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那些大师的熟悉字迹
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
今天
就让我们来看看大师们
都在南京路上哪些老字号
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吧~

张小泉是我国手工刀剪业的鼻祖
虽说这三个字是否是乾隆御笔
还有待考证
但它的锋芒讨是实打实的非遗传承哦
72道工序锻制的剪刀
早在1926年就斩获费城世博会银奖
![]()
![]()
1882年成立的蔡同德堂
古色古香又低调内敛
空气中浮动着隐约的药香
蔡同德堂这四个字
还是李鸿章的真迹呢
当年一剂人参蛤蚧膏治好了
李鸿章家人久治不愈病症
这方镇店墨宝正是一代名药铺的可靠见证
![]()
![]()
蔡同德堂隔壁
朵云轩的招牌暗含玄机
这三个字集书法家米芾的真迹而成
张爱玲曾在《金锁记》中
写下这样一句话
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
这座艺术收藏商店清雅如梦境
折叠出一个时代的文人风骨
![]()
![]()
在黄河路的拐角处
隐藏着一个“佛系彩蛋”
功德林素食餐厅
功德林的素食以素仿荤
形态逼真、鲜美可口
佛学领袖赵朴初居士
在品尝之后也连胜赞扬
欣然提笔为其题写了
“功德林蔬食处”的匾额
其字形端凝庄严、流畅敦厚
透露着平和之气韵
也使得这建于1922年的
中华素食第一楼颇有禅意
![]()
![]()
取名于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楼
它的招牌则是由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榜眼
朱汝珍题写
![]()
![]()
与南京路相隔不远的云南路上
美食的香气也会托举着视线往上飘
书画印三绝大师
钱君匋所题写的鲜得来赫然入目
拙朴混搭行草的写法
像不像排骨与年糕的互相成就呢
![]()
![]()
再移步沧浪亭
钱老用同一支笔续写的匾不烟火
一笔一捺
都是中国人“食以载道”的人生哲学
![]()
![]()
说起白斩鸡这道始于清代的
江南民间美食
小绍兴酒家
无疑是上海人心中的白斩鸡顶流了
其招牌出自画坛巨匠程十发的手笔
![]()
![]()
如果说小绍兴食鸡味顶流
那么燕云楼则是
上海首家引入京派烤鸭的开山算祖
郭沫若题写
“燕云楼”中“燕”字的掠空一撇
顿挫间藏着笔锋的凛冽气韵
![]()
![]()
从云南路北行的路上
隐藏着当代书法大家
胡问遂的多处墨宝
以蟹菜与黄酒著称的百年老字号
王宝和里就隐藏着这么一处
![]()
![]()
而数街之隔的南京路上
百年老店沈大成的店招
同样出自胡大师之手
![]()
国际饭店
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
除了拥有49年
“远东第一高楼”的美誉之外
大名鼎鼎的国际饭店蝴蝶酥
简直是来沪必备单品
但我们今天可不讲这些
你知道“国际饭店”四个字
是谁题写的吗?
1934年复旦大学林同济教授
题下“国际饭店”四个大字
![]()
这位能用英文
讲透战国谋略的大学者
却用最传统的中国笔墨
为摩登地标题名
这反差简直是
上海海纳百川的完美体现
![]()
穿过人潮
可以看到这片百年建筑群和梦幻弯顶
其中中央商场
四个大字格外亮眼
![]()
这可是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亲笔
郭老的字气韵豪迈,自带风骨
![]()
南京大楼旁边
就是我们熟悉的老字号
老介福
![]()
老介福的字
是我们敬爱的老市长汪道涵先生题写
汪市长还精辟总结过上海美食
在老半斋题过“大味若淡”四个字
![]()
和平饭店大家并不陌生
门楣上和平饭店四个大字
是出自时任副市长潘汉年先生之手
![]()
值得一提的是
1992年它被评为世界著名饭店
全中国仅此一家
它就像一位优雅的见证者
静静看着南京路的岁月流转
![]()
一条南京路,
每一笔墨宝,都是故事
都是上海“海纳百川”的鲜活注脚!
编辑 / 陈露露
资料 / 咂劲南京路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