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南宋人家的墓,从地下一下子被掏出来
![]()
那天挖地的,是要打水塔的桩基,地点在德安县城郊。工人挖着挖着碰着了青石板,通知了文管所,考古队赶过去一看——是一座宋代的砖室墓,朝向是南北向的。更幸运的是,水塔桩把墓的四角钉在边缘但没穿透主室,主棺还完整着。要不是工人及时上报,这些东西可能早就散了。
把墓清理、保护、鉴定,是按程序走的。打开棺材那回,考古队选择在凌晨动手,怕强光和紫外线对绢和丝织品有伤。棺盖一掀,看到的是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女性遗骸:头发、牙齿还在,穿着黄褐色罗布袍裤,脚上穿的是有跟的弓鞋——和现代高跟鞋功能上有一点相似,主要是抬脚跟、改变步态。她身上盖着一幅画在绢上的星宿图,星位用点和线标出,点上撒了银粉。天文学界后来还把这幅图拿去考证过,觉得里面有文化含义。
![]()
细节里最让人注意的,是她下身缠着的三条白色素罗带,带上有干涸的血迹。旁边还堆着草纸和十四床被褥,最下面那层也沾了血。考古和法医的检查写得很直白:她的子宫已经脱出体外,伴随大量失血,判断致死原因是产时大出血或者相关并发症。墓志由她丈夫吴畴撰写,称她品行端正、德行良好,但墓志里一句关于死因的记录都没有。这在古代并不罕见——家属往往会刻意回避把生病或难产写进墓志,因为那样看上去不雅,影响家声。
陪葬品数量不少,织物超过三百件,镜子、梳具、玉佩、化妆盒样样俱全。有一件接近宋代流行的褙子,裁剪偏瘦,和唐代宽衣大袖那套很不一样。那套素罗单衣边上留有一枚纽扣,学界把它当成钮扣实物的早期例证之一。这些东西后来送到德安博物馆做了专题展,几个重点文物单独盒装,专家们花了好几年做修复和研究。
![]()
那三条白色带子被单独封箱保存,经常被拿出来讨论。有学者把它们看成古代用来处理生理或产后出血的布条,认为这是妇女生理卫生处理方式的实物证据,比现代卫生用品早好几百年。这样说并不是确定无疑,而是基于出土时布条的位置、血迹和周围被褥的情况做出的合理推断。也有人提醒不要简单等同现代用途,生活习惯和用途有可能更复杂——比如既有止血用途,也可能是裹腹、护身或祭祀用途。
墓里还有点小物件挺有意思:女子手里攥着一根桃树枝,枝上系着两个菱形小粽子,材料是绢,形状完整。工作人员推测这可能是祭品,放在节日或临近节日下葬时一起装上的,也有民俗学者认为桃枝在民间有辟邪功能,可能是护符。墓中并未发现所谓的买地券或土地凭证,这提示随葬物更多承担象征意义而非完全实用功能。
![]()
从这些出土物可以还原出某些生活细节。镜子、梳具、玉佩、化妆盒这些东西说明她在日常梳妆和仪容上有一定讲究,家庭条件算不上寒酸。绢布的纹样、被褥的层数、草纸的存在,都能拼出当时居家细节:人们睡的被褥堆得多、绢质讲究,随葬多件,表明家庭对死者有体面的安排。专家们用显微镜把织物纤维和纹样逐一记录,部分图案能对应宋代的审美取向,比如偏瘦的裁剪、含蓄的装饰风格,这和书面史料里对宋代审美的描述相互印证。
考古队花了差不多五年时间整理资料、鉴定、撰写报告并修复文物,之后在地方博物馆做专题展。文物展出后,民众、学生、学者都会来参观。看展的人有不同反应:有的人被那位女子的处境打动,觉得她临终时很孤单;有人更关注实物本身,觉得这类发现能把书面记载的空白补上。无论哪种看法,实物带来的信息是实在的:一个家庭的殡葬布置、当时的医疗水平、女性生活中的细节,都被那些布片、被褥和小件物品记录下来。
![]()
田野调查也跟着展开。考古队在附近走访,村里老人说过吴家祖坟的传说,但具体位置谁也指不准。地方记忆常常是模糊的,靠口述传承下来的名字和故事,可以在考古发现后和实物发生联结,让那些传说从抽象变成可看见的东西。还有些当时参与施工的人,后来会对出土过程记忆犹新,聊起来心里都有点激动:一桩工程竟把历史翻出来,这种感觉像是把旧时光拉回到眼前。
学术界把重点放在几处:一是那幅星宿图,绢上的标记和银粉点让天文学者觉得它不只是装饰,可能牵涉到当时的天文观念或护符用途;二是服饰与纽扣,这对研究宋代服饰史、身份表达有参考价值;三是那几条带子,它们改变了此前对古代女性日常卫生和产后处理的想象,从“没有实物”到“现在有了可对照的物证”,为妇女医学史提供了补充证据。
![]()
展厅里,几件重点文物被单独盒装,解说里写着出土时间、地点、随葬物列表和鉴定结论。那三条带子经常被讲解员单独拿出来解说,观众有时会靠得很近看布纹和血迹的痕迹。博物馆里还有修复记录,照片按步骤保存,从出土到清理、到做化学稳定处理,每一步都有详尽记录。研究论文里也讨论了墓葬的社会背景:当时的家族结构、妇女地位、殡葬习俗等,都能从这些物证里得到暗示,但往往还需要更多资料来佐证。
人们看这种考古发现,既能看到冷冰冰的事实,也会想象背后的人和故事。那位女子的名字、她生前的琐事、她被谁疼着、她的日常笑语,全都不在墓志里写出来。墓志里只写了“美德”,没有写死因,这既是时代的体面也是一种遮掩。出土的被褥、带血的布条、桃枝和那些小东西,一点一点把生活的细节拼出来,让人在看展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想她活着时的样子和最后的时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