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4日上午10点30分,香港中环长江集团中心大堂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闹剧。
一名49岁的陈姓内地男子,提着提前买好的三罐红色油漆,走到接待处直接要求会见李嘉诚。
在保安依照规定拒绝其无理要求后,男子突然拧开油漆罐,朝着电梯大堂猛泼。
红色油漆瞬间溅满地面、电梯门和玻璃饰面,引得现场白领纷纷躲避。
更令人愤慨的是,当57岁的罗姓保安上前阻止时,竟遭该男子殴打致颈部红肿,最终需送医治疗。
他泼漆的电梯大堂根本不通往长江集团公司的楼层,也就是说,即便没人拦他,他也见不到李嘉诚。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已是陈某第三次到长江中心滋扰,此前两次均被劝离,但此次行为明显升级,且带有预谋性,他于11月3日持双程证抵港,次日专门购买油漆后直奔目标。
事件以陈某被警方以刑事毁坏和普通袭击罪逮捕告终。
但现场监控记录下的4分49秒视频,已通过网络传遍全网。
一个偏执者、三罐红漆、一名无辜受伤的保安,以及一地鸡毛的豪门大厦。
![]()
“为什么他不敢去恒大门口泼漆?”
事件曝光后,这条评论成为高赞热议的焦点。
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人专挑文明讲理的地方撒野,却对真正硬茬沉默。
对比此前恒大球迷的争议事件,有网友翻出旧账。
当年亚冠赛中,恒大球迷因横幅争议被亚足联调查,甚至面临空场处罚风险,但从未有人敢去恒大俱乐部泼漆闹事。
这种“软怕硬的逻辑,在此次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长江集团作为知名企业,安保虽严密但遵循法律程序,而某些内地企业可能采取“非正规手段”应对纠纷,闹事者心知肚明,在香港犯事最多进警局,在个别地方可能“被失踪”。
这种事情我们经常看到。
罗永浩就因为吐槽了几句西被舆论发酵之后给罗永浩吓得跑到了日本,后来还感慨。
问了一些人确定没有事情之后才敢回来从这件事情,大家也能了解到一些现象和细节。
更犀利的评论直指精致利己主义。
“在法治社会撒泼,因为知道法律会给你底线;在潜规则横行的地带装乖,因为怕真被打断腿。”
这种看菜下饭的闹事策略,而是精通计算风险与收益的表演型人格。
还有网友调侃:“要是他敢在恒大门口泼漆,估计油漆罐还没开封,就被请去喝茶了,哪像在香港,还能等到警察依法抓人?”
![]()
为何类似事件总在香港、澳门等法治地区上演?
答案藏在维权成本的算计中。
一方面,这些地方司法透明、媒体监督强,闹事者容易获得曝光;另一方面,企业投鼠忌器,往往选择息事宁人。
这种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思维,已成部分人的投机密码。
但对比真正需要勇气的维权场景,这种选择性闹事显得尤为讽刺。
例如农民工讨薪时,敢在包工头办公室泼漆吗?
购房者被烂尾楼坑害,敢去开发商总部砸门吗?
多数人不敢。
而陈某们之所以敢对李嘉诚撒野,无非是吃定了香港法治不会对他动私刑,甚至还能借媒体炒作成悲情英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