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在广德经开区,一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守护” 的安全管理变革正在企业生产一线悄然发生。企业通过设立专职安全监督岗并配套现金奖励机制,让普通员工成为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的“前沿哨所”。
走进安徽科蓝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戴着“安全监督岗”袖标的员工穿梭在设备之间,他们的目光扫过每一个操作环节——这些在生产一线的“哨兵”不仅守护着同事的安全,还能因发现隐患而获得每月数百元的现金奖励。
这一创新举措是广德经开区推行“全员参与、全员监督”安全管理模式的具体实践,它将抽象的安全制度转化为每位员工可执行、可获益的日常行动。
![]()
科蓝特铝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的《安全监督岗管理办法》成为这场变革的操作手册。办法明确规定了岗位设置、工作职责和奖励标准:在生产车间,白班和夜班各设置1名安全监督员;在仓储部、设备部及后勤区域也设立了专门岗位。这些监督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员”,而是从员工中选拔、佩戴标识、有权制止违规行为、要求停止危险作业的一线守护者。
“过去安全主要靠管理层监督,现在我们把监督权交给一线员工,效果立竿见影。”科蓝特铝业相关负责人李斌表示。
根据管理办法,安全监督员既要熟悉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以身作则,又要敢于“同一切不坚持安全生产的人说‘不’”。他们被赋予了监督权力:对现场“三违”人员有权制止并记录;发现严重隐患时有权要求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对事故处理不及时有权越级报告。“刚开始有些同事不理解,觉得我们‘多管闲事’,”一位担任安全监督员的员工说,“但当我们及时发现并处理了几个潜在危险后,大家的态度都转变了。”
管理办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确的现金奖励制度:监督员每月发现5次安全隐患奖励200元,5次以上奖励300元。企业每月由安全员统计《安全监督员记录表》,生成《奖励统计表》经领导审批后公示,最后由财务部门统一发放奖励。这一制度设计让安全监督工作有记录、可量化、有回报,激发了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安全监督岗设立以来,科蓝特铝业的安全管理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违章操作现象明显减少,员工安全意识普遍提高,隐患排查从过去的“运动式检查”变成了“常态化监督”。
“安全监督岗”的实践是广德经开区创新安全治理的缩影。近年来广德经开区通过推广“视频曝光+挂牌督办+全员监督”的组合模式,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安全监管网络。“我们将总结这类企业的成功经验,在园区大力推广‘安全监督岗’制度,”广德经开区应急管理和环保局负责人表示,“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安全管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随着更多企业建立内部事故隐患报告奖励制度,广德经开区的安全治理正从“政府单向监管”向“企业自主管理、员工全员参与、技术精准支撑”的现代化综合治理格局转变,这一转变不仅筑牢了安全防线,也为广德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原标题:《企业员工变身“安全哨兵”,广德经开区探索安全治理新模式》
栏目编辑:毛丽君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李顺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