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红军一个团离奇失踪,中央多次调查无果,70年后山村民俗还原真相

0
分享至

1934年的深秋,一支英勇的红军部队为大部队断后,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敌军的合围圈。

但当主力部队成功转移之后,这支英雄部队却离奇失踪了

建国之后,中央曾三次派人寻找他们的踪迹,却始终无果

直到70年后,山村民俗还原了当年的真相

这支失踪的队伍究竟去了哪里?山村民俗又是如何揭开真相的?



甘溪危局

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启动战略转移,长征正式拉开帷幕。

为了掩护中央主力安全突围,红六军团受命向西挺进,在湘赣交界地带与敌周旋,牵制火力,为后方争取时间。

10月初,红六军团行至贵州石阡甘溪镇。

刚刚穿过浓密的林带,前方探马便传回消息:敌军已然埋伏山头,桂军抢先占领制高点,火力压制异常凶猛。



未及喘息,湘军与黔军亦从两翼包抄而至,三方合围之势陡然成形,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萧克用手按住地图,望向北方密林深处,眼神深沉。

若此地被敌军封死,那整支红六军团恐将葬送于此。

唯一的出路,就是立刻分兵突围,由52团担任后卫,拦住敌军,为主力部队争取脱身之机。



在萧克话音落地的那一刻,52团团长田海清和师长龙云便齐齐起身,向军政委敬礼:

请组织放心,掩护任务,交给我们。”

52团迅速展开阻击部署,一边吸引敌军火力,一边逐步向南牵引战场方向,避开主力转移线路。

他们的策略是将敌人拖入山林,凭借熟悉地形打游击战术

为了防止敌军识破意图,田海清甚至故意制造假象,让敌人以为红军主力尚未突围。



几日之内,枪声在山谷中连绵不绝,52团边打边撤,弹药一度告急。

战士们就地收集敌人遗弃的武器,用缴获的子弹再一次对敌开火。

最惨烈的一次交战,发生在甘溪镇北面鹰嘴岩一带,那是一处狭长的山道,三面皆是陡坡。

敌军依仗人多势众,从正面猛攻,妄图一举击穿红军的防线,彻底切断转移路线。

红军战士没有退缩,他们在一线阵地苦苦坚守,靠石头、树桩、草垛搭起简易掩体,阻敌前进。



敌人不断增援,山路上到处是尸体和弹壳,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火药味。

整整五个小时,52团以不到500人的残兵,把敌军三次攻击全部顶了回去

而在52团血战正酣之际,红六军团的主力部队则悄然转移,绕过敌军包围圈,成功脱身

当萧克望见远处已脱离险境的队伍,他沉默许久,只在心中默默记下:“红52团,功不可没。”

甘溪之役结束时,52团已是疲惫至极,兵力折损近半,衣衫褴褛、弹药枯竭。



可当萧克发出撤退命令时,田海清却选择继续南撤牵敌

他明白,敌人若察觉主力已离,极可能追击而至。

于是,这支已经筋疲力尽的队伍,再一次咬牙,踏上了通往困牛山的方向



绝境求生

52团的余部在经历甘溪一役之后,仅剩不到五百人

战士们衣衫褴褛,脸颊瘦削,每一步都踏着疲惫与沉重,往山里走。

困牛山,这座原本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名字的小山,被村民戏称“牛进得去,出不来”。

它三面绝壁环绕,只有东南一条崎岖小道可以上下。



山不高,约五百米,但地形极其复杂,山体内沟壑纵横,崖壁悬险,树林密集。

田海清一眼望去便知道,这是一处天然的堡垒,也是他们最后的庇护所。

敌人并未马上追上来,大概是没料到红军会钻进这种“死地”。

田海清带人用手里仅剩的工兵铲挖出简单战壕,把一些藤条和碎石拉堆成掩体。

他清楚,这支队伍撑不了多久,但哪怕能再多撑一天,也许就能换来大部队更久的安全



进山第三日,最后一袋炒面吃完,连汤都没剩。

没有火源,也不敢生火,只能靠山里的野草、野果、树皮充饥,靠山泉止渴。

几天后,敌人还是追上来了,他们没有贸然攻山,而是先占据山下三面高地,远远架起火炮,对山体进行压制轰击。

红军没有重炮,只有几把缴来的机枪和手榴弹。

他们用石块、土壤加固阵地,每次炮击之后,就重新修补残破的防线。



最难熬的,是夜里,敌人不断派小股部队试图夜袭。

红军战士守在山道口,拿着刺刀、树枝、甚至磨尖的木棍,把敌人一批批撵了下去

田海清看得出来,战士们已经撑到了极限

但他们谁都没有退下去,哪怕只有一把枪、一个人,也要站在阵地上。



跳崖殉国

第五日,田海清和龙云带人勘查山体时,发现南面悬崖下的一条隐秘山沟,或许可以成为突围通道。

他们不敢确定底下是否有埋伏,但这是唯一的选择

龙云亲自带头,挑了约两百名身体尚能支撑的战士,在月色下出发。

他们走得很轻很轻,脚步几乎没有声音,但敌人早有布防,刚出崖底不到一刻钟,便被发现。



枪声划破夜色,敌军从三面包抄而至,红军战士用刺刀冲上去,一阵搏斗之后,仍被包围。

龙云在混战中被俘,满脸是血,消息传回山上时,田海清久久不语。

片刻后,他转身回营地,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指挥剩余的防御部署

敌人显然意识到红军已是穷途末路,于是,开始施以阴招。

他们将周边村落的百姓抓来,逼迫这些无辜的平民走在最前方,作为“人盾”。



当红军战士在哨位上看见那些熟悉的乡民、老人、妇孺被迫一步步向山头前进时,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他们只能把子弹打在敌人身后,可这毫无用处,敌人步步逼近。

红军不断后撤,退到山顶边缘,已无处可退

此时,田海清站上岩石之巅,望着被迫“进攻”的百姓与步步逼近的敌军,沉声吼出一句话:

宁死不做俘虏!”



随后,他掰断手中步枪,将枪管扔下悬崖,转身纵身而下

紧接着,一个接一个战士放下枪,喊着同一句话,砸碎武器,毫不犹豫地跳下山崖

他们知道,那是死路,但他们宁可死,也不让敌人从他们的躯体上,践踏红军的尊严。

170多个战士,从山崖上飞落,鲜血染红了困牛山,也染红了历史。



还原真相

困牛山上那170多名战士跳崖后,早已突围成功的大部队却对此毫不知情

从此,他们的下落就成了一个谜,直到70年后,真相才被揭开

2002年秋的重阳节,石阡县党史研究室的副主任杨又铸,又一次踏上了前往困牛山的调查之路。

他已不是第一次来此地,这些年他翻遍了甘溪战役的所有旧档案。



那场战斗后红52团神秘失联,无人知晓他们的下落。

官方的调查也曾三度介入,但都因线索中断而无疾而终。

可杨又铸心里始终隐隐觉得,那支队伍不可能凭空消失。

红52团有近千名战士,哪怕全军覆没,总该留下一点痕迹

那天山路泥泞,他冒雨而行,就在走过一条乡村小路时,看到几位村民在一处山崖下摆祭品



是在祭祖吗?”他问。

不是,是给红军烧香。”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回答。

红军?”杨又铸愣住,“什么红军?

就是当年跳崖的红军呗。”村民嘴里说得轻描淡写。

杨又铸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立即换了鞋,跟随村民穿过林道,来到那块被烧纸熏黑的山崖底部。



杂草丛生的山脚,有一道石头垒砌的小坟冢,旁边立着一块无字碑,斑驳的红漆模糊地写着几个字:“英魂不朽”。

这是谁立的?”他追问。

早些年立的,老人们说是给红军立的,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就这么拜着。

村民说着,指向山上:“我们村里老一辈说,当年他们为掩护转移,被逼跳崖,就死在那上面。

杨又铸意识到,可能找到了困扰自己多年的答案,那些跳崖的红军,会不会就是当年的红52团?



他连夜赶回城里,调出旧档案、战时地图,重新比对位置。

他找到几十年前的红军口述资料、老照片,甚至请人绘制山体地形图。

他找到了当地年龄最大的几位老人,其中一位叫蔡应举,98岁,年纪大得说话已经含糊不清。

但当提到“红军”“跳崖”“甘溪”几个关键词时,老人的眼神却忽然变得清明。

他们不是逃兵。”老人哑着声音说,“他们是为了我们跳的。”



那一夜,杨又铸听着老人讲述当年的故事,久久无言,但从此,真相终于被还原

2004年,这项调查最终上报中央,相关部门迅速核实信息后,确认红52团确实在困牛山战斗中全体壮烈牺牲

而此时,距离当年红52团牺牲已经过去了整整70年

所有失踪人员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由国家出资,在山脚修建纪念碑,碑文题写“红军跳崖殉难处”七字

红52团,这支英勇的队伍,用生命为长征赢得了转机,却在历史中沉寂了七十年。



是山村一场看似平凡的民俗,把他们从遗忘中唤醒,让真相重见天日。

如今,“红军跳崖殉难处”的七个大字,矗立在困牛山脚。

那不仅是一块纪念碑,更是一座昭示信仰的丰碑。

他们用鲜血告诉后人:什么是信仰,什么是担当,什么是不屈的中国魂。

愿烈士忠魂,长眠山河;愿他们的故事,被世代铭记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整晚,全网都在猜IRON是不是“真人”?何小鹏发布一镜到底视频,直接“扒皮”自证!

一整晚,全网都在猜IRON是不是“真人”?何小鹏发布一镜到底视频,直接“扒皮”自证!

CSDN
2025-11-06 19:20:56
刷屏了!做空小米已成对冲基金共识?股价一个多月已暴跌近30%...

刷屏了!做空小米已成对冲基金共识?股价一个多月已暴跌近30%...

金石随笔
2025-11-07 00:08:05
举国之力找不到完整夏朝,为何?网友的神预言正在被考古证实

举国之力找不到完整夏朝,为何?网友的神预言正在被考古证实

老谢谈史
2025-11-07 04:31:49
好走不送!郑智化清空微博,陈震道歉,央媒三连问直戳心窝

好走不送!郑智化清空微博,陈震道歉,央媒三连问直戳心窝

鋭娱之乐
2025-11-05 20:17:19
美荷两国同时发声,对中国独立研发的光刻机技术给予了强烈批评

美荷两国同时发声,对中国独立研发的光刻机技术给予了强烈批评

来科点谱
2025-11-06 13:33:42
让中国光刻机“变成废铁”,日本对华下狠手,外媒:比美国人还绝

让中国光刻机“变成废铁”,日本对华下狠手,外媒:比美国人还绝

博览历史
2025-11-06 20:35:03
突然要闭店!无锡很多人爱吃

突然要闭店!无锡很多人爱吃

江南晚报
2025-11-06 15:35:45
阿里高管空降山姆引爆退卡潮,网友一片抵制,山姆员工天塌了?

阿里高管空降山姆引爆退卡潮,网友一片抵制,山姆员工天塌了?

眼光很亮
2025-11-05 11:43:46
闹大了!长沙副院长与主任不雅视频泄露者疑曝光,女主还有第三者

闹大了!长沙副院长与主任不雅视频泄露者疑曝光,女主还有第三者

火山诗话
2025-11-07 05:30:27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法老不说教
2025-11-06 20:45:28
纽约剧变!34岁穆斯林市长崛起,中产与华人票仓集体失声

纽约剧变!34岁穆斯林市长崛起,中产与华人票仓集体失声

华人生活网
2025-11-06 03:16:42
150亿造了个“门”?珠海超级项目烂尾,网友:史上最牛大门!

150亿造了个“门”?珠海超级项目烂尾,网友:史上最牛大门!

GA环球建筑
2025-11-06 15:56:04
大反转!广东一妈妈发帖称“给宝宝喂安眠药后上夜班”,官方已介入

大反转!广东一妈妈发帖称“给宝宝喂安眠药后上夜班”,官方已介入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
2025-11-06 20:36:36
环球小姐大赛高管公开辱骂选手不伺候金主?各国佳丽愤怒离场引网友热议:恶臭发言滚!

环球小姐大赛高管公开辱骂选手不伺候金主?各国佳丽愤怒离场引网友热议:恶臭发言滚!

英国报姐
2025-11-06 21:43:33
悄悄5连胜,冲西部第2,场均40+11+9,湖人史诗级3方交易赚大了

悄悄5连胜,冲西部第2,场均40+11+9,湖人史诗级3方交易赚大了

毒舌NBA
2025-11-06 20:03:53
西贝闭店潮,终于撑不下去了!

西贝闭店潮,终于撑不下去了!

互联网品牌官
2025-11-06 13:46:15
正式上任,国足新主帅曝光,扣除相关费用,邵佳一年薪有多少钱?

正式上任,国足新主帅曝光,扣除相关费用,邵佳一年薪有多少钱?

体育有点水
2025-11-06 15:00:29
河北婚车遭拦截!50条香烟才放行,僵持1小时新娘气哭,官方回应

河北婚车遭拦截!50条香烟才放行,僵持1小时新娘气哭,官方回应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7 02:09:41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葡萄牙穷到什么程度?我住了8个月,有些尴尬的现实得说出来

诗意世界
2025-11-06 10:27:22
曝翁帆未入职清华不到24小时,校方回应了,杨振宁的布局恐难实现

曝翁帆未入职清华不到24小时,校方回应了,杨振宁的布局恐难实现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6 15:59:36
2025-11-07 08:44:49
兴趣知识 incentive-icons
兴趣知识
感谢关注 感谢喜欢
918文章数 1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现在最担心的事很不妙 心提到嗓子眼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现在最担心的事很不妙 心提到嗓子眼了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时尚
亲子
健康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梦幻西游风少逆天预判助宝哥团队拿状元,欧皇鉴定130头连出极品

美拉德失宠了?今年冬天最流行的3个颜色,谁穿谁好看!

亲子要闻

医院里面到底有啥,非得去看看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