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脾胃功能好坏直接影响营养吸收和身体发育。
所以平时大家常会给孩子吃一些健脾的食物,比如山药、小米、大枣等等,这些食材性味平和,确实对调养有帮助。
但入秋之后,一些家长发现,就算坚持给孩子吃健脾食物,孩子的饭量并没有变好,反而出现食欲下降、容易累、没精神的情况,原本脾胃虚弱的表现,好像更明显了。
这其实不是健脾不对,而是季节变了,方法也要跟着变。中医讲究“顺应天时”。入秋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向内收敛。
对于那些本身脾阳不足、中气虚弱的孩子来说,他们体内的阳气在秋天更容易“潜藏”起来,导致脾胃运转能力下降。
这时候如果仍然用性质平和或偏滋腻的食材大量健脾,虚弱的脾胃可能无法有效运化,反而会增加负担,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虚不受补”的情况。
![]()
所以,入秋后的调理重点,应该放在“升发阳气”上。先把中焦的阳气提起来,让脾胃自己有动力运转,之后再进补,营养才能被吸收利用。
在常见的食材中,韭菜具有独特的温阳价值。韭菜,也被叫做“起阳草”,性温,归肝、肾经,其辛温特性能够温暖中焦,促进气血运行,
对于秋季出现手脚不温、食欲欠佳、面色偏黄的脾虚孩子,适量食用韭菜能起到温中醒脾的作用。
今天,邀请到廖永州主任,给大家分享3个韭菜食疗方。
![]()
1.韭菜炒鸡蛋
这是最家常也最温和的吃法。
鸡蛋性平,能滋阴润燥,和韭菜一起炒,可以平衡韭菜的辛温,使其温和而不燥,适合孩子作为秋季的开胃菜。
2.韭菜馅饺子/包子
将韭菜和少量猪肉或虾仁混合做成馅料,用发面做成饺子或包子。
面食可以缓和韭菜对胃肠的刺激,也兼顾主食和蔬菜,营养更全面。
3.韭菜粳米粥
用粳米煮粥,快熟时加入切碎的韭菜,再煮一两分钟即可。粥本身养胃,韭菜助阳,搭配起来温和又补气。
![]()
需注意的是,韭菜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消化能力特别弱的孩子要少量尝试。
如果孩子有阴虚火旺的表现,比如手脚心发热、口干便秘,或者正在感冒发烧,就不适合吃韭菜。
除了饮食,日常养护也很关键。秋季天气转凉,要特别注意孩子腹部和背部的保暖,避免受凉。
白天可以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触阳光有助于阳气生发。晚上要保证充足睡眠,尽量早睡,避免熬夜消耗阳气。
最后提醒:本文所提及的食疗方法,仅为科普交流,具体使用前请根据孩子体质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后使用,请勿自行盲目套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