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刚换了辆新车,落地二十三万,我随口问了句全款买的?他说首付八万,贷了十五万,三年还清。
我算了算,月供要四千多,而他一个月工资也就一万出头,还要养孩子付房租。
“为什么不买个便宜点的?”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有时候,人需要一点体面。”
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
是啊,满大街跑着二十万的车,可你要是随便拦下一个人,让他立刻从银行卡里转出二十万现金,十有八九是拿不出来的,这似乎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人最矛盾的地方。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人拿不出二十万现金,却敢买二十万的车?
![]()
我想,可能是因为车不一样,它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符号,一种暗示。
开什么车,在很多人眼里,直接关系到你是谁,你混得怎么样。
记得我买第一辆车时,父母劝我买个十万左右的就够了,可我看中了那辆十八万的,就因为觉得更有面子。
当时工资不高,还是咬牙贷款买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三年的月供压力,让我错过了很多机会,不敢辞职,不敢尝试新方向,甚至不敢轻易请朋友吃饭。
但当时的我,开着那辆体面的车,确实感觉自己更像一个成功人士了。
虽然油箱经常只加一半,因为加满一箱油要三百多,心疼。
![]()
我们这代人,似乎活在一个巨大的悖论里,收入永远追不上欲望,但分期付款让一切触手可及。
我认识一个做汽车销售的朋友,他说最畅销的永远是二十万左右的中档车。
再贵的,买不起,再便宜的,怕被人看不起。
这个价位刚刚好,既不至于太吃力,又能维持必要的体面。
他告诉我,大部分买家都选择贷款,全款的太少了,十个人里可能就一个。
而且现在贷款太方便了,零首付、低利率,让你感觉不买都对不起自己。
是价值观变了吗?还是这个时代推着我们不得不如此?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到底是在消费,还是在被消费?
车会贬值,这是常识,一辆二十万的车,开出4S店就只剩十七八万,五年后可能只值十万。
而我们却要为之付出真金白银,还有那些因月供而放弃的机会成本。
但换个角度想,这种不理性背后,或许藏着我们这代人的无奈。
![]()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你的车就是你的脸面之一,去找客户谈生意,开什么车。
去相亲,开什么车,甚至回老家,开什么车,它成了一张无声的名片,替你诉说着你的价值。
我并非要批判这种选择,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自己的不得已。
只是偶尔,当我看到满大街的二十万车流,再看看身边为月供发愁的朋友们,会忍不住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活得更轻松一点。
当然,我不是说买好车不对,如果你真的喜欢车,愿意为之付出,那完全值得。
但如果你只是为了别人的眼光,而让自己陷入长期的焦虑,那或许该想想,真的值得吗?
满大街的二十万车,和稀少的二十万存款,这个矛盾的现象或许会持续很久。
它折射出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与渴望,无奈与坚持。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不再需要用一辆车来证明自己时,我们就真正成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