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小糖人的福音来了:上海交大研究发现,3种运动应该坚持多做

0
分享至

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一项研究刷爆健康圈,团队分析了近十年 50 多项研究发现:规律运动能让反映长期血糖水平的关键指标下降 0.3%-0.8%,效果堪比口服调理品。更惊喜的是,并非所有运动都一样有效,这 3 种运动被评为 “稳糖黄金组合”,适合需要管理血糖的朋友长期坚持。



一、有氧运动:每日 30 分钟,给血糖 “踩刹车”

上海交大研究明确:有氧运动是血糖管理的 “主力军”,它能让肌肉主动摄取葡萄糖,不依赖身体调节机制也能稳定指标。

  • 首选方式: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最安全。快走适合所有人,饭后 1 小时出门散步,步幅保持每分钟 100-120 步,微微出汗且能正常说话即为达标;游泳对关节友好,每周 2-3 次,每次 40 分钟,尤其适合体重基数大的朋友。
  • 科学技巧:不用一次练够 30 分钟,早中晚各 10 分钟碎片化运动,效果和连续运动一样。比如早上送孩子上学快走 10 分钟,午休爬楼梯 5 层,晚上饭后散步 15 分钟。
  • 关键提醒:运动后若疲劳感 1 小时内消失、睡眠食欲正常,说明量刚好;若第二天仍腰酸背痛,需减少时长。



二、抗阻训练:每周 2 次,让身体更 “能扛糖”

研究发现,肌肉量增加后,基础代谢提高,身体对血糖的调节敏感性会增强,空腹时的血糖控制效果更明显。在家就能做的 3 个经典动作:

  1. 弹力带上肢外旋:大臂贴紧身体,前臂弯 90 度,套上弹力带,拇指外展时转动手臂,每组 12 次,做 3 组,能改善久坐体态还练肌肉。
  2. 屈髋蹲起: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抱胸,下蹲时膝盖不超过脚尖,每组 10 次,增强下肢力量,激活代谢关键肌群。
  3. 单腿站立:侧对墙面轻扶支撑,单腿抬起脚背勾起,每组 8 次,左右交替,提升平衡能力,预防运动损伤。
  • 频率把控:同一部位训练间隔 48 小时,比如周一练上肢,周三练下肢,避免肌肉过度疲劳。



三、HIIT 训练:20 分钟抵 1 小时,高效稳糖神器

这种 “短爆发 + 快恢复” 的训练方式,对血糖指标的改善幅度是所有运动中最大的,但需根据体能选择。

  • 入门方案:快走 30 秒(全力加速)+ 慢走 90 秒,重复 8 组,总时长 20 分钟。适应后可换成慢跑 20 秒 + 快走 100 秒,逐步提升强度。
  • 适用人群:30-50 岁体能较好者优先尝试,高龄或有基础问题的朋友不建议做,可用 “饭后踮脚” 替代 —— 站立扶椅,踮脚 10 次休息 10 秒,重复 5 组,同样能激活肌肉代谢。
  • 注意事项:必须先做 5 分钟热身,如扩胸、弓步压腿,避免突然发力导致拉伤。



四、黄金组合方案:这样搭配效果翻倍

上海交大建议将三种运动结合,给出一周参考计划:

周一,快走 30 分钟 + 上肢抗阻训练 15 分钟,45 分钟

周三,游泳 40 分钟 + 下肢抗阻训练 15 分钟,55 分钟

周五,HIIT 入门训练 20 分钟 + 拉伸 10 分钟,30 分钟

每日附加,饭后踮脚 / 散步 10 分钟,10 分钟

五、避坑指南:这 3 个错误白忙活



  1. 误区一:出汗 = 有效?错!必须达到中等强度,比如 25 岁朋友运动时心率保持在 145 次 / 分钟左右(170 - 年龄)。
  2. 误区二:空腹运动效果好?大错!空腹易导致身体不适,建议饭后 1-2 小时运动,刚好赶在血糖上升期 “截胡”。
  3. 误区三:一周突击练一次?没用!规律性比强度重要,哪怕每次只动 15 分钟,坚持每周 5 次也比周末狂练 2 小时强。

结尾:运动稳糖,贵在坚持

上海交大的研究团队强调:运动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坚持 2-3 个月,血糖指标会明显改善,还能顺带降血脂、减腰围。



不管是 60 岁的长辈还是忙碌的年轻人,都能从这 3 种运动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 体力差就从快走开始,时间少就练 HIIT,怕伤关节就选游泳。

今天就把运动鞋摆到门口,明天饭后先动 10 分钟,评论区打卡你的第一天运动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印度首都发生恐怖袭击,莫迪或随时按下开战按钮,歼10C又将发威

印度首都发生恐怖袭击,莫迪或随时按下开战按钮,歼10C又将发威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1:37:01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慢放
2025-11-11 15:35:29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0:32:58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项鹏飞
2025-11-11 19:38:27
耿直boy+1!18岁复旦学子击败潘展乐孙杨夺冠,赛后回应亮了

耿直boy+1!18岁复旦学子击败潘展乐孙杨夺冠,赛后回应亮了

青春上海
2025-11-11 11:35:14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09 14:50:37
印度网球选手前往中国参赛遭拒签,社媒求助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印度网球选手前往中国参赛遭拒签,社媒求助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懂球帝
2025-11-11 18:52:03
外卖大战太惨了:阿里亏360亿、美团亏200亿,拉低中国互联网盈利三成?

外卖大战太惨了:阿里亏360亿、美团亏200亿,拉低中国互联网盈利三成?

开柒
2025-11-11 18:30:46
震惊!撞了仨人,她第一眼在乎居然是自己的摩托车

震惊!撞了仨人,她第一眼在乎居然是自己的摩托车

熊太行
2025-11-11 18:01:42
官方:亚马尔退出国家队,西班牙足协对其自行接受治疗不满

官方:亚马尔退出国家队,西班牙足协对其自行接受治疗不满

懂球帝
2025-11-11 18:01:10
中方将向菲律宾提供现汇和紧急物资援助,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0多人死亡

中方将向菲律宾提供现汇和紧急物资援助,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0多人死亡

鲁中晨报
2025-11-11 19:51:02
李连杰怎么突然年轻30岁?知情人曝关键线索:看他的手

李连杰怎么突然年轻30岁?知情人曝关键线索:看他的手

精彩背后的故事
2025-11-12 01:08:24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8:36:48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木蹊说
2025-11-11 16:06:19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深圳晚报
2025-11-11 07:59:35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红星新闻
2025-11-11 19:05:17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不掉线电波
2025-11-11 11:08:03
美福特号航母进入加勒比海

美福特号航母进入加勒比海

界面新闻
2025-11-11 22:44:34
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后公布病历 医生:完全恢复已不可能

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后公布病历 医生:完全恢复已不可能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1 13:52:04
央视直播,国足VS越南,冲3-0开门红,邵佳一督战,首发11人浮现

央视直播,国足VS越南,冲3-0开门红,邵佳一督战,首发11人浮现

球场没跑道
2025-11-11 21:34:38
2025-11-12 05:20:49
农村情感故事 incentive-icons
农村情感故事
文化、养生、农村、故事,都在这里
6061文章数 62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亲子
健康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亲子要闻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