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方谷之战,司马懿已乱阵脚,诸葛亮为什么不下令放箭射杀?

0
分享至

很多三国迷最大的意难平,就是上方谷之战。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午后,诸葛亮一生中最接近彻底击败死敌司马懿的时刻到来了。他布下天罗地网,引诱司马懿父子及其精锐部队进入了状如葫芦的上方谷,然后一把大火,几乎要将曹魏的这根顶梁柱烧成灰烬。

当时的司马懿已经完全绝望,抱着两个儿子放声大哭,眼看就要命丧火海。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天降大雨,浇灭了熊熊烈火,让司马懿得以绝处逢生。

诸葛亮在山上看到这一幕,只能发出一声千古流传的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事后想一想觉得很奇怪,大火虽然被雨浇灭了,但司马懿的军队经过烈火的焚烧和巨大的惊吓,早已是溃不成军、阵脚大乱。诸葛亮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下令埋伏在山上的数万蜀军,用弓箭进行一轮饱和射击,将谷底的残兵败将连同司马懿本人一起射杀呢?



历史与小说的边界

很多朋友可能都把《三国演义》当作真实的历史来看待,但实际上它是一部小说,里面包含了大量的艺术加工和虚构情节。

而我们今天讨论的这场惊心动魄的上方谷之战,恰恰就是作者罗贯中虚构出来的。在陈寿所著的正史 《三国志》 以及其他任何权威史料中,都没有任何关于上方谷之战的记载。

也就是说,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诸葛亮火烧司马懿这件事。罗贯中之所以要创作出这样一个情节,主要是为了塑造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形象,将他的智慧推向一个顶峰,同时也通过最后“天不助我”的结局,来凸显这个人物的特性。



那么,既然这件事是假的,我们今天的讨论还有意义吗?当然有!

我们去分析它,并不是在考证一段虚假的历史,而是在解读《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的内在逻辑,探索作者罗贯中是如何通过情节设计来塑造人物和推动故事的。

所以,接下来我们的所有分析,都将基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设定和逻辑来进行。



搞清楚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后面的一切。

火熄之后,战场究竟是什么样?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整个上方谷,形状就像一个大葫芦,入口狭窄,腹地开阔,是天然的绝佳伏击地点。诸葛亮提前派人在谷中堆满了干柴、硫磺、焰硝等易燃物,可以说是做足了准备。

当司马懿大军全部进入谷底后,蜀军立刻封锁谷口,万箭齐发,引燃了大火。一瞬间,整个山谷变成一片火海,热浪熏天,浓烟滚滚。魏军被烧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彻底陷入了混乱和绝望。



就在司马懿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狂风大作,乌云密布,一场瓢泼大雨从天而降。这场雨下得又大又急,很快就将地面的大火全部浇灭了。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大雨过后,战场上的具体情况。虽然大火被扑灭了,但之前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并不会立刻散去。相反,雨水一浇,烟雾会变得更加浓重,夹杂着水汽,弥漫在整个谷底。

从山上往下看,能见度会变得极低,到处都是黑漆漆、湿漉漉的一片,根本无法精确地分辨出哪个是司马懿,哪个是他的儿子,哪个又是普通士兵。



其次司马懿的军队虽然损失惨重,阵型大乱,但并没有被全歼。

他们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在最初的惊慌过后,求生的本能会让他们迅速重整。

而且,大雨虽然救了他们的命,但也让整个战场变得泥泞不堪。这种环境下,无论是蜀军冲下山追击,还是魏军仓皇逃窜,行动都会变得非常困难。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火熄之后,上方谷并非一个可以让蜀军从容“打靶”的静态场景,而是一个充满浓烟、泥泞湿滑、敌我难辨的混乱战场。

从军事角度分析,为什么放箭不是最优解?

搞清楚了当时战场的实际状况,我们再从纯粹的军事和技术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诸葛亮没有下令放箭。

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视野问题。弓箭手要想射中目标,首先得能看见目标。



在那个浓烟弥漫、大雨滂沱的山谷里,山上的蜀军弓箭手根本看不清谷底的情况。他们或许可以进行覆盖性的抛射,对着大概的区域放箭,但这很难保证能精准命中像司马懿这样的高价值目标。

在古代战争中,主帅身边通常都有亲兵卫队拼死保护,司马懿在混乱中肯定会被团团围住。

想在万军之中,隔着重重烟雾和雨幕,用弓箭取其性命,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



第二个原因是古代弓箭的性能局限。我们看影视剧,常常觉得弓箭威力无穷,指哪打哪。

但实际上,古代弓箭的有效射程和杀伤力都是有限的 。尤其是在下雨天,弓的弓弦(多为动物筋腱或丝麻制成)受潮后会变软,弹性大大降低,导致箭矢射出去的力道和速度都会减弱。

同时,箭羽被雨水打湿后,也会严重影响飞行的稳定性,导致精准度急剧下降 。在上方谷那种居高临下的地形,虽然有地利,但恶劣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足以让弓箭的威力大打折扣。



与其浪费宝贵的箭矢进行效果未知的射击,不如保留实力,另作打算。

第三个原因,是战术风险的考量。假设诸葛亮真的下令放箭了,结果会如何?最大的可能,就是杀伤了一部分魏军的普通士兵,但司马懿在亲兵的掩护下安然无恙。

一旦魏军顶着箭雨冲出谷口,缓过神来,发现蜀军的后续攻击力度不过如此,反而可能会重整旗鼓,进行反扑。

诸葛亮北伐,本来兵力就不占优势,每一次战斗都必须精打细算。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一次效果不佳的箭雨攻击,不仅浪费物资,还可能暴露自己的虚实,给敌人喘息和反击的机会,这对于谨慎的诸葛亮来说,是绝对要避免的。



人算不如天算

在上方谷之战的结尾,诸葛亮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里,“天意”是一个分量极重的词。它代表着一种超越人力所能及的、冥冥之中的定数或规律。

对于诸葛亮这样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能呼风唤雨(小说设定)的智者来说,他比任何人都更相信“天意”的存在。



他可以算计人心,可以利用地形,可以布置最精妙的陷阱,但他算不到老天会在最关键的时候下一场雨。

在诸葛亮看来,上天不让司马懿死。这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对他而言,这次火攻的失败,不是战术上的失误,而是“天数”使然。在这种巨大的宿命感面前,任何后续的补救措施,比如放箭,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是一种对“天意”的徒劳反抗。

因此,当诸葛亮说出那句感叹时,他的内心已经经历了一次巨大的精神冲击。他放弃了,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再组织进攻,而是因为他认为“天”已经做出了最终的裁决。



这是一种深刻的无力感和宿命式的悲哀。

在小说的语境下,诸葛亮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谋事”,更在于他能认识到并最终接受“成事在天”的无奈。

结语

从现实层面看,这场战斗本身就是虚构的,在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

而现实情况就是,大雨和浓烟导致视野受阻,弓箭性能下降,放箭的战术效果极差,并非明智之举。



同样,这场大雨被诸葛亮视作“天意”,他接受了“天不助我”的宿命,精神上已经放弃了强求。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这场意难平。

当然,文学作品总归不能当成正史来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80后房车生活
2025-09-28 23:27:33
官宣!意大利60岁庸帅下课,意甲10场0胜排倒一,5个月2次被解雇

官宣!意大利60岁庸帅下课,意甲10场0胜排倒一,5个月2次被解雇

阿超他的体育圈
2025-11-04 19:59:23
已经退休的“飞天将军”聂海胜,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已经退休的“飞天将军”聂海胜,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04 07:20:43
日本连开3枪,全方位反华?王毅开始上场,第一击就让日本老实了

日本连开3枪,全方位反华?王毅开始上场,第一击就让日本老实了

田园小归
2025-11-04 09:11:29
180万吨大豆订单被取消,巴西反手对中企下狠手,中方亮明态度

180万吨大豆订单被取消,巴西反手对中企下狠手,中方亮明态度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04 08:33:38
58岁的我已经走投无路,望老年朋友们引以为戒,要好好爱自己!

58岁的我已经走投无路,望老年朋友们引以为戒,要好好爱自己!

蝉吟槐蕊
2025-11-03 00:05:03
蔡孝乾叛变吴石暴露,李克农派出的潜台小组,不辱使命绝境立功

蔡孝乾叛变吴石暴露,李克农派出的潜台小组,不辱使命绝境立功

黑句本
2025-11-03 10:45:13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爱生活的陶哥
2025-11-03 10:08:47
举世关注!外媒盛赞中国男足18岁天才:他有球王风范,已超越武磊

举世关注!外媒盛赞中国男足18岁天才:他有球王风范,已超越武磊

国足风云
2025-11-04 15:44:09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湖南李天仇为父报仇,玩弄仇人妻子10年,复仇一夜屠尽13口家人

纸鸢奇谭
2024-08-17 14:22:37
欧盟高层爆发内斗,反华外长挑战冯德莱恩,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边

欧盟高层爆发内斗,反华外长挑战冯德莱恩,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边

阿七说史
2025-11-03 18:33:19
勒沃库森CEO爆猛料:维尔茨本想加盟皇马,因阿隆索才转投利物浦

勒沃库森CEO爆猛料:维尔茨本想加盟皇马,因阿隆索才转投利物浦

夜白侃球
2025-11-04 10:34:39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1 00:24:05
三年7400万,瓦科狮子大开口让泰山队无法接受,背后或是此人蛊惑

三年7400万,瓦科狮子大开口让泰山队无法接受,背后或是此人蛊惑

姜大叔侃球
2025-11-04 19:45:43
“嘎子哥”谢孟伟再被限制高消费,此前已被执行210万余元 

“嘎子哥”谢孟伟再被限制高消费,此前已被执行210万余元 

界面新闻
2025-11-04 19:35:20
中国外交部严厉正告后,日本外相最新涉台表态

中国外交部严厉正告后,日本外相最新涉台表态

凤凰卫视
2025-11-04 16:17:05
欠收拾!英国学荷兰硬抢芯片厂没商量,中企100%控股也不管用?

欠收拾!英国学荷兰硬抢芯片厂没商量,中企100%控股也不管用?

科普100克克
2025-11-03 23:26:42
你听过最炸裂的八卦是什么?网友:慎看,否则看完都要洗眼睛哦

你听过最炸裂的八卦是什么?网友:慎看,否则看完都要洗眼睛哦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4 00:05:11
莱昂纳德错失绝杀!哈登空砍29+7+8 关键三分险助快船翻盘

莱昂纳德错失绝杀!哈登空砍29+7+8 关键三分险助快船翻盘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4 14:00:00
冷空气来袭!安徽或将连下五天雨

冷空气来袭!安徽或将连下五天雨

鲁中晨报
2025-11-04 16:35:03
2025-11-04 21:00:49
近史谈 incentive-icons
近史谈
近代史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077文章数 8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安世半导体风波还在继续 德国巨头们紧急寻求中国豁免

头条要闻

安世半导体风波还在继续 德国巨头们紧急寻求中国豁免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旅游
手机
亲子
游戏
房产

旅游要闻

暖心护航“享老游”,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车辆运营公司与您同行

手机要闻

苹果推出全新App Store网页版:更完整的浏览体验

亲子要闻

好吃又好玩的糖果鞋子踩踩看

Atlus这款JRPG推出试玩版!Steam好评率高达93%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