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又出事了,这次不是预制菜,是“活虫门”。
河南郑州一顾客带孩子吃饭,一勺莜面舀下去,里面赫然爬着一条活虫。这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反胃。
![]()
更讽刺的是,网友不怒反笑,纷纷下场给西贝“反向公关”:“预制菜里还有活虫?这虫子绝对不是预制的!”“给顾客加荤菜,应该收钱!”“说明没打农药,绿色健康!”
一场食品安全事故,硬生生被玩成了段子,这到底是西贝的悲哀,还是消费者的麻木?
![]()
虫子从哪来的?
西贝回应说,是罗马生菜里没处理干净的活体虫,已免单、换供应商、邀请顾客监督。
态度看似诚恳,但问题根本不在“一条虫”上。而在于,这已经是西贝在“预制菜风波”后,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前脚刚因“嘴硬公关”被全网群嘲,后脚就爆出食材清洗不过关,这哪是偶然?
![]()
这是信任崩塌后的连锁反应。
消费者现在看西贝,已经戴上了“放大镜”。你以前说“现做现炒”,我们信了;结果被扒出大量预制菜,还不认,硬刚罗永浩,口碑炸裂。
现在你又说“生菜没洗干净”,我们能信吗?在“预制菜风波”的阴影下,任何一点小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不是网友苛刻,而是你之前透支了太多信任。
![]()
更可笑的是,网友的“反向公关”成了西贝最扎心的讽刺。大家不是在维护品牌,而是在用荒诞解构荒诞。
当一家餐厅的食品安全问题能被当成笑话调侃时,说明它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已经彻底“娱乐化”了。这不是信任,是嘲讽;不是宽容,是放弃。
西贝最近确实没闲着:培训厨师、换门头、发优惠券、开放后厨,动作一套接一套。可这些自救,像极了“症状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虫子问题,换供应商就能解决?预制菜争议,发张优惠券就能挽回?
![]()
消费者要的不是“出了事再补救”,而是“别让我出事”。你得让人吃得安心,而不是每次吃饭都像开盲盒,不知道下一秒是虫子还是“科技与狠活”。
餐饮行业的底线是什么?是安全,是干净,是让人放心。西贝曾以“西北民间菜”“妈妈的味道”自居,可现在呢?“妈妈的味道”变成了“惊喜盲盒”,“民间菜”成了“风险菜”。
从预制菜隐瞒,到活虫上桌,暴露的是一整套品控和管理的失灵。如果后厨连生菜都洗不干净,那所谓的“中央厨房标准化”“供应链透明化”,又有多大可信度?
![]()
品牌信任一旦崩塌,重建难如登天。西贝现在最缺的不是营销,不是优惠券,而是一次彻底的“灵魂自检”。
别再想着靠“反向营销”博同情,也别指望用“免单一单”就大事化小。消费者要的是诚意,是行动,是长久如一的品质保障。
可惜,西贝的“公关人传人”还在继续。从贾国龙硬刚罗永浩,到如今网友自发调侃,每一次危机,都让品牌形象再跌一格。
当一家餐厅的食品安全能被当成网络梗传播时,它的餐桌,也就离凉透不远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