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志愿者历史专业知识储备,增强团队协作凝聚力,搭建志愿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桥梁,安徽博物院日前组织志愿者赴淮南参观学习。
志愿者们首先来到淮南市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基本陈列。了解淮南地区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寿州窑历史,馆藏各类精美铜器、玉器,以及战国至明清的铜镜等。精彩的展览和深入的解说让大家受益匪浅,不时驻足交流、记录珍贵的历史信息。
![]()
![]()
![]()
![]()
![]()
随后,志愿者们前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淮南大通万人坑教育馆。馆内通过矿工生产生活用具、矿工作业场景以及日寇残害矿工刑具、秘密水牢等,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疯狂掠夺我国煤炭资源,残害矿工遇难的历史铁证。一件件实物,一幕幕场景,让大家深刻感受到那段苦难历史的沉重。
![]()
最后一站,志愿者们前往“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武王墩自2020年考古发掘工作启动以来,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依据。志愿者们边听边记,与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体会楚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科技考古的重要意义。
此次淮南之行,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充电”,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与精神洗礼。从寿州窑的千年窑火中,志愿者们读懂了古代工匠的匠心传承;从大通万人坑的历史铁证里,深刻铭记了民族苦难与复兴重任;在武王墩的考古现场,真切触摸到楚文化的磅礴底蕴与考古工作的科学严谨。这次的交流学习让知识不再停留在文字上,更转化为志愿者们服务公众的底气与情怀。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在博物馆的服务岗位上传递更多历史温度,让文物故事真正“活”起来。
供稿:陈雯
编辑:何瑶
审核:张鹏
终审:卞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