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笔管理账,而是一笔经济账
近日,有家长在“问政湖南”平台反映称,邵阳市武冈市职业中专学校智慧校园系统要求学生每人每年交费240元,全校共计收费或超百万元。据其称,已连续3年缴纳该费用,质疑此收费不合理。
对此,该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戴作维回应媒体称,为便于学生管理及反电信网络诈骗,学校严禁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为使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方便联系,自2022年下学期开始,学校在每个教室门口安装了刷脸的视频通话装置。根据学生自愿原则,每人每年缴纳240元电话费,每班约有80%学生缴纳该费用。
![]()
↑资料图。图据图虫创意
这一回应并未消除公众疑虑,反而引发更多争议。学校执行手机禁令无可厚非,但在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方面,采用的办法是安装刷脸的视频通话装置。这一做法也令人费解,为何弃用公共电话、沟通热线等普惠性解决方案,而选择了看似高端的付费系统?
这不是一笔管理账,而是一笔经济账。据投诉家长测算,学生每人每年交费240元,全校共计收费或超百万元,而如果多年连续收取,这笔费用堪称高价。需要追问的是,这样的通话一次计费多少?如此巨额收费是否合理?该设备采购是一次性投入还是持续性支出?学生使用频次有高有低,统一收取240元是否公平?这些关键问题,显然需要更细致的回应。
校方如果仅以“自愿原则”简单回应,显然混淆了家长与公众质疑的焦点。事实上,有家长反映此事,就说明这样的“自愿”恐怕也是“被自愿”。更何况,这笔不明账目更牵动公众神经,也难怪人们敏感多疑。
目前,当地教育局已回应正在调查,将于月底回复此事。希望调查能厘清几个关键问题:收费依据是否可靠,费用使用是否透明,是否存在变相强制收费。此外,调查结果不应止于是非判断,更要给出明确的处理意见和治理方案。
此事也提醒更多学校,在提供校园公共服务时,应尽可能提供普惠性解决方案,以学生与家长的真实需求为本,以保障学生与家长的权益为先,让校园通讯服务回归其本质——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毕竟,校园不是商业场,教育也非做生意,但凡涉及绕不开的收费,都必须审慎,且做到公开透明。
红星新闻评论员 彭志强
编辑 汪垠涛
审核 何先菊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