力有序撤回延安。
等回到陕北,中央也开了一系列的经验总结大会。红4师的争论经过很早就被人上报中央,毛主席和彭老总就在一次会议上批评了红一军团林总不支援的“本位主义”,之后又严厉批评陈光和彭雪枫不团结同志,战场上还搞内部斗争也,险些误大事。
![]()
没过多久,陈光、彭雪枫都得到警告处分,并双双调离红4师,转入红大学习。两人的职务分别由李天佑、黄克诚接任。
彭雪枫的上述表现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奇怪。东征之前的土地革命,东征之后的抗日战争,彭雪枫都不是怕死畏战的人,无论多危险的战场他都敢去,多艰难的目标他都有决心攻克,为何偏偏这一次如此反常?
红4师师部通讯主任、开国中将张震亲历了全程,他当时也不解,毕竟他亲眼目睹过彭雪枫攻打长沙时的悍不畏死,娄山关一役彭雪枫也是冲锋在前,为什么突然就不敢打硬仗了呢?
直到多年后,张震得知了一个小道消息,才明白彭雪枫这样做的原因。该消息就是,中央准备在东征结束后,将红4师与陕北的红81师合编,恢复红三军团建制。
这倒并非空穴来风,通过东征,我党扩红8000余人,原先因人数而造成的困扰就不复存在。红三军团又是与红一军团齐名的主力,若各项条件都够,理应重新把番号拉起来。
![]()
彭雪枫这位红三军团的主力战将听闻此消息,内心无比振奋,激动之下他甚至忘了去追溯传言的源头。没办法,他对红三军团太有感情了,这不仅是一个番号,更是他一路征战荣誉的见证。
因此,彭雪枫不愿强攻城池,除了军事方面的考虑外,也有几分保留实力的想法。毕竟红4师大多都是红三军团的老人,如果恢复建制,他们就是种子,折损一个都会心疼。
从己部出发,这个观念没问题,但从大局来讲,任此想法发展必成大患。如果人人都只为自己部队考虑,将来协同作战怕也是会互相推诿,那跟国民党部队还有什么区别?
教员一直强调要“五湖四海”,不能“本位主义”,眼下红4师出现了这个苗头,就必须将其扼杀,所以陈光、彭雪枫都被调去学习、加强思想教育。
而从这次教训中,中央也看出红一和红三搭配的话,很容易出现分歧,因此接任的李天佑和黄克诚,就都是出自红三的了。这番安排非常巧妙,之后的红4师没有再出现保留的情况,思想方面更加纯粹。
![]()
其实革命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很多优秀的干部也是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在最初他们或许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想法,这都不奇怪。
而我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源于不断地改造自我、实现蜕变,最终达成了上下一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