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帝国曾经发起过声势浩大的对外征服,其足迹向西达到了欧洲多瑙河,向东直抵日本海,向北涉足西伯利亚,向南则一直抵达东南亚。一直以来,人们把关注点都放在了蒙古西征和灭南宋上,忽视了它在其他地域的军事活动,特别是对东南亚的征伐。
![]()
在印度尼西亚的塞鲁图岛(Serutu Island)上,专家发现了两处汉文石刻。第一处刻:“大元国史平章(中阙)舟五百只,至元三十年(1293年)正月十八日泊此经旬,征收爪哇,石而志之,以胜铜柱之雄风。”第二处刻“临清”“石泉”四字。
![]()
据《元史》记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二月八日,元世祖忽必烈因使臣孟琪为爪哇所黥,于是“以泉府太卿亦黑迷失、邓州旧军万户史弼、福建行省右丞高兴并为福建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将兵征爪哇,用海船大小五百艘、军士二万人”。
![]()
不过,元朝骑兵虽然所向无敌,水军就是短处了,更何况还要跨越浪高风急的南海,所以威慑为主。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时,孟琪前往爪哇岛,向克塔纳伽拉提出臣服和朝贡的要求,但他以南洋之王自居,不仅不愿意臣服元朝,还刺伤孟琪面部以表侮辱。
![]()
而且,爪哇还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这对元朝的海上贸易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分担了泉州港的繁荣。因此,面对这个不臣服自己又阻挡贸易航线的国家,元朝无法忍受。正当元朝虎视眈眈时,爪哇自己爆发内乱。
克塔纳伽拉被将领贾亚卡特望篡位杀死,他的女婿克塔拉亚萨也被击败,只能在逃到一块荒地割据起来,并取名“满者伯夷”。为了击败贾亚卡特望,他向元朝求援,表示愿意将公主上贡给元朝,并称臣纳贡。
![]()
忽必烈同意了克塔拉亚萨的请求,下令江浙、福建、两广建造战舰,准备出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史弼为主将,亦黑迷失、高兴为副将,元廷上千艘战船、近万名兵士从泉州出发,经七洲洋到万里石塘,最后抵达熙陵杜并足(今印度尼西亚厨闽)。登陆后,史弼率水军自杜并足由戎牙路港口出发,高兴与亦黑迷失、郑镇国、脱欢等自杜并足走陆路,一起在八节涧会师。贾亚卡特望拒不投降,并兵分三路进攻克塔拉亚萨驻扎的喏巴歇,很快便被元军击败。
![]()
此战过后,元军进攻贾亚卡特望驻扎的葛郎,斩首五千多级,贾亚卡特望见抵抗无望,决定投降。然而,正当元军准备留下200人驻守岛上,大军回程时,克塔拉亚萨对元军发动突然袭击。元军猝不及防,死伤三千余人,残兵无法发动反攻,只能返回元朝。就这样,元朝最后一次南征以失败告终,“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两块刻石书法稚拙但颇有价值,用网友的话说“差一点让这里也变成‘自古以来’的领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