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区育英西垅小学编程社团的学生们通过编程让机器人动起来。 学校供图
![]()
芙蓉区育才学校彭婷玉老师正在带学生做科学实验。 资料图片
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统一化”能提升知识传递效率,但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新阶段,难以适配学生的认知差异与兴趣多元,与“人的全面发展”诉求形成落差。长沙市芙蓉区立足班级授课制规模化优势,突破单一教学模式,创新探索同班异课、同班同课异学、同班同课同标异法、同班同课异标异进、同班跨科异融学习五种课堂样态。五种课堂样态以“尊重差异”为原点,围绕“需求—供给—过程—目标—成果”形成个性化教学闭环,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化学习者。
1
五种课堂样态破解“一刀切”困境
五种课堂样态均以保留班级建制为前提,通过差异化设计,让学生在适配的教育轨道成长。
同班异课:以课程选择激活内驱力。其核心是“班级不变,课程自主”,通过稳定的集体归属与灵活的课程选择,推动“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保障集体归属,日常管理、班会、集体荣誉仍以原班级为单位;二是构建梯度课程,围绕“基础—拓展—特长”设计,如数学开设“计算补弱课”“应用题拓展课”“数学建模兴趣课”;三是动态调整选课,每学期中期设调整窗口,教师针对性指导盲目选课学生,确保课程与需求匹配。
同班同课异学:以节奏适配个体差异。其核心是“内容统一,过程自主”,聚焦进度、路径、深度差异。进度自主,基础薄弱学生优先巩固核心知识,基础扎实学生提前拓展,如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后探索“一元二次方程初步应用”;路径自主,教师提供逻辑型、文字型、视听型等路径,如视觉学习者用思维导图、听觉学习者借助小组讨论;深度自主,学生完成基础要求后自主选择深度。
同班同课同标异法:以方法适配学习风格。其核心是“目标统一,方法多元”,守住课程标准底线,给予方法选择空间。“同标”为底线,严格依课标设核心目标;“异法”为路径,提供视觉、听觉、动觉类方法,如识字教学中,视觉型靠字形联想、听觉型靠拼音拼读、动觉型靠书写练习;“指导”为保障,教师精准指导方法运用,如指导用“图表分析”的学生提炼关键信息,避免“为异而异”。
同班同课异标异进:以目标分层实现个性化进阶。其核心是“课堂统一、目标分层、进步个性化”,不搞横向攀比,只看纵向成长。科学设置“三层目标”,基础目标聚焦知识掌握(如精准复述课文内容)、发展型目标侧重能力提升(如提炼文本核心要义)、拓展型目标指向思维深化(如客观评价写作手法),呈“知识—能力—思维”递进;实行纵向评价,关注学生是否达成自身目标,重点肯定进步以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同班跨科异融学习:以学科融合推动整体性成长。其核心是“班级不变、学科融合、成长多元”,通过知识、思维、任务融合培养综合素养。知识融合即围绕主题建跨学科网络,如“环境保护”主题中,语文读环保相关散文,数学统计污染数据,科学探成因,美术设计海报;思维融合即引导综合运用多学科思维,如解决“社区垃圾分类”时,用科学思维分析降解原理,用数学思维统计产量,用语文思维写文案;任务融合即针对学生学情设计分层子任务。
2
全环节精细化设计教学流程
五种课堂样态落地需依托“课前—课中—课后”全环节精细化设计,避免形式化。
课前:系统规划打牢基础。围绕“目标、资源、规则”做好准备。目标规划要将目标细化至“可操作、可评估”,如将“提升写作能力”细化为“写含两个细节描写的段落”;资源准备要兼顾“基础+拓展”,为较为薄弱的学生提供标注重点的材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延伸阅读;规则制定要平衡弹性与有序,明确选课流程、自主学习规范、小组分工,防范课堂失控。
课中:动态指导平衡自主与引导。通过“精准指导、弹性管理、互动融合”实现“放而不乱、导而不控”。精准指导实现分层教学,弹性管理不强制统一进度,互动融合即组织方法交流会、小组协作,形成互助氛围。
课后:多元评价助推成长。突破“唯分数论”,从维度、方式、反馈等方面创新。评价维度从知识掌握延伸至综合素养,关注自主规划、方法适配、跨学科整合能力;评价方式多样化,将成果展示、课堂参与度、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进行整合;评价反馈凸显个性化与指导性。
3
构筑制度、教师、技术三大支撑体系
五种课堂样态常态化运行需依托制度、教师、技术三大支撑体系。
制度保障:构建弹性管理机制。统筹差异化时段,每周预留专项时间,如周三下午两节课供“同班异课”使用;优化资源配置,推行跨班组课、功能教室共享,如将选无人机课的学生集中到科技教室;组建专项教研团队,成立跨学科教研组、选课指导小组,定期协同备课,攻关共性问题。
教师支撑:提升差异化教学素养。聚焦三大能力,推动教师从“会教”到“会育”。差异化教学设计能力——通过专题培训、名师示范课,掌握分层目标、多元路径设计方法;动态指导能力——借课堂观摩、案例研讨,提升观察学生状态、精准干预的能力;多元评价能力——通过评价案例分享、工具培训,掌握分层评价标准与多元评价工具。
技术赋能:信息化提升精准育人水平。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实现“精准诊断、按需供给、高效评价”。精准诊断用人工智能建“学生认知画像”,分析认知基础与学习风格;资源推送依认知画像推分层资源;动态监控与评价用课堂互动平台实时监控进度,在线测评系统自动批改并生成个性化报告,减负提效。
目前,芙蓉区五种“未来学习”课堂样态已在区内10余所中小学试点,学生学习内驱力、自主能力显著提升,教师差异化教学与跨科整合能力得到锻炼。未来,芙蓉区将进一步完善“跨科融合主题库”,细化分层评价标准,推动新课堂样态从试点迈向常态化。
(作者黄革单位系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刘昌荣、陈婕单位系长沙市芙蓉区教育科研中心。本文系湖南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义务教育‘同班异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2024056]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03日 第06版
作者:黄革 刘昌荣 陈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