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百年无战事,得益于宋仁宗和辽道宗。
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是北宋在位最久的皇帝,
辽道宗是宋仁宗的崇拜者,在位四十六年,是辽国在位最久的皇帝,
这两位皇帝奠定了宋辽百年和平的基础,
这也是宋英宗及后来的宋神宗、宋哲宗能集中精力锐意改革的原因,
改革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为了历史的连贯性,这一章说下辽国的事情。
——关注信陵公子,走进两宋三百年风云
![]()
(十八)萧峰与辽国的皇太叔
萧峰蓦地里一声大吼,纵身而起,呼的一声,从那三十几面盾牌之上纵跃而过,落在皇太叔马前。
皇太叔大吃一惊,举马鞭往他脸上击落。
萧峰斜身跃起,落上皇太叔的马鞍,左手抓住他后心,将他高高举起,叫道:“你要死还是要活?快叫众人放下兵刃!”
皇太叔吓得呆了,对他的话一个字也没听见。
这时叛军中的扰攘之声更是震耳欲聋,成千成万的官兵弯弓搭箭,对准萧峰,但皇太叔被他擒在手中,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萧峰气沉丹田,叫道:“皇太叔有令,众三军放下兵刃,听宣圣旨。皇帝宽宏大量,赦免全体官兵,谁都不加追究。”
这几句话盖过了十余万人的喧哗纷扰,声闻数里,令得山前后十余万官兵至少有半数听得清清楚楚。
——节选自《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虚构的,萧峰是虚构的,但皇太叔耶律重元不是,萧峰的结义兄弟辽道宗更不是。
从最受宠的皇子、到皇太弟、到皇太叔,耶律重元曾经无限接近辽国皇帝的位置,这也是他被迫反叛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是辽国内部保持契丹本位还是汉化之争,是保持契丹人骑射的习俗还是彻底汉化?
耶律重元并不一定想要反叛,可形势所逼,又不得不走上反叛的这一条道路。
![]()
(十九)从皇太帝到皇太叔
前面我们讲过,耶律重元是辽道宗的叔父,在辽道宗的父亲辽兴宗在位时,耶律重元深受垂帘听政的萧太后的喜爱。
虽然辽兴宗和耶律重元都是萧太后的亲儿子,但偏爱总是不需要理由的,若实在需要给个理由,那就是权力。
随着辽兴宗的长大和亲政,萧太后越来越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当皇帝的大儿子。
为了持续控制朝政,萧太后想要以年幼的耶律重元代替辽兴宗,以便于控制。
但是耶律重元和自己的哥哥关系非常好,也并不想成为这样罪魁祸首,便将阴谋透露给了辽兴宗皇帝。
辽兴宗皇帝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剥夺了萧太后的印绶,并将其流放。
但由于萧太后这次谋乱未遂,辽兴宗也没有很在意,就没有完全清除萧太后盘根错节的势力,后来,甚至允许她重回都城,继续当她的皇太后。
同时出于对弟弟耶律重元告发政变的感激,授予其“皇太弟”地位,并在酒醉时答应,答应日后传位于他。
可酒醒后,辽兴宗就不再提这个事情,只是对耶律重元以高官厚禄——北院枢密使和南京留守。
辽兴宗心中的接班人当然是自己的儿子。
自其长子耶律洪基六岁起,便先被册封为梁王;十一岁时,总领中丞司事,并被封为燕王;十二岁时,全面掌管北南枢密院事务,加授尚书令之职,进而晋封为燕赵国王;十九岁时,统领北南枢密院事务;二十一岁时,荣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兼知惕隐事,得以参与朝政决策。
辽兴宗病重之际,召见耶律洪基“谕以治国之要”,因此,辽兴宗死后,耶律洪基顺利继承了皇位,是为辽道宗。
而耶律重元也从皇太弟升级为皇太叔。
![]()
(二十)契丹化与汉化之争
辽兴宗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还有政策方面的考虑。
在辽兴宗统治期间,非常仰慕汉文化,推行汉化政策,并一直致力于维持与北宋的和平,边境常年相安无事。
辽兴宗皇帝在接见宋使的时候提到——吾有顽弟,他日得国,恐南朝未得高枕,意思是如果传位给自己这个弟弟,很可能相安已久的两国边境,战火重启。
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辽兴宗便还是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长子——耶律洪基,同时也留下遗命,让继承者完整地维持与宋的和平条约。
而这种传位及政策在辽国高层是很有争议的。
萧太后在接见宋朝使臣的时候,曾提出过要恢复老契丹人的传统:兄终弟及,意思是辽兴宗应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耶律重元。
并且萧太后、耶律重元等却更倾向于“本土主义的”契丹利益,在辽国制定新的政策时候,耶律重元力主着重保护契丹人的利益。
例如禁止契丹人将奴婢卖给汉人臣民,还有禁止居住在帝国南半部的汉人持有弓箭等等。
这也得到了契丹贵族和契丹人的大力支持。
而辽道宗继位后,比其父亲更为仰慕中原文化,甚至把宋仁宗的御容挂到宫中日日瞻仰拜奉,这也就导致了一些契丹贵族的不满。
于是怂恿耶律洪基当皇帝的举动比比皆是。
![]()
(二十一)皇太叔的叛乱
耶律洪基即位以后,尊称耶律重元为皇太叔,不直呼其名,上朝时候面圣可以不拘礼节,并且封重元之子涅鲁古为南院枢密使事。
但此时,耶律重元已经逐渐被野心勃勃的儿子和一些心怀不满的“契丹主义”贵族拥戴为名义上的领袖,密谋发动叛乱。
1063年7月,辽道宗外出打猎,耶律重元假称有病,想诱使辽道宗顺路去探望他,然后与子耶律涅鲁古乘机刺杀而夺位。
耶律洪基得到情报,但是不信,手下谋臣让其征召耶律涅鲁古,如果耶律涅鲁古不肯前来,就可推断此事千真万确。
耶律洪基听从了谋臣的话,派使者征召耶律涅鲁古,使者到了耶律涅鲁古门前,被耶律涅鲁古扣留于帐下,准备次日杀他
半夜时候,使者用佩刀割破帐幕逃出,赶赴行宫,将实际情形奏闻耶律洪基,耶律洪基这才相信。
于是派兵平定叛乱,而这个时候耶律涅鲁古已经率领叛军打了过来,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仓卒组织反击,擒获耶律涅鲁古,追杀20余里。
耶律重元逃入大漠后,深感痛苦与无力,哀叹数声:“涅鲁古使我至此”,便在荒野中自杀身亡。
值得一提的是,南院枢密使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南院大王,并不是《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当然如果说耶律仁先就是被掉包的乔峰,那也无可厚非。
评定叛乱后,辽道宗耶律重元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消化辽国的内部矛盾,辽国这一段时间更是没有精力与宋夏争锋。
这也是这段时间宋辽无战事的一个原因吧
备注:最近以两宋十八帝历史文章为主,顺便写写北辽西夏等周边国家,喜欢的朋友可以多多点赞转发分享,您的支持,是信陵公子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