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4万亿旧改落地,房龄20年以上的老房子要升值了?
楼下王大爷最近天天往居委会跑,手里攥着2001年入住的老房子房产证,逢人就问:“听说国家要投4万亿搞旧改,咱这房龄超20年的老破小,以后能加装电梯、修修漏水的屋顶不?房价会不会跟着涨啊?”其实不光王大爷,全国无数住在老小区的居民都在关心这事——毕竟老房子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可设施老化、配套落后的问题也真闹心:爬楼累得喘、水管老堵塞、停车全靠抢,想转手都没人要。如今4万亿旧改“大礼包”落地,这些老房子终于要迎来“焕新”机会,到底能不能摆脱“贬值命运”、实现升值?
![]()
一、官方明确:4万亿旧改怎么投?改造对象有哪些?
很多人疑惑“4万亿旧改”是不是传言,答案是:千真万确,还有明确的官方依据!
- 核心政策与资金来源:2024年10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住建部、财政部、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宣布,年底前将旧改相关“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同时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这笔资金专门用于支持合规旧改项目建设,打通融资堵点,确保改造能落地见效。
- 改造对象范围:住建部部长倪虹明确表示,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也就是房龄超25年的房子),2000年后建成但设施老化、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小区,也可按比例纳入。国务院2020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明确,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市政配套不完善、失养失修的住宅小区 。
- 改造规模数据:截至2024年,全国每年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超2900个,涉及居民近80万户,仅35个大城市待改造城中村就有170万套,再加上50万套危旧房,改造需求十分庞大 。
简单说,只要你家房子房龄超20年、设施老化,大概率能纳入旧改范围,享受这波政策红利。
二、旧改改什么?三大类改造,直接提升居住体验
旧改可不是简单刷墙铺路,而是实打实的“硬件焕新+配套升级”,官方明确了三大改造方向,每一项都戳中老业主痛点 :
1. 基础类:解决“住得安全”的核心问题
主要改造老化的市政配套和公共部位,比如更换漏水的供水排水管网、规整架空线(入地或捆扎)、修复破损的屋面和楼梯、加装消防和安防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这部分是必改内容,确保老房子住得放心。
2. 完善类:满足“住得方便”的实际需求
这是大家最期待的改造,包括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建设停车场和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整治小区绿化和照明、改造建筑节能设施、增设适老设施和无障碍通道。北京西城区手帕口小区2023年完成这类改造后,60平米两居室房价直接涨了5%。
3. 提升类:实现“住得舒服”的品质追求
重点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比如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卫生服务站、幼儿园、养老托育点,还会引入便利店、智能快件箱、文化休闲和体育健身设施,甚至推进智慧化改造,装智能门禁、远程抄表。上海静安区海防村改造后,六楼带电梯的房源租金从4500元涨到5200元,租客还抢着要。
截至2024年,全国已开工改造的老旧小区中,85%都覆盖了基础类和完善类改造,仅加装电梯就超过5万台,老小区的居住体验肉眼可见地提升。
三、关键问题:老房子真的会升值吗?官方数据+案例说话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答案是:核心地段的老房大概率升值,郊区老房可能小幅上涨,关键看改造质量和配套完善度!
- 官方政策导向:202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城市更新”战略,强调“优存量”,通过老旧小区改造盘活存量资源,专家分析这类更新区域的房价往往会有10%-20%的溢价空间,尤其是配套成熟的核心区老房 。
- 真实案例佐证:广州越秀区大塘街小区2024年初完成旧改,加装电梯+翻新社区活动中心后,80平米三房挂牌价从420万涨到450万,3个月涨了30万;杭州拱墅区和睦新村2024年完成改造后,二手房半年内每平米涨了约2000元,业主转手直接赚了45万。
- 数据支撑:链家、贝壳等平台数据显示,2023-2024年完成旧改的小区,二手房成交周期比未改造小区缩短30%,成交价普遍高出5%-10%,尤其是带电梯的老房,溢价更明显。
不过要注意:不是所有老房都能升值!郊区配套薄弱的老小区,即便改造,涨幅也可能有限;但核心区土地资源稀缺,老房经过改造后,性价比大幅提升,成了“稀缺资源”,不管自住还是转手都吃香。
四、避坑提醒:这3个误解要分清,别白等升值
旧改是好事,但这些细节不注意,可能会失望,甚至吃亏:
1. 旧改≠拆迁,别等“一夜暴富”
国务院早已明确,旧改是“微改造、综合整治”,不是拆除重建,靠拆迁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 。广德市政府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解读也提到,拆迁仅适用于公共利益需要,且逐步淡出,旧改后的老房短期内不会再拆迁,别抱着“改造后就拆”的幻想。
2. 不是所有老房都能纳入改造
住建部明确,改造要满足“失养失修失管、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条件,2000年后建成的小区只有限定比例能纳入 。如果小区业主意见不统一(比如多数人不同意加装电梯),也可能影响改造进度,甚至无法纳入当年计划。
3. 升值要看“硬条件”,别盲目跟风
老房升值的核心是“地段+配套+改造质量”:核心城区、靠近学校地铁的老房,改造后升值潜力大;郊区、配套薄弱的老房,可能只解决居住问题,房价难有大涨幅。另外,要关注当地住建局公示的旧改名单,只有纳入官方规划的小区,才能享受政策支持,别轻信“口头承诺”。
4万亿旧改的核心是“保民生、提品质”,让老业主住得更舒心,而升值只是配套红利。对于住在老房子里的人来说,改造后不用爬楼、管网通畅、社区有养老托育设施,本身就是最大的收获;对于想入手老房的人,建议盯着官方公示的改造名单,优先选核心地段、改造意愿强烈的小区,才有可能捡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