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余华没想到,70岁莫言闷声干大事,这次,他让整个文坛“沉默”了

0
分享至

“文坛喜剧人”,到底能有多狠?

要说中国文坛最不按套路出牌的两位大咖,非莫言和余华莫属。一个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个是用《活着》《兄弟》讲出无数人心事的人民作家。他们一个在高密乡构建文学宇宙,一个在小城故事里写尽人性荒诞。

表面上是文坛劲敌,实则私底下是互黑互捧的“老哥俩”。如果你以为他们只是对文学有追求,那你就小看这两位“文坛喜剧人”了。他们的嘴皮子功夫,放在娱乐圈都能吊打一票段子手。



余华曾在公开场合说:“莫言是我遇到最昏庸的一个领导,没有之一。”而莫言也不甘示弱。有次签售时,一位女粉丝拿着余华的《活着》请他签名,莫言二话不说,提笔写上“余华”两个字。



事后他笑着说:“我写的余华两个字,比他自己写的好多了。”你看,这哪里像是文坛前辈之间的客气应酬,分明是朋友之间的“嘴硬嘴甜”。他们互怼几十年,网友直呼:“这才是文化人的快乐星球!”

但别被这一层“喜剧滤镜”迷了眼。他们虽然表面插科打诨,实际上在文学上的坚守与执着,比谁都认真。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代焦虑时,他们从不回避,也从不说空话。



余华在接受采访时曾毫不避讳地说:“以前那个时代,只要努力,大部分人都能看到回报。现在不是那么回事了。谁要再说只要努力就会成功,那是鸡汤。”这样的话,放在今天这个“内卷”横行的时代里,简直是直戳年轻人心窝。

而这样的现实感,也体现在莫言的言谈中。在一次被问到“年轻人如何面对焦虑”的问题时,莫言沉默片刻,淡淡地说:“我没有建议。”随后补了一句:“生活在这个时代,只能承认现实,调整心态,还是要活下去。”



这不是搪塞,而是一种极其深刻的共情。他们都知道,生活不是靠几句热血鸡汤就能熬过去的东西,而文学,也不是喊口号的工具,而是照见人心的镜子。

正是因为他们敢说、真说、不怕说,在这个充满流量诱惑的时代,他们才显得格外珍贵。他们的幽默,是历经生活磨难之后的自嘲;他们的坦率,是把文学当成生命之后的沉淀。

他们的作品从不试图讨好谁,甚至经常“得罪”主流审美,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抵达更深的精神共鸣。



而这一次,70岁的莫言又一次证明了——真正的文学家,从不靠热搜活着。他们靠作品说话,也靠时间沉淀。他默默写作、默默酝酿,直到2025年10月20日,一纸文书炸裂了整个文坛:莫言凭借《檀香刑》斩获“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奖项,它由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设立,是俄罗斯文学界至高荣誉之一。更巧的是,这个奖项,余华三年前也拿过。两位“嘴仗担当”的兄弟,没想到在国际舞台上又“并肩封神”。



《檀香刑》重出江湖,莫言用沉默击碎偏见

如果说这场“荣光再现”是莫言的高光时刻,那也绝不是偶然的运气。更准确地说,这是他用几十年沉淀和耐心换来的迟到掌声。《檀香刑》这部小说,其实早在2001年就出版了,那时它曾尝试冲击茅盾文学奖,却因“过于暴力”“太过猎奇”等争议标签而被拒之门外。

彼时的文坛,可能还未准备好接纳这样一部揭露权力、剖析人性、融合酷刑与诗意的“怪作”。但时隔二十多年,它却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销量突破十万册,成为俄罗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中文小说之一。



这背后到底说明了什么?不是简单的“西方更懂我们”,而是——真正有分量的文学,从不是靠短期的掌声来衡量的。它会被误解、被拒绝,但终究会被时间读懂。莫言用《檀香刑》讲述的不是惨烈的酷刑,而是那个时代权力如何将人性碾碎、如何让人变形。

他用极致的叙述方式,把“檀香刑”演绎成一场关于权力、爱欲、背叛与救赎的悲剧。那种张狂、残酷、诗意与荒诞交织的风格,是莫言特有的“魔幻现实”,更是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一次深度回应。



有人说,莫言得奖,是因为他“迎合西方口味”。但我们不妨想一想,为什么同样的作品在国内被视为“过火”,却能在国外掀起共鸣?难道文学的标准真的要分国界?事实恰恰相反,真正优秀的文学,不是迎合谁,而是照见人性。

而人性,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共通密码。正如颁奖礼上,托尔斯泰庄园馆长所说:“当我们争论文学是否该有国家形态之分时,莫言早已用文字证明,真正的文学只忠于人性。”



更令人玩味的是,《檀香刑》这次的俄文译本并没有做任何“软化”处理,那些被认为“过于残忍”的描写原汁原味保留,甚至连语言风格都尽量保留了中文原意。

这说明读者并不惧怕文学中的“黑暗”,他们惧怕的,是没有灵魂的敷衍之作。而莫言的文字,有灵魂、有筋骨、有温度,即便让人不适,也让人敬畏。



这份敬畏,是对文学的敬畏,也是对作家人格的敬畏。莫言从不主动炒作,从不参加综艺,也极少在社交媒体抛头露面。他的存在,就像高密乡的古井,不吵不闹,却深不可测。他不说话的时候,才最有力量。他不出声的时候,才让整个文坛安静下来,开始认真读书。

而这,也正是莫言与余华最大的共同点。他们都不相信“说一万句漂亮话”能换来真正的文学地位,他们相信“写好一个句子”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他们不是被流量裹挟的作家,而是沿着土地、历史、人性一路走来的“讲故事的人”。



沉默的莫言,响亮的文学

这一次,莫言没有预热、没有官宣、没有刷屏的热搜,甚至在领奖时也没有高调发言。但他的沉默却胜过千言万语。他用这次“闷声干大事”的方式,告诉所有人:文学不是一场舆论游戏,而是一场灵魂修行。

他也告诉所有年轻的写作者:你可以暂时沉寂,但只要你的作品足够真诚,它终有一天会被看见。



余华没想到,70岁的莫言还能再度“爆火”;但或许他也明白,真正的热度不是短暂的,而是历久弥新的。他们二人,一个用小人物书写大时代,一个用荒诞笔触剖析现实。他们活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两种极致模样,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让文学重新被这个时代认真对待。

而我们作为读者,或许也该放下手机,关掉短视频,抽出一两个小时,认真翻开一本书。不是为了赶潮流,不是为了朋友圈炫耀,而是为了在莫言和余华这样的人笔下,看见一种真实、复杂、但始终值得敬畏的人性。



莫言70岁,依旧在写。他的沉默,是文学的呐喊。他的坚持,是时代最深处的温柔回响。而余华这位“老对头”,或许也正在电脑前,默默敲下一行行文字,准备下一次“扯平的反击”。

愿两位“文坛喜剧人”,继续一边互怼,一边书写这个世界最动人的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老燕子给背后大佬投名状了

老燕子给背后大佬投名状了

毒舌扒姨太
2025-11-01 22:42:27
中国刚重启采购美国大豆,巴西大豆就主动降价了

中国刚重启采购美国大豆,巴西大豆就主动降价了

今墨缘
2025-11-01 16:07:11
乌克兰摧毁俄罗斯规模最大的变电站!距离莫斯科仅180公里

乌克兰摧毁俄罗斯规模最大的变电站!距离莫斯科仅180公里

项鹏飞
2025-10-31 19:26:03
突发:莫斯科遇袭大面积停电!乌克兰海王星导弹击中电厂

突发:莫斯科遇袭大面积停电!乌克兰海王星导弹击中电厂

项鹏飞
2025-11-01 14:55:42
女子被通知面试,到场以“无经验”被刷,走后越想越气跑回去据理力争:“为什么不看简历?车费不要钱吗”

女子被通知面试,到场以“无经验”被刷,走后越想越气跑回去据理力争:“为什么不看简历?车费不要钱吗”

观威海
2025-11-01 10:54:07
崩盘!乒坛第7位世界冠军被淘汰:连丢3局被逆转,不敌奥运亚军

崩盘!乒坛第7位世界冠军被淘汰:连丢3局被逆转,不敌奥运亚军

越岭寻踪
2025-11-01 04:11:18
一年五万!瑾汐刚认亲就被算账?大哈直播曝惊天内幕,网友看呆!

一年五万!瑾汐刚认亲就被算账?大哈直播曝惊天内幕,网友看呆!

陈意小可爱
2025-11-02 01:44:10
郑丽文震撼全场,马英九落泪,新的人事安排出炉,韩国瑜强硬发声

郑丽文震撼全场,马英九落泪,新的人事安排出炉,韩国瑜强硬发声

李摻穷游天下
2025-11-01 16:03:07
雷霆弃将把鱼腩带成东部第一!开赛未尝一败,连杀东部冠军热门

雷霆弃将把鱼腩带成东部第一!开赛未尝一败,连杀东部冠军热门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01 14:26:29
刚刚公布的 iPhone Air 销量,给我看傻了

刚刚公布的 iPhone Air 销量,给我看傻了

刘奔跑
2025-11-01 23:42:50
中国南海战略大变化!不再填海建岛,却用钢铁浮桥将菲律宾逼入绝境

中国南海战略大变化!不再填海建岛,却用钢铁浮桥将菲律宾逼入绝境

林子说事
2025-11-01 02:46:24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妙招酷
2025-10-29 00:22:47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姜大叔侃球
2025-11-01 20:27:43
小雷:任何球队今天去对阵热刺都可能觉得自己会赢

小雷:任何球队今天去对阵热刺都可能觉得自己会赢

懂球帝
2025-11-02 04:27:05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09:52:04
中年夫妻的婚姻状态都是啥样?网友:我34,老公54,一个月八九次

中年夫妻的婚姻状态都是啥样?网友:我34,老公54,一个月八九次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24 00:20:03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50:45
天啦噜!深圳48岁女子怀孕7-8周了,24岁女儿坚决反对,引发争议

天啦噜!深圳48岁女子怀孕7-8周了,24岁女儿坚决反对,引发争议

火山诗话
2025-10-31 22:27:50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这些“三农”关键词,透露增收新路径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这些“三农”关键词,透露增收新路径

人民网
2025-11-01 10:11:29
哺乳期的我刚回公司上班,就被领导儿子提这种要求,我该怎么办?

哺乳期的我刚回公司上班,就被领导儿子提这种要求,我该怎么办?

亲爱的落落
2024-10-18 11:47:50
2025-11-02 04:44:49
东方寻史 incentive-icons
东方寻史
山巅俯瞰兴衰史
1908文章数 14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时尚
房产
亲子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旅游要闻

运河明珠,千年守望:杭州拱宸桥的前世今生与文化密码!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亲子要闻

子宫写真火遍法国!不去医院就可看性别,还能给胎儿“打印”一张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