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你有没有发现,睡觉这件事,正在变成一个昂贵的议题?
睡眠经济在2024年的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突破1万亿美元。[1]
似乎人人都在花钱买一个“好梦”。
但越热闹越说明一个事实:睡眠这个问题,依旧难解。
可就在最近,有一个品牌却说,睡觉这事不该越搞越复杂。
在主题为「先换个睡法,深睡从此是乐园」的新品发布会上,亚朵星球第一次公开了自己的「深睡标准」:
以感觉科学和自然节律为基础,构建人与产品、环境之间的「动态适配系统」,助力身心在睡眠中保持舒适稳定,真正实现「自然深睡」。
听起来很学术?但这套标准落到产品上,就三件事。
第一,减掉干扰睡眠的设计。
比如,市面上枕头都在拼“看起来很专业:分区枕、异形枕、可调节高度……但亚朵星球的深睡枕Pro 3.0,放弃了这些,仍旧保留了一块看似“平平无奇”的大平枕。
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真相:人一晚上平均翻身20次。那些复杂的分区设计,只要一次翻身就错位了。
为此,他们把真正的功夫,都藏在里面:三层结构、专利弹簧海绵,能在每晚20次翻身之间自动调节支撑。
让枕头去适应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枕头。
第二,减掉不必要的产品功能。
用户调研中,他们发现,换床品要经过整整11个步骤:拆、洗、晒、收、找被角、套、拉、整理…很多人因此“将就”睡在不合适的被子里。
于是,他们做了一件更狠的事:干脆把被套都取消了。
「深睡控温被·四季Pro 2.0」通过一条 9 米长的互拼拉链,将两层被体拼合成一体,上层蓄热、下层排湿,同时整被可机洗,成为快节奏都市人的“懒人福音”。
第三,减少用户的决策成本。
在别的品牌用上百个SKU“制造选择”时,亚朵星球只留下一款枕头、一款被子。让用户不用研究参数,也避免了反复横跳的麻烦。
以上,也恰恰说到了关键问题:
在一个家居家纺行业整体“内卷到失速”的周期里,为什么偏偏是亚朵星球,靠一只枕头、一条被子,做成了年销20亿的爆品?
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它的品牌基因。
作为一个从酒店场景中孵化出来的品牌,亚朵星球或许比大多数家居品牌更早意识到,“睡得好”不是心理暗示,而是一种系统工程。
所以它选择把品牌体验搬回原点:人的感受。
那种不需要努力,就能自然沉睡下去的状态,是亚朵星球想复刻的“被照顾过的睡眠”。
1、用户层面:聚焦一个命题
因此,在用户层面,它在选择单点深挖。
不追求多场景的铺量,而是守住核心场景:深睡。
把研发、内容、渠道都聚焦在一个核心命题上:“让人真正睡好。”
而旗下超过1800家酒店,总计1.02的注册会员,平均每秒有2个用户用他们的产品入睡。
这些真实的睡眠反馈,也成为产品迭代的最大数据库。
2、内容层面:去卖货化,以人为本
与此同时,在内容层面,亚朵星球的表达也越来越“去卖货化”。他们不再把话题锁定在“高科技纤维”“人体工学设计”,而是开始讲人。
正如在广告文案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产品参数,而是讲疲惫、讲安稳、讲那一点点久违的放松。
从而感受到一种贴心的提醒: “希望你少一点努力,也能睡得更好。”
3、重新理解品牌增长
这背后,其实是亚朵星球对“增长”这件事的重新理解。亚朵集团创始人王海军曾说:“要经营人群,而不是房间。”
在亚朵星球,这句话被延伸成了另一种经营理念,从一次购买,到一次被理解的体验,再到一种被信任的生活节奏。
他们做的,不只是卖产品,而是让“好睡眠”成为人与品牌之间持续的价值连接。
这或许也是亚朵星球逆势增长的底层逻辑:把“专业”和“人文”重新编织在一起。既有科学的严谨,也有对人的理解。
因为对被“睡眠焦虑”困住的当代人来说,最需要的产品,不是更多功能、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毕竟,在一个“供大于求”的消费周期里,产品真正的创新,在于如何更好地理解人、照顾人。
Ref:
1、《睡眠经济市场》报告,发布时间: August 2025,研究周期: 2023-2033
扫码链接新浪潮!
*本文由浪潮新消费原创,作者吴可可。欢迎加首席交流官白帆微信(fan_062400),围观新浪潮朋友圈,深度交流资源对接, 加入行业创始人社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