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云从龙,风从虎”,龙是虚无缥缈的,但至阳至刚的老虎真实存在。
作为百兽之王,将其运用到代表权力的兵符上面,倒也相得益彰。
虎符,怎样才能在古代调动千军万马呢?
![]()
战国杜虎符
拿最有名的战国杜虎符来说,因为只有一半,很多人以为古代工匠是先做好完整的老虎形象后,再从中间“劈开”。
现实刚好相反,工匠是按照特定的样式、铭文和内部榫卯结构,分别做成左右各一半。
这种工艺一般只有王室才会掌握,二者贴合起来严丝合缝!就像配钥匙一样,如果不了解具体“齿”的角度长短,那么就算伪造也是抓瞎。
做好之后,把左半边授予将军或地方官,右半边自己留着。
![]()
剧里的虎符
这样的话想要调兵遣将,就派使臣带着一半虎符前往军营,二者完全合上就能发兵。而使臣都是皇室的心腹,贴一下就拿走,将军也没机会弄到另一半的构造。
“符合”一词的来历就在于此!
有人说真想造假也有办法,通过自己那一半虎符“逆向”推导出构造就行。理论上可以,但另一半如果有“暗记”呢?
将军除非想造反,否则不会干这么无聊的事情。而且为了以防万一,还需要君主的诏书、文件和“防伪印章”,你能想到的事情君主们都想到了!
这样的虎符出土过一些,除了陕博的杜虎符,还有国博著名的秦阳陵虎符,是秦始皇颁给阳陵守将使用的兵符。
![]()
秦阳陵虎符
能发现的虎符,基本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因为历史信息重要,存世量也稀有。
而且考古现场出土的非常少,大多都是流落在民间后,被有眼力的人慧眼识珠。
比如杜虎符是上世纪70年代,陕西一位叫杨东锋的人在地里捡到的。甚至三次被鉴定为赝品,最后还是一位叫陈尊祥的专家花50元买下,铜锈一掉露出里面的错金铭文后,才惊动众人。
而秦虎符,则是郭沫若抗战时期在重庆地摊上发现的,没想到他也是一位捡漏高手。
![]()
秦铜错金阳陵虎符 2022苏富比拍卖:86.94万美元
拍卖公司的虎符也很少,且价格都比较高。如2010年嘉德拍出的六朝铜虎符,成交价91.84万,是龚心钊当年在市场捡漏的。
2022年纽约苏富比拍出一件秦代或之后的虎符,上面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当时成交价折合人民币超过630万。
还有一件北魏阳曲护军虎符,2024年在香港拍出863.6万港元。
能上拍的,基本都是藏家和拍卖行,做好“传承有序”之后的高溢价。但如果流落民间的呢?大概率就是一根草!
![]()
西晋东平虎符 现藏于东平县博物馆
山东东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晋时期东平王司马楙使用的虎符,也是国家一级文物!
长6.5厘米,高4.5厘米,厚2.5厘米,造型古朴精美。通体有虎斑条纹,刻有错金铭文。
这样的虎符现存有3枚,且能看到的图片都只是“一半”。但实际上它原本的总数量有12枚,也就是6件成对!
起因是上世纪70年代,东平县有两位年轻人在地里一次刨出12枚。但不幸的是7枚被一位叫孙义成的人骗走,2枚因种种原因丢失。
最后3枚他们做出了一个正确决定:主动捐出。
![]()
也就是说,至少有9枚西晋虎符流落于民间,但这么多年没有任何消息传出。如果是被私人收藏那还能接受,好歹是保住了。
但如果流落市场又没人识货,那大概率就不复存在了!
事实上那些年像这样的故事,不断重复发生!民间出现了无数宝物,我们现在能在博物馆看到的很多国宝,都会标注“民间发现”。
但后来“重馆藏、轻民间”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无数的“文明碎片”不断流失。
![]()
甚至于产生一种现象,一件看起来很开门的藏品,放在博物馆就是文物,放在拍卖行就是“名人旧藏”、“流传脉络清晰”。
但如果放在民间收藏者手上,那就是赝品或者“来源不明”。
国宝要看放在哪里,流落民间的哪怕再珍贵,也常常无人问津。这就是说民间宝藏是一根草的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