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22年1041万人去世、23年1110万,去年呢

0
分享至



中国人口规模曾是推动经济腾飞的深厚基石,那一代代人的积累铸就了今日格局。然而,当死亡人数从2022年的1041万人攀升至2023年的1110万人,2024年虽略降至1093万人,却仍显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股隐形浪潮正悄然重塑社会结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末总人口为14.0828亿,比上年减少139万人,自然增长率降至-0.99‰。这一连串数字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信号,预示着未来数十年内,中国将步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期。如何解读这一变局,又该如何从中寻找可持续路径,成为当下亟需直面的课题。



回顾近年数据,死亡人数的逐年波动折射出人口动态的深刻转变。2022年,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7.37‰,当时疫情余波尚未完全消退,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仍是主要致死因素。

次年,2023年,这一数字升至1110万人,死亡率7.87‰,老龄人口比例进一步扩大,65岁以上群体达2.17亿,占总人口15.4%。进入2024年,尽管出生人口回升至954万人,创七年新高,但死亡人口仍高达1093万人,死亡率7.76‰。



这一年,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加剧了差异,农村地区死亡率高于城市三成以上。总体而言,三年来累计死亡人数超过3244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总人口规模。这种持续负增长,不仅侵蚀劳动力储备,还考验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韧性。

死亡高峰的到来并非突发,而是历史脉络的必然延续。中国人口故事的开端,可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波出生高峰。第一波高峰期,每年新生儿近2000万人,这些婴儿在集体记忆中与土地改革和工业起步相连。



第二波高峰更盛,平均每年2600万人,1963年单年达3000万人,那一代人见证了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转型的巨变。第三波虽规模稍逊,却仍注入庞大人口红利。这些出生高峰形成的“人口金字塔”底部,如今正集体步入高龄阶段。

2024年,60岁以上人口达3.10亿,占22.0%,其中80岁以上近4000万人。历史出生数的波动,如同一场迟来的回响,将在未来数十年内放大死亡规模。



生育结构的剧变进一步放大了这一效应。七十年代末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将总和生育率从6以上骤降至1.3左右,虽为资源配置提供了空间,却也导致了后继乏人。即便近年来全面放开二三胎,2024年生育率仍仅1.09,远低于世代更替所需的2.1。

年轻一代面临高房价、教育成本和职场压力,结婚生育意愿持续低迷。2023年出生人口902万人,2024年虽反弹至954万人,但与死亡人数的巨大缺口相比,仍如杯水车薪。

这种低生育率不仅加剧老少比例失衡,还预示着抚养比的急剧攀升。到2050年,预计每位劳动年龄人口需负担1.5位老人,社会负担将呈几何级增长。



寿命延长本是医疗进步的喜讯,却意外催化了死亡高峰的集中爆发。建国初期,人均预期寿命仅35岁左右,如今已升至79岁,2024年更达79.1岁。这一跃升得益于疫苗普及、慢性病管理及公共卫生体系的强化。但随之而来的是大批人口同步抵达生命晚期。

2024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15.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高龄老人群体从2023年的2.8%预计到2050年膨胀至11%,这意味着死亡事件将高度密集。存活率提升与死亡率下降的双重作用下,每年离世人数的基数不断扩大,犹如一艘巨轮驶入狭窄水道,稍有不慎便酿成拥堵。



医疗资源分布的城乡差距,则如隐形推手,进一步推升了死亡潮的强度。2024年,上海居民预期寿命83岁,而贵州仅74岁,差距近9年。农村75岁以上老人死亡比例高出城市30%,根源在于基层医疗机构匮乏。

乡村中风患者从发病到就医平均需4小时,远超城市1-2小时的黄金窗期。慢性病筛查覆盖率在偏远地区不足50%,导致许多病例拖至晚期。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4年农村医疗床位仅占全国30%,医生密度为城市1/3。这种结构性短板,不仅放大了个体风险,还在宏观层面拉长了死亡曲线。



慢性病的流行,更是死亡高峰的当下镜像。2024年,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亡88%,其中心血管病近40%、癌症28%、慢性呼吸病12%。这些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潜伏期长,治疗依赖长期干预。肺炎虽退居次席,但新冠后遗症仍影响高龄群体。

相比传染病时代,慢性病死亡更趋碎片化,却在总量上形成合力。国家疾控中心报告指出,2023-2024年,高血压患者达2.45亿,糖尿病1.4亿,这些基础病加速了多器官衰竭的进程。



未来,死亡高峰的轮廓愈发清晰。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预测,从2024年起至2100年,累计死亡人数约12.3亿,年均1600万人,每天4.4万人。2025年预计1150-1200万人,2061年达峰值1900万人,每天5.2万人。

这一高峰期将持续至2070年后,届时出生高峰时代基本消逝。联合国人口司的模型亦支持此判断,中国人口将在2025年前后进入深度负增长,2050年总人口或降至13亿以下。这样的轨迹,不仅重塑劳动力市场,还将考验养老、医疗和经济的承压能力。



人口负增长的世界性浪潮中,中国式应对凸显制度优势。相较日本的“失落的三十年”,中国凭借庞大内需和科技驱动,更有回旋余地。

2024年,人社部上调养老金2%,惠及1.5亿退休者,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参保率99%。十四五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98%,慢性病管理纳入医保目录。这些政策交织成网,旨在平稳度过高峰期。



死亡高峰虽是人口故事的转折章,却也开启新篇。回溯百年,中国从人口爆炸到精准调控,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需统筹生育、养老与经济,构建和谐人口生态。

2025年,作为高峰爬升的起点,将见证更多创新举措落地。譬如,数字健康平台整合AI预测模型,提前干预高危人群;社区微型养老站遍布城乡,融合中医养生。这样的前瞻布局,确保了变局中的定力。



在全球老龄化竞赛中,中国以韧性书写答卷。死亡人数的上升曲线,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人口红利的同时,加速转型。

预计到2060年,高峰渐退之际,总人口或稳定在12亿规模,结构更趋均衡。届时,科技赋能的智慧养老将成常态,劳动力通过教育升级保持活力。人口故事从未止步,它将以更可持续的姿态,继续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发特讯!中国海事局通告全球:黄海中部实弹射击,禁止驶入,引发美西方高度关注

突发特讯!中国海事局通告全球:黄海中部实弹射击,禁止驶入,引发美西方高度关注

青风点评
2025-11-15 16:43:15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香港保安局更新日本外游警示资讯,呼吁游日港人注意安全

界面新闻
2025-11-15 17:33:59
2 亿像素 + 7000mAh!11月14日,正式发售!

2 亿像素 + 7000mAh!11月14日,正式发售!

科技堡垒
2025-11-13 12:28:34
中金:国内房价从2021年6月至今已下跌35%,但还未止跌

中金:国内房价从2021年6月至今已下跌35%,但还未止跌

知识圈
2025-11-15 14:38:45
韩媒:输给中国U22是前所未有的耻辱,这是一场令人震惊的比赛

韩媒:输给中国U22是前所未有的耻辱,这是一场令人震惊的比赛

懂球帝
2025-11-15 22:12:06
下月起,这类“小电驴”即将禁售!

下月起,这类“小电驴”即将禁售!

城市日历
2025-11-14 20:00:59
金鸡奖红毯生图来了!倪妮珠宝抢镜,关晓彤背厚,辛芷蕾礼服过季

金鸡奖红毯生图来了!倪妮珠宝抢镜,关晓彤背厚,辛芷蕾礼服过季

萌神木木
2025-11-15 18:38:53
金鸡奖闭幕式:宁静立领斗篷像巫婆,叶童瘦成皮包骨,丁真来干啥

金鸡奖闭幕式:宁静立领斗篷像巫婆,叶童瘦成皮包骨,丁真来干啥

丹妮观
2025-11-15 19:12:05
陕西某985女生买情趣内衣退货,店主无奈吐槽:穿成这样卖给谁?

陕西某985女生买情趣内衣退货,店主无奈吐槽:穿成这样卖给谁?

观察鉴娱
2025-11-15 16:11:08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调查:纠纷如何升级。“反杀”是否防卫过度?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调查:纠纷如何升级。“反杀”是否防卫过度?

澎湃新闻
2025-11-15 14:48:27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慢半拍sir
2025-11-15 15:15:14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5 11:51:48
人口数据崩塌,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人口数据崩塌,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望岳
2025-11-12 22:26:49
大反转!高市早苗怎么都没想到:踩她最狠的不是中国,而是特朗普

大反转!高市早苗怎么都没想到:踩她最狠的不是中国,而是特朗普

冷眼看世界728
2025-11-15 14:57:18
【汽车人】卷不动了?比亚迪10月销量跌31%

【汽车人】卷不动了?比亚迪10月销量跌31%

汽车人传媒
2025-11-15 15:50:31
揭陈晓离婚内幕9个月,卓伟再爆离婚瓜:夫妻反目2年,男方学历高

揭陈晓离婚内幕9个月,卓伟再爆离婚瓜:夫妻反目2年,男方学历高

白面书誏
2025-11-15 19:03:41
河南一商人称遭民警逼迫签下千万元调解协议后又被抓,最新进展:获国赔近18万元,法院再判返其1200万元

河南一商人称遭民警逼迫签下千万元调解协议后又被抓,最新进展:获国赔近18万元,法院再判返其1200万元

大风新闻
2025-11-15 17:55:03
太缺钱了!港府将手伸向死人...

太缺钱了!港府将手伸向死人...

港港地
2025-11-15 11:05:00
张展硕再胜潘展乐!4×200米自由泳接力:山东队力压浙江队摘金

张展硕再胜潘展乐!4×200米自由泳接力:山东队力压浙江队摘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5 20:49:52
高市死不悔改,国防部上场,日本急忙灭火,官员恳请中国坐下谈

高市死不悔改,国防部上场,日本急忙灭火,官员恳请中国坐下谈

时时有聊
2025-11-14 20:35:36
2025-11-16 00:40:49
叹知 incentive-icons
叹知
历史不是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
4843文章数 3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健康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数码要闻

华为Mate 80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同期还有高端“二合一平板电脑”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