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第一章 董卓死后群龙无首,天下大乱
董卓死后,东汉局势迅速恶化,王允势力缺乏合法继承人、内部派系分裂,王允处置失当,导致董卓旧部反扑。
一、王允、吕布短暂掌权(公元192年4-5月)
![]()
王允被推到前台
董卓被杀,举国欢庆,王允以司徒身份总理朝政,吕布统领并州军,二人试图恢复东汉朝廷权威。
董卓统治时期,其势力包括三部分,一是凉州武装,将领有牛辅和董越;二是吕布统领的并州武装;三是禁军武装。
王允不具备一个王者的雄才大略,导致整个局面失控。
王允性格忠直,不知变通,不具备政治手腕,不合时宜的执政风格,渐失人心。
第一,不顾官僚和士大夫的利益,同时把东汉第一才子、大文豪蔡邕投入监狱,并杀害,很快遭到贵族阶层和世家大族的反对。
![]()
大文豪蔡邕被杀
第二,不收军心。凉州部队的领头人牛辅和董越出现内战,二人战死街头,李傕、郭汜接管部队。他们提出来赦免他们的罪行,王允以“一年不能赦免两次”为由拒绝,导致西凉旧部彻底绝望。
在军师贾诩的谋划下,他们先是逃跑,然后起兵。
![]()
天下第一毒士贾诩
第三,把一盘散沙的对手逼成铁板一块。
让关东军解散西凉部队,使西凉部队结成联盟,形成坚强的战斗力量。
二、西凉军反攻与长安陷落(公元192年6月)
李傕、郭汜在谋士贾诩建议下,以"为董卓报仇"为名,联合西凉残部十余万人反攻长安。
![]()
西凉旧部反攻长安
王允、吕布应该联手,但是王允轻视吕布,未分赏董卓财宝给吕布。
吕布虽勇,但名声不好,缺乏政治眼光和政治手腕。
导致王允和吕布两大集团分裂。
军队不团结,未能有效抵抗。
最终长安被攻破,王允被杀,吕布逃亡,朝廷再度落入军阀手中。
![]()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三、李傕、郭汜掌权与内斗(公元192-195年)
李傕、郭汜掌控汉献帝后,与樊稠、张济等董卓旧部短暂联合,因为权力分配矛盾,迅速分裂。
195年,李傕杀樊稠,随后与郭汜火并,双方在长安及周边混战数月,导致关中地区民生凋敝、人口锐减。
四、汉献帝东归与曹操崛起(公元195-196年)
李、郭内斗期间,汉献帝利用双方矛盾,在张济调停下放行东归洛阳。
![]()
汉献帝一路颠沛流离,狼狈逃回洛阳
东归途中,汉献帝先后遭遇李傕、郭汜追击及地方军阀拦截,历经一年辗转抵达洛阳。此时洛阳已残破不堪,曹操趁机"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迎至许都,开启"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政治优势。
![]()
曹操和刘备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第二章 陶谦三让徐州
![]()
徐州太守陶谦
徐州太守陶谦得知曹操家人途径徐州,要去曹操驻扎的山东兖州,为交好曹操,特派部将张闿护送。
没有料到张闿图财害命,途中将曹操全家杀害。
点评:陶谦存心讨好曹操,派人护送曹操的家小,理应指派可靠的亲信,可他居然派本为黄巾余党、后勉强归顺的张闿前往,实在欠妥。 陶谦弄巧成拙,曹操迁怪于他,甚至还殃及全城百姓。 可见好事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周密考虑才是。
曹操大怒,要血洗徐州为父报仇。
陶谦心忧徐州百姓,想要投降曹操,任其剖割以保百姓平安,众人纷纷反对。
糜竺建议坚守城池,自己出城求太中孔融发兵救助。
![]()
陶谦诚意让徐州
陈宫不忍目睹百姓惨状,前往劝说曹操。
曹操问他当初为何不辞而别?目前在何处高就?
![]()
陈宫足智多谋
得知陈宫在东郡从事,曹操讽刺道:“做得好大的官啊!”
陈宫说:“陶谦乃仁人君子,令尊受害是部将之过,不应责怪陶谦,更不应牵连百姓。”
曹操充耳不闻,陈宫无功而返。
糜竺入见孔融,孔融引荐刘备去他相见。
糜竺请求刘备救难,孔融也邀他同往徐州。
刘备说道:“我自己虽然兵微将寡,但为救百姓,愿前往公孙瓒处借兵,以助徐州。”
孔融决定先行发兵,嘱咐刘备不可失信。
张飞不满孔融疑虑。
刘备说道:“不管能否借到兵马,自己都必将亲至徐州!”
点评:刘备抓住机会,建立自己的信用。
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需要靠自己一点一滴去积累建立。
用行动一步一步取得他人的信任,正是刘备最大的胜利。
刘备如约率领人马杀进城来,陶谦亲往迎接。
众人刚一见面,陶谦便取来徐州牌印,要将徐州让与刘备。
![]()
孔融带兵先救徐州
刘备坚决不受,二人你推我让,相持不下。
刘备说兵临城下当以退兵为要,糜竺也劝说刘备所言极是,陶谦只好暂时作罢。
![]()
大家劝刘备接管徐州
刘备写信给曹操,劝其和解,曹曹欲杀信使以绝刘备,忽闻快马来报,山东告急。
原来陈宫被曹操拒绝后投奔吕布,献计吕布,偷袭曹操的根据地,以解徐州之困。
![]()
郭嘉
为救后院之火,郭嘉建议徐州之仇以后再报,卖个人情给刘备,以收复山东为先,曹操沉思半晌后决定退兵。
陶谦设宴答谢刘备、孔融等人,席间再次提出请刘备领徐州牧。
![]()
郭嘉纵情声色
刘备说道“我若领徐州,将成为不义之人。”
糜竺、陈登、孔融等人相劝,刘备依然决意不从。
关羽和张飞按捺不住,也劝说刘备,既然陶谦诚心相让,不必苦苦推辞,刘备仍说不敢从命。
最后为保徐州,同意驻军小沛。
点评:刘备有将领、有部队,唯一缺少的就是地盘。
在情感方面,刘备确实渴望拥有一席之地,以便不再寄人篱下。
在理智方面,刘备明白此时此刻不能要,而且要了以后也难以守住。
他本来是解围救难而来,如果以这种方式接管徐州,那以后自己的信用就会大打折扣。
一个人最要紧的是用理智指导情感,而不是控制情感。
曹操赶回山东与吕布厮杀,陈宫屡屡献计,曹操一败再败。
濮阳一战,曹操溃败途中撞见吕布,险些丧命。
后来闹蝗灾,曹操大军缺粮,引兵回鄄城暂住。
吕布坚守濮阳不出,双方权且罢兵。
陶谦突然身然重病,他怕曹操杀败吕布后再来报仇,弥留之际再次召刘备前来,三让徐州。
刘备推辞说自己一个人难以担当这么大的责任,陶谦推举孙乾辅佐他,并叮嘱站在身旁的糜竺也要好好辅佐刘备。
曹操听说陶谦已死,刘备不费半箭之力坐得徐州,不禁大怒,要再次发兵。
![]()
荀彧有治国之才
荀彧提出深根固本以治天下,曹操这才决定先扫除吕布这一后患。
点评:曹操手下谋士如云,郭嘉和荀彧都是惊世之才。荀彧比郭嘉更为老道周全。
荀彧懂得将曹操和汉室区别开来,只要是有益汉室,他义无反顾地帮助曹操;若是有损汉室,他不一定完全支持曹操。
荀彧坚守自己的原则,其中分寸的拿捏比郭嘉更清楚。
但是荀彧抱着匡扶汉室的政治理想,却错把曹操当做实现目标的人选,这种错位导致了他最后的凄惨结局。
所以我们看事情要看前因后果:今天的无奈,是以前的错误选择造成的;而将来的苦果,也往往是现在就开始酿造的。
吕布被曹操打败,无奈之下听从陈宫的建议投奔刘备。
![]()
吕布犹如丧家之犬,到处投奔
刘备收留吕布,并要将徐州让给他。
吕布虽然心动,但也假意推辞,陈宫也说,吕布并没有强宾压主之意。
点评:吕布自从杀死董卓以后,辗转相投,结果都是不欢而散,说起来也是他的个性使然。
![]()
张飞怒斥吕布
张飞听到吕布对刘备口称贤弟,怒不可遏,吕布见张飞不容自己,欲投奔他人,刘备挽留,让他暂住小沛。
汉献帝在迁都洛阳途中,被李傕、郭汜追杀,一路颠沛流离,逃回洛阳时,已经沦落到连饭都吃不上的地步。
曹操得知汉献帝的遭遇,荀彧建议曹操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
点评:只有把根本问题先处理好,后面的发展才会顺利。
正在这时,汉献帝降诏,宣曹操入朝,辅助王室。
曹操大喜,认为此时确实是一个大好机会,决定放弃继续攻打徐州,挥师前往洛阳护驾勤王。
点评:董卓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导致一命呜呼,遗臭万年。 如今上天眷顾曹操,把天大的馅饼给了他,曹操理应汲取教训,可惜的是曹操仍然“挟天子以令诸侯”,落下千古骂名。 机会当前,一定要好好把握,否则反而会被机会所累,产生更大的恶果。
![]()
曹操挥师洛阳护驾勤王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说明:本文参考曾仕强大师点评《三国之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