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至28日,为爱止戈联合云南老兵关怀计划项目办团队,将迟到87年的台儿庄阵亡通知书,郑重送还至滇军60军将士洪连富、刘耀祖的亲人手中。
![]()
1938年,滇军第60军将士在台儿庄战场上与日寇殊死搏杀,一万多名青年子弟血染鲁南大地。抗战胜利80周年的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躬身告慰两位埋名于历史的抗战将士洪连富、刘耀祖:一纸书归,英魂安息。
这一漫长的归途,始于2023年7月。我们前后收集到三批共百余份台儿庄阵亡通知书,其中79份姓名、籍贯、部队番号等信息清晰可辨,全部来自滇军60军,75人为云南籍,牺牲时年龄最小的仅18岁,最大也不过30岁。自那时起,我们全网公布名单,坚持为他们寻亲,期望能将所有的通知书、迟到的荣誉,都交还到家属手中。
去年3月,我们为第一位寻亲成功的云中明,送还其阵亡书至后人手中。后来,陆续收到多位将士的疑似亲人线索,经过多次线下走访,抗战将士刘耀祖、洪连富与疑似亲人的关系被确认和证实。两家后人均表达了深切的愿望,希望亲手接回先辈的阵亡通知书,并赴鲁南战场旧址,在英雄牺牲之地捧回一抔黄土,带他们回家。
洪连富,第60军第183师542旅1083团2营5连。1938年4月25日,洪连富在火石埠被日军击中头部,牺牲时年仅27岁。
![]()
洪连富阵亡通知书
27日上午,昆明安宁。六十军将领后代、志愿者、文史学者等四十余人肃立现场,共同见证阵亡通知书移交至洪连富外甥手中的庄严时刻。
![]()
滇军将领甘芳的后代甘云感慨发言:“滇军第60军在台儿庄战役中英勇奋战,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家国尊严,也打出了滇军的血性与气势,彰显了云南子弟兵不屈的民族气节。在爱心团队与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今日,我们将英雄洪连富的阵亡通知书送还至亲人的手中。这不仅是一次家庭的告慰,更是一场民族的告慰。它告诉所有人,历史不会被遗忘,我们从未敢忘先辈所付出的鲜血与生命。”
![]()
甘云致辞
洪连富是家中长子,身材高大、力气惊人。离家前夕,他郑重嘱托妹妹们照顾好家和小弟,语气坚定而温柔:“等我打仗回来,日子就会好起来的。”可他再也没能回来。家中幼弟不幸早夭,最小的妹妹朱洪氏长寿至九十六岁,一生始终惦念着大哥的生死。女儿不忍母亲终日牵挂,便谎称舅父人在台湾,只是回不来,想必早已在那边儿孙满堂。这个善意的谎言,让朱洪氏缓解了些许的思念。
洪连富的外甥在现场饱含热泪:“舅父在台儿庄英勇杀敌、不畏牺牲,他没有给云南人丢人。舅父的英雄事迹是云南人、安宁人的骄傲和自豪!”
![]()
第二日清晨,我们赶赴大理,将第二份阵亡通知书送至刘耀祖亲属手中。刘家众人早已肃立门前,神情庄重,如同等待一位远行大半个世纪的游子正式归家。
![]()
![]()
![]()
刘耀祖隶属第60军第182师539旅1078团高射炮队,1938年4月26日,他同样头部中弹,英勇殉国。
![]()
刘耀祖阵亡通知书
云南老兵关怀计划项目办主任周德蓉,自身也是抗战老兵的后代。她向刘耀祖的亲人致以问候:“在抗战胜利80周年能够举行这场阵亡通知书送还仪式,既是对英灵的告慰,也是对亲属的交代,我代表志愿者团队向刘耀祖抗战将士致敬,也向刘家几代人的坚守致敬。”
![]()
周德蓉致辞刘耀祖的侄子情难自抑,接过伯父的阵亡书后,一字一句哽咽地读出上面的内容。他回忆,刘家有三兄弟皆投身抗日战场,但全都杳无音讯、生死未卜。
刘耀祖在牺牲前,曾寄回五封家书。他在最后一封信中告知家人,他已参加台儿庄战役,希望家中的姊妹平安,如果还能往家里寄信,就证明他平安无恙。但令人心痛的是,亲人再没有等到他的第六封信。
特殊年代里,刘耀祖的弟弟担心哥哥的信件被收走,便将最后一封信的内容用中英文复刻在家中的一面旧墙。并在离世前,嘱咐自己的儿子,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找到三位伯父的去向,他们因抗日踏上战场,都是刘家的英雄,刘家后人不应该遗忘他们。
![]()
滇军第60军军纪严明,坚韧勇猛。杜聿明曾这样赞赏这支军队:“中央军同这支云南军比起来,军容上似有逊色”。1938年3月,日军攻陷南京后,集结三十万精锐进犯徐州。60军奉命驰援。然而于学忠、汤恩伯部早已悄然撤退,未向60军传递任何消息。于是,这支原为二线待命的部队,在邢家楼、陈瓦房一带意外与日军正面遭遇,爆发了极其惨烈的陈瓦房遭遇战,以及五圣堂、汪蒲地区的争夺战。他们誓死不退,阵亡的营级以下官兵,不计其数,其中183师542旅1081团2营整营将士除有一人重伤幸存,全部牺牲。
![]()
60军举行抗日出征誓师大会
对这些阵亡将士来说,一纸通知书,几乎是他们唯一能返回故乡的凭证。然而大多数人,甚至没能留下一个名字。
洪连富与刘耀祖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烽火隔绝八十七年,他们终究没有成为历史的尘埃,而是在一群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重新被亲人拥抱。
8月30日,我们将陪同两家后人重返山东火石埠与北代庄——英雄牺牲之地。后人将在那里轻轻取一抔黄土,带他们回家。
至今,仍有诸多六十军将士的阵亡通知书,静静等待认领。他们的英魂还在风中漂泊,他们的故事仍被黄土掩盖。
![]()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请与我们联系。帮助每一张通知书,回到它本该抵达的家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