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别管冰箱,先想想电费
夏天空调一开,电表就疯转。其实,你付的钱里有一小部分根本没变成冷气,而是被电线“吃”掉了。物理学家管这叫电阻损耗,全球加起来,相当于好几个三峡电站白忙活。要是有一种材料能让电流“一路绿灯”,那得省多少?
![]()
二、超导体的尴尬:好用,但得冻着
这种材料叫超导体,早就有了。问题是,它们大多得泡在液氦里,比南极还冷。医院MRI、粒子对撞机用得起,家用?门儿都没有。
三、老理论遇上新算法
过去几十年,大家都守着BCS理论:电子两两牵手,变成“库珀对”,就能在原子丛林里不撞车。可这套公式一到高温就失灵,像羽绒服到了赤道。
宾州州立大学的团队换了个思路。他们把量子力学里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和自家“熵理论”拼在一起,相当于给电子开了导航:先算零度时的电子分布,再倒推升温后会不会散伙。
四、DFT不是万能钥匙,但会看门
DFT原本只管电子怎么排队,不管它们是否牵手。团队发现,只要电子密度图长得像库珀对,材料就有戏。他们把铜、银、金这些“绝缘贵族”也扔进模型,结果真算出它们理论上能超导,只是温度低得离谱。
更妙的是,高温超导体的原子排布像水上浮桥,浪再大也能让电子高速公路不塌方。
五、下一步:翻五百万本“材料字典”
团队正在啃一个包含五百万种化合物的数据库,用新算法筛一遍,再让实验组去烧炉子、加高压。目标很明确:找到室温下的“零损耗”选手。
六、如果成功,世界会怎样
电网不再发烫,手机一周一充,磁悬浮列车可能直接通到你家门口。科幻?团队表示“我们只是把地图画得更细,宝藏还得靠大家一起挖。”
要是家里电线不发热,你最想先升级哪件电器?或者你觉得室温超导会先用在哪儿?留言告诉我,说不定下期就写你的点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