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延迟退休已定!67-77年出生者,你的退休年龄将如何变?划重点
最近早上逛早市,总能听见卖菜的王大爷和旁边修鞋的李叔聊退休的事儿——王大爷1968年的,总念叨“再干两年是不是就该歇了”,李叔比他小五岁,反倒更急:“听说要延迟,我这还没缴满20年社保呢,会不会得多干好几年?”不光是大爷大妈,办公室里刚过50岁的张姐也常翻着手机问:“你看新闻没?延迟退休是不是真定了?我这1972年的,到底啥时候能退啊?”其实大伙儿不用猜来猜去,渐进式延迟退休早就不是“传言”,而是板上钉钉的政策,尤其对1967到1977年出生的人来说,退休年龄的变化跟咱们息息相关。
![]()
一、先给颗定心丸:政策不是“突然袭击”,官方早有明确说法
可能有人会担心,延迟退休会不会“突然官宣、马上执行”?其实完全不用慌,咱们国家的政策向来讲究“稳”,早就在官方文件里把方向说透了。早在“十四五”规划里就明确写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之后人社部也多次提到,这个政策的核心是“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说白了就是不会一下子让大家多干好几年,而是慢慢调;也不会“一刀切”,会考虑不同职业、不同人群的情况。比如2023年人社部的新闻发布会里就提过,延迟退休会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大家的就业、社保缴纳等实际问题,所以肯定不会搞“急转弯”,咱们有足够的时间适应。
二、重点盯这波人:67-77年出生的,退休年龄会怎么“微调”
最关心的肯定是1967到1977年出生的朋友,咱们先算笔明白账。目前咱们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女职工是50岁(工人岗)或55岁(管理岗),男职工是60岁。渐进式延迟的核心是“小步走”,比如之前专家讨论时提到的方向(也是官方认可的“小步调整”思路):每3年延迟1个月,或者每5年延迟1岁,具体到不同出生年份,变化会不一样。
拿1967年出生的男职工举例,现在法定60岁退休,按“小步调整”算,到退休时可能会延迟2-3个月,不会一下子到61岁;1972年出生的女职工(管理岗,原本55岁退),可能会延迟半年到1年,大概55岁半到56岁退休;而1977年出生的人,因为政策会逐步推进,到咱们退休时,可能会比现在的法定年龄延迟1-2年,比如男职工可能61-62岁退,女职工(工人岗)可能51-52岁退。这里要强调的是,具体的延迟幅度还得等最终细则,但大方向就是“慢慢调、少幅度”,不会让大家觉得“压力突增”。
三、别光看年龄:这两个“关键细节”,关系到你能不能“灵活退”
除了年龄怎么调,还有两个细节大伙儿得注意,这也是政策里“弹性实施”和“分类推进”的关键。第一个是“弹性空间”,不是说延迟了就必须多干到某个年龄,比如有的朋友身体好、想多干几年,可能可以申请延迟更久,多缴点社保,以后养老金也能多拿点;而如果身体不好,或者从事的是体力劳动、特殊工种(比如之前规定的高空、高温作业),可能会有“优先退休”的照顾,不会跟办公室白领“一个标准”。
第二个是“衔接问题”,比如有的朋友已经快到现在的法定退休年龄了,比如1967年出生的,现在已经56岁,会不会刚赶上政策就得多干好几年?官方也考虑到了这点,之前提到“会对临近退休的人群给予过渡期”,比如过渡期内的人,延迟幅度会比年轻群体更小,尽量不影响大家的退休计划。所以不用怕“刚到点就被卡住”,政策会留足缓冲时间。
四、不用慌着焦虑:做好这两件事,从容应对变化
了解完政策,可能有的朋友还是会有点担心,比如“多干几年会不会累”“社保要不要多缴”。其实不用焦虑,做好两件事就行。第一件是“盯紧官方消息”,目前具体的实施细则还没出来,后续人社部肯定会发布详细文件,咱们不用轻信网上的“小道消息”,比如“60后要延迟5年”这种说法,都是没根据的,等官方通知最靠谱。
第二件是“规划好当下”,如果还在工作,继续按规定缴社保就行,多缴几年社保,以后的养老金还能多一点,其实是划算的;如果担心身体吃不消,现在可以多注意健康,提前规划退休后的生活,比如培养点兴趣爱好,或者看看有没有适合的“轻体力工作”,提前适应节奏。总之,延迟退休是慢慢推进的,咱们跟着政策节奏走,不用慌也不用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