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媒10月24日报道,这是一个困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思想家的问题:当我们死亡时会发生什么?如今,科学家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了一步。
研究人员采访了48名经历过濒死体验(NDEs)的人,询问他们在生命最后时刻所见景象。他们的回答揭示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多样化幻象。
部分参与者描述见到了天使般的存在,其中一人甚至表示自己经历了坠入黑洞的恐怖旅程。另一些人则描绘了包含宗教形象和深刻情感体验的宏大场景。
例如,一名参与者告诉科学家:“我左前方出现了石阶,耶稣穿着白袍站在台阶高处”,另一人描述“上帝以远处一道强光的形态显现”。但有些人对死后世界的想象更为奇幻,包含《圣经》中从未出现的奇异元素。
![]()
濒死体验(NDEs)是在心脏骤停或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情况下发生的强烈且往往改变人生的经历。据估计,约4%至8%的公众曾有过濒死体验。
然而,尽管这种现象出奇地普遍,科学家们仍难以找到系统研究这类强烈个人体验的方法。在一项正在等待同行评审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通过访谈受试者关于其体验的“几何形态”来对濒死体验进行分类。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访谈显示没有两个人在接近死亡时经历完全相同的事物。即使是那些看到上帝、耶稣和天使等宗教形象的人,所见也大相径庭。
一位参与者描述自己如何“化为光”,并看到“蓄须着袍的耶稣在我右侧,为我指明出路”。另一位受访者告诉研究人员:“神圣力量从我正前方右侧进入。我有种想抬头的冲动,但做不到或感觉不该这么做。”
许多受访者报告看到了上帝或耶稣等宗教形象。研究人员表示,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信仰为濒死体验的幻觉提供了“认知框架”
与此同时,另一位参与者对其临终时刻来访的“天使”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描述:“精致的白色羽翼,羽毛纹理层次分明,面容如同希腊神祇般完美对称,头发如希腊雕塑般光滑”。
研究第一作者、北京数学科学与应用研究所的弗朗斯·勒纳博士向媒体解释称,文化背景为濒死体验引发的幻觉提供了“认知框架”。这或许能解释为何有参与者报告听到“人们诵读《托拉》”而非看到基督教意象。
另一方面,许多人的濒死体验完全不包含宗教内容,而是呈现明亮光线、漫长隧道等经典濒死特征。
一名参与者描述自己被“完全黑暗但具有虹彩特质的有机隧道所包围”。
![]()
其他参与者报告看到的场景更像是科幻电影而非宗教典籍,包括造访“黑洞”的恐怖经历。另一人回忆道:“我处于一个巨大光泡中心,看不到这个气泡的边缘,它完全包裹着我。可以说我已成为它的一部分,那是我见过最美的光。”
在几则令人难忘的叙述中,部分参与者甚至描述了与逝去亲人的相遇。一位参与者告诉科学家:“我见到了年轻时的伊丽莎白阿姨和琳妮阿姨,而我记忆中她们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但有些濒死体验更为离奇,包含更适合科幻电影的元素。例如某人回忆见到黑洞:“远看黑洞是黑色的。强光让人难以辨色,但色彩确实存在。”另一位则有更奇特的视觉体验,称看到“一个矩阵,无数网格点在多维空间中相互连接”,并补充道:“我感觉若进入这个矩阵,仅凭意念就能到达宇宙任何角落。”
尽管这些幻象千差万别,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可归纳为四种空间类型。
![]()
第一种A型空间呈现狭窄锥形视域,研究者认为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导致周边视觉丧失形成的管状视野。B型和C型空间则发生在椭圆或拱形区域,由半边视野暂时丧失触发。最后一种C5型空间则形成完整的360度“椭球包围”结构。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濒死体验(NDE)的进展,人们通常会从A型体验逐渐过渡到C5型体验,这表明这些体验具有相同的生理成因。
研究团队指出,所有濒死体验都源于视觉与其他生理输入之间协调性的“崩溃”——这种协调性通常维持着我们身体的统一感知。
勒纳博士解释道,濒死体验的形态是由大脑开始停止运作时视野变化的方式所决定的。她特别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存在独立的灵魂,也不代表我们的意识能够以某种方式脱离肉体。
(原文标题:What REALLY happens when you nearly die: 48 people reveal exactly what they saw during their near-death experience – from black holes to Go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