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实施后,从表面上来看,国内电动两轮车应该开始的是电动自行车的新时代,然而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终端渠道忙着力推旧标准车型,而各大品牌在近期举行的行业展会现场,虽然也有展示出的各自的新国标电自车型,但从展示权重来看,电摩车型反而要高出新国标电动自行车。
![]()
在新国标时代下,行业对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选择性淡化”,是政策、市场、企业战略和行业演变多方博弈下的理性选择。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产业转型期的复杂性和阶段性特征。
![]()
新国标虽已实施,但政策设计的过渡期(旧标车可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直接决定了当前市场的重心倾斜。终端渠道堆积的旧标车库存仍需消化,部分头部品牌旧标车库存占比高达35%以上,经销商在过渡期内优先清理旧车,不仅是规避库存贬值风险的必然选择,甚至是因为旧标准车型在性能上的优势而带来的更高附加值。
![]()
新国标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安全性,例如要求塑料件占比不超过整车重量的5.5%、强制防火阻燃材料使用等,但这些升级却与部分用户的实用需求产生冲突。
一方面,安全配置推高成本,新车均价提升,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短期内难以接受;另一方面,新国标车型的性能进一步收紧和严管,也让不少用户选择观望。
![]()
相比之下,电摩车型虽需上牌考照,但更高的速度和续航更贴合实际场景,成为商家自然倾斜的方向。这种错位使得行业优先推广适配性更强的电摩和细分车型(如休闲三轮车),而非强行教育市场接受尚未成熟的新国标车。
![]()
从当下的情况来看,头部企业的“沉默”实为战略观望。新国标车因成本上涨压缩利润,而电摩、外卖车等细分品类溢价空间更大。
从浙江、南京连续两场行业展会来看,外卖车已经形成以黑骑士、智迈等专精品牌,以及雅迪旗下大圣等传统品牌布局,和九号、极核等为代表的三大势力,明年预计围绕外卖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随着台铃在本届南京展现场首发休三车型,头部雅爱台三强也都完成了该领域的布局,传统电三品牌未来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
在新国标过渡的特殊时期,企业通过这些高利润品类快速收割市场,既能对冲新国标车的投入风险,也能在行业洗牌期巩固份额。
![]()
尽管短期被战术性淡化,新国标代表的安全化、标准化仍是不可逆转的方向。其防篡改设计、材料阻燃要求直指行业痛点——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中,多数与改装电池、易燃材料有关。政策亦通过“以旧换新”等补贴引导淘汰老旧车辆,例如对高安全隐患的锂电池车加大置换补贴,逐步改变消费者认知。
![]()
长期看,随着过渡期结束(2025年12月起禁售旧标车)和供应链成本优化(如阻燃材料规模化生产),新国标车将随着需求增加回归主流。企业当下的“淡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在为技术升级争取时间,例如北斗定位、智能监测等功能,以及在外观上的差异化创新,未来可能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
结 语
行业对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冷淡,是政策切换、市场接受度、企业利润博弈下的阶段性策略。旧车清库存、细分赛道卡位、差异化创新后,安全与合规需求将重新主导市场。这也是非常典型的产业升级路线:政策驱动洗牌→资源向头部集中→细分创新反哺主流。
未来,电动两轮车行业竞争焦点也将从“速度价格战”转向“安全技术战”,谁能率先平衡政策合规与用户需求,谁就能在洗牌后的新格局中领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