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现状:外三元出栏均价全国垫底,本地运费显著上涨
近期广西生猪市场呈现 “价低运费高” 的特殊格局:一方面,截至 10 月 26 日,广西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仅为 11.19 元 / 公斤,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最低水平,同期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 11.88 元 / 公斤,最高价浙江已达 12.45 元 / 公斤;另一方面,广西生猪调运及本地运费出现大幅上涨,涨幅普遍在 4000-5000 元不等,与低迷的猪价形成鲜明反差。
从年度价格维度对比,截至 10 月 24 日,今年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 14.18 元 / 公斤,广西以 13.88 元 / 公斤高于新疆(13.35 元 / 公斤),但低于河南(14.33 元 / 公斤)、广东(15.09 元 / 公斤)等主产区。这一数据打破了 “广西近期猪价持续偏低,年度均价也处于低位” 的认知,其核心原因在于广西 1 月生猪均价显著高于新疆,拉平了全年价格差距,但短期(尤其是 10 月)的价格弱势仍十分突出 ——10 月上旬广西外三元生猪价格一度跌破 5 元 / 斤,创下 2025 年价格新低。
![]()
二、关键制约:产能过剩叠加调运受限,双重压力压制猪价
(一)产能基数大,外调依赖度高且受政策制约
广西作为全国生猪外调大省,超一半的生猪需通过外调实现销售,2024 年其生猪出栏量达 3651.35 万头(同比增长 3.8%),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226.82 万头(同比增长 2.5%),产能规模持续处于高位。
从全国市场环境来看,2025 年 9 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达 4035 万头,生猪市场 “大供应” 格局未改,叠加广西面临严格的调运检疫政策(2025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更严格的生猪跨区调运政策,以降低非洲猪瘟疫情传播风险),外调通道进一步收窄。供需失衡下,10 月上旬猪价急剧下跌,成为全国价格洼地。
(二)低价倒逼 “白条外调”,间接推高本地运费
尽管毛猪外调受限,但广西极低的猪价催生了 “白条外调” 模式 —— 在 A 票(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及跨省调运检疫严格的背景下,广西白条猪肉以低价冲击周边市场,大量调往广东、山东等省份。
同时,低价也吸引部分省份客户选择 “就近屠宰 + 二次育肥”:一方面,客户在广西本地屠宰后调运白条,减少跨区调运环节;另一方面,部分从业者因低价利益驱动,收购广西生猪进行二次育肥,导致省内生猪运输需求激增,用车量大幅增加,最终推动本地运费上涨 4000-5000 元不等。
三、仔猪市场:价格与全国持平,但调运受疫情拖累
现阶段全国仔猪价格普遍偏低,均价低至 164.5 元 / 头,广西优质仔猪价格与全国水平基本持平,未出现明显价差。
但从流通层面看,仔猪调运仍受疫情防控制约:2025 年 7 月广西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源头与邻国越南密切相关,后续防控措施升级,9 月 1 日实施的跨区调运政策不仅针对毛猪,也对仔猪调运形成限制,导致广西仔猪销售渠道收窄,进一步加剧了本地生猪市场的供需压力。
四、需求端:本地消费有限,活禽分流进一步压制价格
广西本地生猪消费需求本身较为有限,且面临南方地区活禽消费市场的直接冲击 —— 南方消费者对活禽的偏好度较高,活禽消费占据一定的肉类消费份额,分流了部分猪肉消费需求,使得广西本地生猪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猪价缺乏向上支撑动力,即便在运费上涨、外调量增加的情况下,价格仍难改 “最低价” 命运。
五、后续展望:11-12 月出栏压力仍存,销售压力未减
当前虽有 “销售增量” 预期(白条外调及二次育肥带动短期销量提升),但随着全国与广西猪价价差逐步缩小,“低价优势” 可能减弱,后续外调及二次育肥需求或出现回落。
从产能释放节奏来看,广西前期高位产能仍将持续兑现,11-12 月生猪出栏压力依然较大,即便短期销量有所增长,市场整体仍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猪价回升动力不足,需警惕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免责声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无关。本报告版权归Mysteel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