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的公告栏前,围了一圈人。最显眼的那张红头文件上,“关于李为民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几个字格外醒目 —— 李为民从农机推广科科长,调任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李科长这是高升了啊!” 有人小声议论,“邻县是农业大县,副局长可比咱们这科长实权大多了。”
“可不是嘛,听说李科长跟市局领导关系好,这次调令下来,说不定下一步就要进县委班子了。”
议论声传到办公室时,李为民正对着桌上的调令发呆。调令上的字迹工整,盖章清晰,可他的手指反复摩挲着 “邻县” 两个字,心里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
“李科,恭喜啊!” 科室的小王端着一杯热茶进来,脸上满是羡慕,“我刚在公告栏看了,您这调令一下来,咱们科的人都替您高兴。”
李为民勉强笑了笑,接过茶杯却没喝。他想起三天前,市局局长找他谈话时的场景。局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为民,邻县农业基础薄弱,急需懂技术的干部过去。你在农机推广科干了八年,经验丰富,这个担子非你莫属。”
当时他想问什么,却被局长打断:“这是组织决定,也是对你的考验,好好干,将来前途无量。”
可没人知道,邻县是他的老家,那里有他瘫痪在床的老母亲,还有他推进到一半的 “智慧农机” 试点项目。半年前,他带着团队在老家村里搭建了农机远程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测收割机、播种机的作业情况,还能根据土壤数据推荐种植方案。现在项目刚有起色,要是他走了,后续的技术跟进、村民培训,恐怕就要搁置了。
“李科,您怎么了?” 小王看出他脸色不对,小心翼翼地问,“是不是舍不得咱们科啊?”
李为民摇摇头,拿起调令起身:“我去趟局长办公室。”
市局局长办公室里,局长正在批阅文件。见李为民进来,他放下笔,笑着说:“为民,调令看了吧?什么时候去邻县报到,跟我说一声,我让办公室给你安排车。”
“局长,我能不能不去?” 李为民的声音有些沙哑,“村里的‘智慧农机’项目刚起步,要是我走了,后续工作没人接手,村民们的期待就要落空了。”
![]()
局长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为民,组织的安排,不是你想推就能推的。邻县的工作更重要,你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小项目,要顾全大局。”
“可这不是小项目!” 李为民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去年干旱,村里因为没有实时监测设备,玉米减产了三成。现在咱们的系统能提前预警,还能精准灌溉,今年村民们都等着丰收呢。我要是走了,谁来保证项目能顺利推进?”
局长皱起眉头,沉默了片刻才说:“我已经安排了新的科长接手你的工作,他虽然经验少点,但会尽快熟悉情况。你放心,项目不会黄的。”
李为民还想争辩,局长却摆了摆手:“调令已经下发,没有更改的余地。你要是实在放心不下,周末可以回去看看,但工作上不能耽误。”
走出局长办公室,李为民的脚步格外沉重。他想起上周回村里时,老支书拉着他的手说的话:“为民啊,你可是咱们村走出去的大学生,这‘智慧农机’项目要是成了,咱们村就能带领周边几个村一起富起来,你可不能半途而废啊!”
那天晚上,李为民回了趟老家。村里的农机合作社里,几台崭新的收割机整齐排列,监控屏幕上闪烁着实时数据。老母亲躺在床上,见他回来,虚弱地拉着他的手:“为民,听说你要调走?妈不拦你,可村里的老百姓,还等着你的技术呢。”
李为民的眼圈红了,他握着母亲的手,哽咽着说:“妈,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回到市里后,李为民做了一个决定。他熬夜写了一份详细的 “智慧农机” 项目推进方案,从技术参数到村民培训计划,一一列明。第二天一上班,他就找到即将接手他工作的新科长,把方案递了过去。
“张科,这个项目就交给你了。” 李为民的语气带着几分恳切,“村里的农机手文化水平不高,你得多去现场指导。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我就算在邻县,也会远程帮你想办法。”
新科长接过方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李科,其实我知道,这次调令…… 是因为邻县的农机补贴问题没人敢接手。那里之前出了几起违规补贴的案子,市局没人愿意去,才把你派过去的。”
李为民愣住了。他想起局长谈话时的闪烁其词,想起公告栏前大家的羡慕议论,原来调令的背面,根本不是什么 “高升”,而是一个没人愿意接的 “烂摊子”。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李为民缓过神来,脸上却露出了坚定的笑容,“不管是‘智慧农机’项目,还是邻县的补贴问题,都是老百姓关心的事。只要能帮到他们,在哪儿干都一样。”
报到那天,李为民没让市局派车。他自己开着车,后备箱里装着 “智慧农机” 项目的资料和几台便携式监测设备。车子驶离市区时,他看了一眼后视镜里熟悉的办公楼,心里没有遗憾,只有期待。
邻县农业农村局的办公室里,局长握着他的手说:“为民,欢迎你来。咱们县的农机补贴问题复杂,还有不少农户因为补贴没到位,闹了好几次,你可得多费心。”
李为民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局长,我来之前,已经了解了咱们县农机补贴的情况。这是我整理的整改方案,咱们先从核查违规补贴入手,再简化申请流程,保证让符合条件的农户都能拿到补贴。”
局长看着方案,又看了看眼前的李为民,眼里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半个月后,李为民利用周末回了趟老家。村里的 “智慧农机” 项目在新科长的推进下,已经覆盖了周边三个村。老支书拉着他的手,笑着说:“为民,你派来的技术人员很负责,现在咱们的收割机都能精准作业了,大家都说,你虽然调走了,却把‘放心’留在了村里。”
李为民看着田地里忙碌的农机,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调令的背面或许藏着不为人知的困难,但只要心怀百姓,无论到哪里,都能把工作干好,都能赢得老百姓的认可。
回到邻县时,夕阳正缓缓落下。李为民看着办公室里堆得满满的补贴核查资料,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解决农户补贴问题,本周完成首轮核查。”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会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件事都办实、办好 —— 因为他始终记得,调令的背面,不仅有组织的信任,更有老百姓的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